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专访(第113期)/陈弈帆:脚步不停才能抵挡内心的质疑
华东师范大学星辰科幻协会:
华东师范大学星尘科幻协会成立于2015年,是本校科幻迷聚集交流的平台。了解科学知识,放肆大胆幻想,科学理性脑洞,本协会不仅是一个为同学们提供沟通交流科幻作品的平台,还是作为上海高校科幻协会群中为中国科幻甚至世界科幻培养新兴人才的基地,是上海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的后备力量。
陈弈帆,
笔名
梅林,
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地理系在读热爱科幻小说创作,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星尘科幻协会管理干部。
✨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刘沛颖:我是从高中开始接触科幻的,读的第一本书应该是《三体》,然后去读了大刘的其他作品,它们所共有的独特气质深深吸引了我,后来班上也常传阅《科幻世界》和其他科幻作品。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陈弈帆:初中的时候吧。那时候我对科幻文学还并无概念,无意间在某杂志上看到了刘慈欣几篇短篇小说的节选,一下就被这种浪漫又严谨的文章吸引。那之后我就读完了大刘的所有短篇,还被人推荐着看了特德姜的作品,惊为天人。
高校科幻:您如何定义“科幻”?
陈弈帆:我对科幻的理解是一直在变化的。刚接触时想到的或许是星际战争,丧尸和异形,往后又把它们通通打成“软科幻”乃至“伪科幻”。不过现在觉得,科幻不应该是一个狭隘的分类。如果要给“科幻”定义,我的答案应该会是“思想实验”: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推导一个世界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
高校科幻:对您来说科幻意味着什么?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陈弈帆:科幻是空气(?),是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影响了我很多观念和看法。应该说,我的休息时间一部分是游戏,另一部分就是与科幻有关的各种活动,而后者才让我感觉时间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幻创作算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小小路径吧。
高校科幻:您都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陈弈帆:最早是高中就参加了衬衬杯,也就是现在零重力科幻的零重力杯。在这个每月一次的征文上花了不少时间,对我而言像是新手村的大家庭一样。而后参加了科普作家协会的青年之星,和其他幻协一起组织了幻想节活动,再往后就是星火杯和其他各种高校社团的征文比赛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在零重力杯的经历,在大量写文和评文的输入之下,我在科幻创作上才有了很大的进步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社团的?为什么加入社团?在社团里您收获了什么?
陈弈帆:因为很早就很喜欢科幻,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科幻社团,也是为了和更多同好交流。但可能是因为校园氛围差异,我们社团并不热闹,甚至每年在招新上也要很费一些心思。实际参与社团管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相当的阻力和困难,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这份现实的沉淀和责任吧。
高校科幻:贵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传承下来的活动和理念吗?
陈弈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疫情,其实很多经典的活动都慢慢停下来了。在往年,我们会有线下的观影会和科技馆参观活动,考虑到人员的倾向还会有DIY的手工活动。一直坚持下来的,应该是和上海各个高校幻协合作的幻想节系列活动了,包括征文、观影等等。
高校科幻:作为社团管理人员,在社团这1年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在管理社团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陈弈帆:最难忘的事情还是在招新的时候。虽然每一次都是四处宣传拉人,但是由于几次办活动知名度都不高,甚至还会有同好在年级群问“我们学校有科幻社团吗?”。但这次群里的社员群友积极响应,群内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友好讨论科幻话题,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氛围。如果要经营好一个社团,我觉得成员氛围是最重要的,而为了维持良好的氛围就需要持续的讨论话题,比如社团的活动,又或者是近期的征文、电影等等。让社员随时能有话可聊、有事可干。
高校科幻:社团与周边其它高校科幻社团的关系如何,平常会进行哪些交流活动?
陈弈帆:我们和上海其他高校幻协联系还挺多的,我们有个“科幻苹果核”的组织,有很多前辈交流和指导。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上面提到的苹果核幻想节,不过由于疫情只剩下线上活动了。
高校科幻:您在社团工作中有好搭档、好伙伴吗?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工作中的趣事吗?
陈弈帆:我和袁社是经常合作的搭档,不过她做的事情远远比我多也更繁杂。一般来说,我负责对外的交流联络工作,她会做更多统计填表之类相当累人的工作。有一件相当尴尬的事情:我们这学期本来有一个社团文化节,到时幻协会有一个摊位,是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不过时间相当不巧,袁社那天有实验来不了。我本来满口答应照顾好摊位,结果没剩几天突然得知文化节那天我有校外实习,也去不了;我们只能将希望放在仅剩的副社身上,结果当天早上由于核酸异常,副社所在的宿舍楼被封了……不过一波三折,最终宣传效果还是不错,也算是万幸吧。
高校科幻:高校科幻平台一直在做科幻人才发掘培养的工作,很多高校科幻迷是以高校科幻平台为起点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如何协助更多的科幻社团有意义的事情,一直是我们所思考的,从社团的角度出发,您觉得高校科幻平台应该进行怎么样的革新?
陈弈帆:高校科幻这个组织一直对各个社团提供了长期持久的帮助,有许许多多有能力富有责任心的同好们在为科幻出力。不过,现在高校科幻的对外宣传口径似乎太依赖成员的口口相传以及星火杯的引流了(虽然也不少),我也是到了大学才知道有这个组织。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多组织一些辐射范围更广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知道这个组织,也让社团的其他成员能够更真切的参与到其中。
高校科幻: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星尘科幻协会对“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的长期支持,您在担任第四届“星火杯”评委时有什么感想和收获?以及对星火杯的发展有何建议?
陈弈帆:担当初审评委确实是相当累人的一件事情,不过大家对科幻的热忱和对创作的激情都是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当然,许多稿件有时也会让人有种感叹,我们真的相当需要一个创作者的训练营,让喜欢创作的大家能够去学习、去试错,而不是抱着青涩的文字被迫四处碰壁。我也希望更多的同好们能够去尝试创作自己的故事,继续进步乃至精进。星火杯和星火学院其实就是相当好的尝试。星火杯已过三期,赛制其实已经相当完善,就我个人的意见可能就是希望短篇字数能够放宽些吧。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想说的话?
陈弈帆:也许是因为门槛,又或者是因为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科幻粉丝逐年增加,但是科幻文化依旧是非主流的小圈子。当然,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继续创作、继续阅读、继续交流。只要有越来越多的科幻迷迈出第一步,科幻文学必然能够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魅力。往期社长专访
点击社团即可前往
光锥之内皆是命运,你我相遇并非偶然
逸一时,误一世
我们负责服务,社员们负责玩得开心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