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星火杯”科幻征文大赛初审作品:超短篇组-19号 | 《再一次触摸》

高校科幻 高校科幻 2023-09-02

点击海报了解“星火杯”大赛详情


博峰文化提供赞助支持,八光分文化提供指导支持,高校科幻平台、四川大学科幻协会、武汉大学科幻协会主办,联合全国众多高校科幻社团举办的第五届“星火杯”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正式启动,截稿时间为2023年6月15日。接下来将陆续推出经过初筛环节后进入初审的来稿作品,敬请关注!


       


进入初审作品:超短篇组  19  


再一次触摸

全文4094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阔别十多年,当我的双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仍有一种说不出名的熟悉感。我试着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背后,iSub无声地消失在这座城市复杂精细的网络中,如同暗夜中的精灵。没人知道下一秒它会出现在这座城市的哪一个角落,会带上哪一个孤独的落魄者。

对于在城市里长大,又漂泊在城市间的游子而言,最能拨动他心底最深处那根弦的,往往是踏出车厢的那一刻。在空气更新的一瞬间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蒙蒙亮的天空,听模糊的人群在身边熙熙攘攘流过。这时有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Life starts here.”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充满未知的城市时,脑海里蹦出了这三个词。十多年后的现在,当我再次看着这片天空时,已经全然没有了那种激情。

聚会的地方定在一间猫咖。说是同学聚会,其实大多数人我都不认识,只有一男两女比较熟,其他人大都是他们几个的朋友。我到的时候,他们正围坐在一张桌前聊着天,有几个女孩正互相扫着iTouch交换联系方式。见到我来,几个老同学跟我打了招呼,我尽量礼貌地微笑着,回了几句“好久不见”,然后挑了一个位置坐下。

见到我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我尴尬地笑着,一边摆手一边说“hello”。一个师兄站起来介绍我:“这是你们学姐,做产品研发的。”一圈人纷纷向我问着好,有个女生过来和我交换联系方式。趁着女孩扫我的iTouch的时候,我环顾一下周围的面庞,大概有十来个人,衣着、身材各不相同,但是听着谈吐就会感觉他们是同一类人,如同一个品种的猫在一起,眼神、姿态都是一样的。我用手指轻轻滑过桌面,调出菜单,随便点了一款咖啡啜饮,咖啡闻着有一股清香,但喝起来却是苦中带一点酸。窗外是一条青石风的景观街,若不是复杂的霓虹灯与装饰牌,还真有戴望舒笔下那朦胧的雨巷那种感觉。

一个尖俏的女声问道:“前面的还没好吗,时间都快到了?”

“应该快了吧,急什么,人家还要打扫一会呢。”师兄说。

“人家想要猫猫。”女声娇嗔道。

人群发出一阵哄笑,有个声音问她,“那么喜欢猫你怎么不自己养一只?”

女孩忽地认真起来:“我还真打算养一只。等我找到工作了,我就养一只短毛,每天陪着我。”

“养猫,应该挺花钱吧?”

“养猫能贵的过养人?一月工资就那么几万,出去吃吃饭、买买衣服,还有各种生活开支能剩多少?如果养个孩子,大城市里的内卷没人比咋们更清楚了,教育开支又是一个大数目。照我看,我们这一代人还不如养只小猫小狗,你为它付出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

没人说话。似乎人人都认可她的这种说法,或者说没人找得到反驳的理由。有的人点点头,有的人靠着椅背,等着谁随便说点什么。

确实,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白领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生活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流程进行,而是自己的生活应该拥有怎样的质量。相比于养育一个孩子的压力,选择宠物作为陪伴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人顺势讲起了忠犬八公的故事,说有一条狗每天在车站等主人回家,后来有一天,主人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回到家中,他因中风在任教的大学突然离世,然而八公依旧每天在车站等着他回家。故事温馨而伤感,只可惜在现在的大城市里,早已没有车站这种东西,iSub几乎无处不达,不然不知类似的故事又要有多少。

就在大家互相分享着自己经历的、抑或听闻的故事时,师兄从前台那边走过来,招呼我们进去。大家都站起来,跟着服务生朝里屋走去。

厚重的门关上的一刹那,仿佛外界所有的声音、景色都与你无关,只有眼前的这一片空间属于你。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猫咖这种地方还如同十几年前一般,是咖啡厅与猫的组合,也就只有在这片钢铁森林里,人才需要把自己关起来亲近自然。

手腕上的iTouch振动了一下,一个界面跳了出来,上面显示着这些猫的种族、年龄、健康情况,以及,姓名。我饶有兴趣地浏览着它们的名字,夕颜、小欣…听起来就像是女孩们的名字。在她们的最下面,有一个小小的“Touch”键。难怪这里要设计成这种样子,iTouch一次连接的对象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与你同频率的人,总是只有那么几个。

屋内布置得简洁干净,原木和棉花的组合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挑了一个角落坐下,倚靠在松软的沙发上。就是那么一瞬间,我的眼神穿过人群,看见了一双深邃的眼睛,它如湖水一般深蓝,直直地盯着我。

十多年前,我和小七一起来到这座城市。

那时,我和小七刚从W大学毕业,在前途面前迷茫无助。离开了曾经舒适的港湾,我们只能挣扎寻找前路,但好在我们还有彼此互相支撑着。一番苦苦搜寻,我们最终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签下工作。我在产品研发岗任职,而她则辗转进入了技术开发部门工作,但幸运的是,我们同时负责同一个大项目的进行。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我们租下了一间小屋,每天一起聊天八卦,不过更多的是聊工作。

我们的工作项目是一种基于宠物情感模式的大数据分析 ,通过研究宠物与人类交互中的不同行为来逐渐形成一种能较判断宠物情感状态的方法。这些小生命各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当大量的数据按照模型整合于一起时,我们也能得出类似狗摇尾巴=开心的结论,再根据个体偏差进行修正后,我们近乎能为每一只宠物提供一个个性化的情感分析。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负责产品设计的我常常听到小七对我吐槽抱怨,但偶尔也能听到一些有趣的消息。比如,她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个现象,关于触摸。

“对,触摸。”她把手中的茶杯放下,转向我说道。“身体的接触对于人与宠物都有着好处,内啡肽与催产素的释放能降低压力、缓解疼痛。洛杉矶早就有将宠物疗法应用于焦虑症与抑郁症的治疗。”

她不紧不慢地说着,“但是对于第一次,或者说几乎从未与人接触过的生物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

“嗯?”

小七向我描述了她们组最近的一个实验。在一群流浪猫狗中,她们先尝试主动去触摸其中的某个个体,它们先是表示警觉然后马上逃离,这结果是显然的事情,在感受到自己被陌生的生物指定为目标时感到危险是必然的;随后,她们在狭小笼子中尝试直接触摸它们,结果会马上引发恐惧、反击等负面的行为;最后,它们尝试再次去触摸,这时,那些原本具有攻击性的生物会慢慢平静下来,如果方法正确不引起它们的反感,它们甚至愿意主动配合。第一次触摸之后的再一次触摸,小七把它称之为从“接触”到“交流”的跨越。

“以后,会不会有仿生生物的出现呢?”她喃喃着,然后笃定似地说道“也许那时,我们也要想想该如何去接触它们。”

接触而非操纵,是小七的态度。也是在那时起,我们才慢慢明白我们最初的工作其实是一个更大项目的一部分。仿生宠物,摆脱了病原体、不可控等缺点,在程序的控制下能够实现一个宠物的基本功能。最开始,我们只进行一些内部测试,随着技术的完善,慢慢地开始在精神病院、养老院里投入一些试用型号。

有一天,小七很晚才回来,一进屋她就钻回自己屋里,我叫了她几声也不答应,我没太在意,就先去休息了。突然,她窜进我屋里,抓住我就往外拽,我一边喊着“干什么干什么”,一边就着她向隔壁房间走去。

刚进屋门我就看见一双湛蓝的眼睛,像湖水一般深邃,如宝石般镶嵌在布满细小绒毛的脸颊上,它的身体是白中带灰,能看到深灰色的条纹。那是一只猫,静静盘踞在无线充电底座上,蓬松的尾巴在随意摆动。

小七对我说,“去摸下它吧。”

于是我走向前,试着慢慢伸出手,它马上站起前脚,将头慢慢向后缩,在我的手刚刚接触到它时急忙摇晃着脑袋试图摆脱。我收回手,然后再一次,我尝试着慢慢去接触,它似乎是知道了我没有恶意,不再那么抗拒,我感受着仿生纤维的触感,它简直如同活物。

“是不是很神奇?”小七笑着问我。

“是程序编写的吗?”

据我所知,仿生猫的AI是基于人与宠物的数据分析制作的,你和它交互时的可能的反应是受到过去的训练、交互的方式、性格因子等多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是在可能的分布中随机抽取一个状态进行选择。

我再一次抚摸着它,皮毛之下,无数精巧的机械与仿生组织运作着,0与1组成的字符串操纵着它的每一个行为与动作。我回想起小七说的话:“也许那时我们该想想如何去接触它们。”

“师妹?”

“嗯?”

“听说这种仿生猫就是你们公司正在开发的吧?”

我回神来,“哦,是的是的。”我紧张地笑笑,调整回放松的姿态。

师兄坐到我旁边,看着我怀里的猫说着。湛蓝的眼睛,白中带灰的皮毛,因为仿生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只有几种款式可供选择。

“听说它们现在正在向各个城市普及。”

“对,在猫咖、医院这些地方,这不仅能测试安全性、人群接受程度,也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数据来源。”

“以后普通的猫可能会更难得一见啦,你知道吗,现在即使是一些不够纯种的猫价格都开始普遍上升了·······”

“也许在他们眼里,猫也有一层象征的意味吧。”我漫不经心地答到,“就像苹果啊特斯拉什么的······”

其实他说的没错,也许以后只有精英才能养得起真正的猫,但这十年间,我也不断反问着自己,当我们在与宠物交互时,究竟是在与什么交互。

“是你自己这么感觉而已。”小七认真地说道。“事实上,就调查结果来看,每个人都尝试对仿生宠物的行为做出自己的解读。程序确实拟定了这只仿生猫的行为,但是假如,我是说假如从未有过真正的猫作为基准,那么我们对于这种仿生生物行为模式的理解,最终回到的是对我们自己的叩问。”

我再一次去触摸它,回想起我第一次在大学校园里抚摸着小猫的场景,它们温顺亲人,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原来我一直这样理解着它们。也许在有的人心里,它们只是机械,但在那些需要它们的人的概念里,它们也是一种生命,看看那些病入膏肓的患者、精神失常的病人,还有普普通通的孤独的人,当他们再一次将手伸向那小小的仿生物时,你觉得他们只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代码控制下运作的装置吗?

即将离开时,我再次抚摸着那只仿生猫,它对我不再怀疑恐惧,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