查看原文
其他

【取景框】(第一百零一框)吉狄兆林的诗

诗天府 2023-01-11

取景框 

天府



作者简介

 

吉狄兆林(1967——),彝族,男;曾有诗歌、小说、散文散见于《凉山文学》、《民族文学》、《星星》、《中西诗歌》、《攀枝花文学》等刊物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选》等数十种选本;著有散文集《彝子书》、诗集《梦中的女儿》、《我背着我的死》。






吉狄兆林的诗

 

这一年

 

这一年热的时候也热但我不说热

这一年冷的时候也冷但我不喊冷

热而已,冷而已,我而已

我想说一说的还是大黑山上一年一度

死去活来的草木;我想喊一喊的

还是矮郎街边污辱和恐吓中夹着尾巴

匆匆来去的霉得起灰的流浪狗

我觉得虽然身体结构差异较大

但我们应该是同志;我想和同志们

一起分享我对人类由来已久的

恐惧和期待,蔑视和怜悯

我经常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一年我吃49岁的饭

 

这辈子

 

出于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以及许多不堪言及的愧疚

这辈子我还只讨好过女人

我愿意这辈子就是

这样一辈子

 

由于长期与汉人相处

并交下若干知心的朋友

我已确认汉语也是人话

并已习惯用它挣钱吃饭

偶尔还谈谈自由和尊严

我愿意这辈子就是

这样一辈子

 

因为一直生活在农村

比较清楚粮食的意义和来历

我历来主张万岁之类颂辞

给天给地乃至给狗屎

也不要给人类自己

我愿意这辈子就是

这样一辈子

 


我想抚摸你

 

我想抚摸你

我以为抚摸你就是

抚摸全世界

我以为抚摸着你就可以

进入另一种时间

我以为那种时间里

所谓成败得失和甘苦荣辱

都已无所谓

甚至生也是死

死也是生

惟有你辽阔无边的寂寞

仍将辽阔无边地笼罩我

其中多少人的悲哀

人的自豪

世界那么大

大概也许可能

也不敢妄议

我想抚摸你

 


检讨书

 

存在或不存在

请得到或请不到的神们

你们好!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快乐些

矮郎街上拼杀体力的年岁里

我曾幼稚地轻浮地

牛皮哄哄地说,地球在我脚下

态度狂妄得好像正在奉天承运

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现在回想起真是羞愧

虽然那情况看上去也美

也基本属实,但却严重忽视了

看不看都要面对的现实——

当时我住在矮郎街某号

租房协议明确约定,房主需要

随时可收回,也就是说

在亲爱的巨大的地球上,其实

我连站一只脚的地方也不有

而且,从那时到现在

情况依然未有实质性改变

为此,日渐衰老的我

诚惶诚恐地检讨并恳请

在批准我离世之前同意我

颤抖着全身的血肉筋骨

严肃认真大哭一场

以示悔恨和迷茫

 

一头猪的非正常死亡

 

一头猪,生而为猪,天赋坚强

坚强地断奶又坚强地接受绝育手术

及时去除体内最后一丝不安定因素

再坚强地告别原产地大黑山

只身来到矮郎街王某家的猪圈

任年猪,并从即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从此它就一直住在那个阴暗然而

暖和的地方,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不烦恼,不抱怨,不说怪话

有时起用祖传的厚实嘴唇

拱拱冷硬如铁的水泥墙自娱自乐

有时即兴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给主人和串门的邻居来点才艺表演

以宽容、知足、感恩的生活态度以及

日益肥壮的身体,多次荣获

主人和邻居们的好评

仿佛成了励志典型

仿佛为自己也为主人

具体化了传说中的幸福

可是今天,圆满完成使命

光荣献身的时刻已经指日可待的今天

迎着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它却

毫无预兆也未经许可就直挺挺躺着

任随王某等人辱骂还是哀求

就是一动不动——就好像

玩够了传说中的幸福

它想换种花样玩玩死

一不小心玩过了头

再难回头也就

懒得再回头

 


矮郎街的黄昏

 

热热闹闹的白天

一般始于屠户老刘家的猪叫

然后是猪心死在猪肝上

等着被卖掉,吃掉

然后是落日的余晖从山头,从树梢

从空空荡荡的街口,轻轻散掉

暴露出我一直羞于承认的孤单和懦弱

然后我又假装自带了光明和美酒

在等人

 


我曾这样消磨时间

 

无聊至极时

我曾这样消磨时间——

想象一个猪的国,地大物博

随便吃,随便喝,随便睡或被睡

随地吐痰可,随地大小便也可

只要不说人话,猫啊狗啊

马啊牛啊羊啊鸡啊鸟啊我啊

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活着就活着,活着就是胜利

我当然不再无聊

无聊太奢侈

作为动物我只配恐惧

恐惧比我强大的物种来吃我

恐惧突然有人叫醒我

要我继续以人的名义

把一个个花姑娘般的明天

糟蹋成日子

 


老家那片黑树林

 

老家那片黑树林

住了许多曾经的人

他们曾经勇敢地战胜野兽

又曾矜持地给家畜让路

他们曾经阳光下悄然藏起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伤

又曾月光里轻轻捧出柔软的心

他们曾经头顶自己的天脚踏自己的地

曾经屈辱曾经桀骜

最后都收拢脚步

以祖传的屈膝礼

在那里化成了灰

我觉得这很美

也很了不起

 


石头

 

这块石头,父亲也许坐过

父亲的父亲也许坐过

更远的先祖也许也都坐过

不过他们都不在了

现在是我的时代

是我血肉鲜活把它牢牢坐着

我有点激动

险些把它当成一匹马

一匹足以纵横天下的战马

幸得山风古朴的提醒

我才牢记了它就是块石头

它甚至看不出我和一头猪

有何异同,它不说话

当然也不是因为这时代

不配说

 


山里

 

山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生命

我懒得知道别人叫它们什么

也自觉没资格给它们命名

看它们天才地飞天才地爬

听它们自由地歌唱或低语

连无语时也那么有尊严

我认为我应该羞愧

羞愧得不敢自称人

 


唉,我们

 

我们生长在

虎啸过的大黑山

狼嚎过的大黑山

并且都曾因此自豪过

现在是挖掘机轰隆隆

撕开了它的裤裆

为了从老板的指缝间

捡到一点盐巴钱

我们却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什么都不想

莫名其妙丧失了赞美

和依恋的资格

也懒得承认

 


自白书

 

这一生最大的荣耀

就是被狗咬伤过

那时我九岁,丧父八年

孤儿寡母的日子

经常脸都找不到放处

更不敢对谁无礼,包括那只

邻居家的灰毛中年男狗

我曾无数次轻轻路过它的视线

看它若有所思地晒太阳

四十年后,我也人到中年

还是猜不出它为什么

那天突然对我动口

或许是一种古老的敌意

或许是一次临时决定的练习

或许仅仅因为无聊,总之

那四个小伤口却仿佛四朵小红花

至少证明了妈妈的儿子

也是有血有肉的男人

花期过后那疤痕更宛如勋章

藏在裤子里,默默支持我

从少年到白头,一路食色

不断研修吃艺和媚术,比它还狗

有时也忙里偷闲号称替天行酒

把自己灌醉,靠着墙根

臆想着教天下人晒太阳

完全不怕全世界取笑

只担心被误会,误会

妈妈没教过我礼貌

 


 静夜思

 

还是这个天

一天一次黑

黑出月亮

像过妈妈

像过苦荞粑

像过亲爱的某

现在只像它自己

我就用它

不冷不热的散碎光芒

换换口味

我也谁都不像

不冷不热

只是活着

只想告诉笃姆阿普

作为人类

我已尽力

 


假装在等人:我的诗歌与生活


——吉狄兆林

 

汉语中国自来热闹非常。当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牵着母亲裙角来到距离老家吉狄火草儿不过数公里山路的矮郎街,第一次见识这种热闹时,那种莫名的惊恐,久久难忘。后来我进入村小开始接受汉语教育,同时也在家里的火塘边或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接受以故事、歌谣、格言、谚语等形式展开的传统母语教育。再后来,我通过汉语考试得到一碗相对于种地确实轻松些的饭吃,顺便也写起诗来。羞于学养、胆识诸多方面种种不足,未敢妄想以此进入那个热闹非常的主流。支持我做人并情不自禁写点什么的,始终还是血液中奔涌不息的母语文化。这是个偏居一隅却优秀得看似强大实则虚弱自卑者们不敢正视、甚至忍不住要想方设法加以抵制和诋毁的文化。人的文化。当然,还必须承认,它也并非十全十美,附着其上的需要不断剔除和扬弃的垃圾也显而易见。我相信,当多元文化的共享与传承日渐成为人类共识,这个“人的文化”必将获得应有尊重,焕发出勃勃生机造福人类。若干年来,我一直在内心深处用母语祈祷着这一天早日到来,时不时也用汉语力求安静、真实地记录,感觉忧伤而自豪。

 

怀着这样的忧伤和自豪,生活在这样一个群山环抱、彝汉杂居的边远地方,我对“多余的物质”就从来不很在意,就有许许多多的空闲时间,几乎无法消磨。有时真的就只好“靠着墙根晒太阳。”晒出的心得啊,体会啊,用汉语讲,基本就是笑话,笑话而已。还是母语中的人们厉害,随便一个困苦得县城也很少得去的老头,一开口也会自然而然地发出“人类啊”之类一本正经的感慨。而看似“模范少数”的我只能一次次目送夕阳的余晖从山头,从树梢,从空空荡荡的街口轻轻散去之后“假装自带了光明和美酒,在等人。”(《矮郎街散记》)。等我的笃姆阿普复活。等我的呷嫫阿牛再世。为何是“假装”?因为要避免“迷信”的嫌疑。

就这样活着、写着,仿佛还是孩子一个,一算饭龄却已四十有九。除了“我有悲哀万种”(《半夜狗叫》)的感叹,为了显得成熟、老练些,我不得不打起精神对深信的神灵、亲爱的人们做出这样的表态——我背着我的死——并以此作为生活和写作的基本态度。




组稿  王子俊

编辑  土土儿

【取景框】

|周瑟瑟|呆呆|老虫子/王清让/莫笑愚/蓝雨/默抒 /柯桥/大枪/大草/曹东/布衣/林新荣/李庄/陈润生/红力/庞琼珍/桑格尔/敬丹樱/龙双丰/李曙白/王老莽/林水文/野人/蒲永见/向以鲜/曾蒙/潇潇/王跃强/祥 子/喻言/山鸿/李不嫁/涂拥/丁不三/朱建业/宫白云/李平/霁虹/蒋雪峰/庞清明/白鹤林/谯达摩/陈大华/刘德路/詹义君/还叫悟空/张天国/英伦/刘文旋/赵贵友/李之平/梁兄/曹纪祖/汪抒/呆瓜/班琳丽/离开/林荣/霜扣儿/邵纯生/殷龙龙/余修霞/杨献平/李树侠/余怒/风铃子/殷红/安琪/百定安/宗小白/上帝的拇指/道辉/阳子/晓松/茉棉/魔头贝贝/木易/其然/白兰/李拜天/蒋志武/戴潍娜/轩辕轼轲/杨通/殷常青/麦笛/杨角/熊游坤/田凌云/张萍/邓翔/金指尖/马力/老家梦泉/



编委管理层


顾问:曹纪祖 牛放 傅天琳 桑恒昌 李自国 杨献平 蒋雪峰 龙郁 姚成 熊焱 宋清芳  


名誉总编:王子俊

主编:王小阁

编辑:土土儿 柑橘  苔丝 紫藤

组稿编辑: 罗莉琼 韩坤 楚天舒   

诗赛主持:心老天山

编委:陈邦林  楚天舒 韩坤 俊儿  贾勇虎 刘德路  罗莉琼  冷月花魂  木棉古丽 马新宝 其然  王晶  舞诗子 王子俊 心老天山 徐文中 周礼勇 (大写字母排列)

  


【投稿须知】

(1)发五至六首自己最满意的首发作品到指定邮箱(1250858978@qq.com),欢迎不同风格的诗,来稿附上简介、照片和微信号,均附件发送。
(2)来稿两周内未见釆用,作者另行处理;本平台人手有限,所有咨询恕不能逐一解答,请不要给主编和编辑私发稿件。
(3)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wangxiaoge315



诗天府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