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专访(第83期)/马艺涵
白鸦幻想文学研究协会
本社团是注重培养想象力的文学类学生社团,是一个创立不足一年的年轻社团。我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长期的幻想文学交流平台,吸引同学参加,帮助每个会员增强创新能力、文学素养,提高个人素质。社团运营公众号为“白鸦幻研社”,创作文章、视频等多元内容,定期开设征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立志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休闲、健康、安全的幻想文学交流平台。
马艺涵
吉林大学科幻社团发起人、现任社长,
一位对科幻有执念的爱好者。
✨
高校科幻:是怎样的机遇,是您选择成为了一位科幻协会会长(笑)?毕竟,有那么多的社团呢。担任这份职务的时候,您对相关工作有什么感受?
马艺涵:我最早开始接触科幻作品是在初中的时候,夏天的晚上父亲开了啤酒,带着我看了《银翼杀手》和《星际穿越》。此后,我开始关注国内外的幻想文学,尤其是科幻作品。大一下疫情在家,我搜索着吉林大学科幻社团的信息,很可惜,我没有找到,尽管近几年科幻之风兴起,但似乎还没有太吹刮到东北来。同样是夏天的晚上,我喝着啤酒,脑中灵光闪过,一拍腿给我的朋友打了电话:“吉大没有科幻社团的话,我们就一起搞一个!”凭着这一腔热忱,我们白手起家,在学校的一些公众平台上做宣传,从三人,到三十人,再到如今的百余人,联系老师和校社联的前辈,慢慢地把这个社团拉拢壮大,终于有了勉强的形状。担任这份职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绝不要害怕,不要因为过多的顾虑而畏手畏脚,要敢想,敢尝试,有大干一场的勇气,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校科幻:横向比较的话,贵社的相关活动和其他类型社团在活动频率、同学们的参与程度上相比如何?
马艺涵:因为是一个历史刚刚半年的新兴社团,活动频率和规模都远不如我校其他较为悠久的社团,但让我开心,也是我乐意看见的是,同学们的参与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人的热情传递到另一个人,凭着“科幻社团理应出现在吉大”、“永远信仰想象力”的想法和信念,才能给幻协拼争出一线机会。与其他社团相比,我的社员们是更勇敢、更有创造力的可爱孩子,我也真诚地感谢他们,能一路看护白鸦幻研社成长壮大。高校科幻:您在职期间,贵社有无有趣的活动经历能与我们分享,好让其他高校幻协也取经完善活动方案?
马艺涵:若是说有趣,我觉得大家讨论社团命名以及LOGO的时候比较有意思吧,因为在我们之前几年,吉大出现过一次科幻社团,但很不幸夭折了。于是我们打算重新作为一个新的组织,起名,设计LOGO和社娘等等。“白鸦”取自“马角乌白”,比喻奇异事物,至于LOGO,我们打算根从吉大选择一些元素,大家都常说“长春建立在吉大上”,吉大极大,我们跑了六个校区,观摩了建筑和校史馆,也没有太好的头绪。结果后几天偶然间发现中心校区每年迎新的五月花广场的鸟瞰图,是一只带着克系风格的眼睛,便决定将其作为我社社徽主体元素,加之太阳系的行星图,寓意根于吉大,心系宇宙星河,明若观火,便完成了设计。高校科幻:能成为幻协社长,相信您个人一定对科幻有很深的情感吧?能否谈谈您阅读科幻作品的经历、爱好以及创作的想法/计划呢?
马艺涵:最开始接触科幻文学作品是在杂志上看了大刘《带上她的眼睛》和《梦之海》,当时我年纪不大,也没有科幻的概念,不过阅读时的冲击力和震撼感让我去找更多的科幻作品。我胃口大而杂,学生时代嘛,纸质书和电子书都比课内教材吸引人,我来者不拒,《美丽新世界》、《银河帝国》、《沙王》等等等等,无论长篇短篇,我看完第一个感想,就是疲惫。这个疲惫感是科幻小说带给我最大的感触,首先它不是真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世界观,其次它不像假的,预言或是警示类型都与现在的现实境况产生碰撞,然后膨胀出一个看似匪夷所思但触之可及的未来。现在我也着手写过一些短篇或是小品文,未来一段时间希望能笔耕不辍,早日上刊。高校科幻:书籍、动漫、插画以及影视剧等表现形式各有千秋,笔者就比较喜欢动漫,因为它比书具象,和影视剧相比较难“崩坏”;那么最受贵社社员喜欢的科幻作品形式是什么?您又是否会有所偏好?
马艺涵:在我社文字形式的科幻作品更受欢迎,当然我个人也是会偏爱小说。文字的表达具有超出强大的张力和生命力。它虽然不像影视动漫等等更加具象,但也正因为其仅仅由语言文字来表达,留下了“未知”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能让人的期待或者恐惧的情绪更为放肆地增长,让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穿越感和体验感。高校科幻:您觉得管理科幻社团累吗?社团管理员需要怎样才能凝聚团员,使大家积极参与活动?
马艺涵:我并不觉得累。想要把社员的凝聚力调动起来,首先就不能把管理社团当成一个工作,我始终能记得我建立社团的初心,给所有像我一样热爱想象力的吉大人一个容身之所,所以并不会把社团的运作和活动的策划当成工作去做,当自己把热情投入到其中去,按照平日的工作经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策划和管理,那么就会有人来到你身边跟上你的脚步。
高校科幻:疫情以来,贵社是否举办了科幻相关的活动,或者有机会近期举办?
马艺涵:新冠疫情对于新成立的我社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一方面,疫情把刚刚聚集在一起的社员们分隔开来,如何维系我们情感间的纽带,是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点;另一方面,疫情在空间上断绝了我们组织线下活动的可能,社团的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对我们准备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好在,同学们对科幻的热爱与创作热情依旧不减,在疫情期间,我社先后组织了线上观影、故事接龙、剧本杀和线上写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在丰富社员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使得大家在创作的历程中有所收获。新学期新气象,在新冠疫情影响逐步减小的现今,我社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线下观影、校内征文等后续活动,敬请期待。高校科幻: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成熟,国产科幻近年逐渐发力,不少改编的动漫、影视出现,科幻奖项开始设立,新晋科幻作家也不断增多。那就国内科幻圈内,您最近有什么关注的事情吗?对国产科幻的现状又有什么看法呢?
马艺涵:国内各大科幻征文奖项我都有所关注,近期,我社也鼓励并组织社员尝试投递一些作品到各大征文,比较近的是即将到达截稿日期的冷湖奖。有关国内科幻圈发生的大事,上一次引起社员们较高关注度的事件是银河奖征文洗稿事件,借此机会,我们讨论了写作中的底线问题——抄袭,盗取他人成果的行为十分恶劣,也触碰到了行业底线。我们应当自发的抵制抄袭与洗稿行为,为科幻事业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高校科幻:科幻文学也分很多种类,根据题材,有军事科幻、悬疑科幻等等;据科学逻辑的缜密程度,又分为硬科幻、软科幻等等。那您鉴赏科幻作品时,是否也会对其中的某一类偏爱,或者说对含有某些内容的科幻更感兴趣?
马艺涵:科幻作品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学,文学是要为现实问题服务的。我是一个法学生,我在阅读科幻文学的时候会更多地注意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精神和人物等元素。比如硬科幻中《三体》对人物的刻画,人性在极端条件的抉择,以及政体间的博弈等。软科幻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能否在科幻文学中得到一些思考,是我阅读偏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对于社团来说,众家荟聚,我更期待见到各类题材百花齐放的未来。
高校科幻:感谢您的受访,最后,您有什么想对其他高校幻协的“友商”们说的吗?
马艺涵:感谢您的采访,鉴于我们是新成立的社团,在运营与发展上欠缺经验,希望各位前辈能多多提携,在各类校际活动中分享交流成果,共造友好和谐的科幻文学文化氛围。
往期社长专访
点击社团即可前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幻协会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FoTo科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