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论寿命,还是女人命硬

2017-07-10 破壳翻译组 浪潮工作室


作者 | Richard G. Bribiescas

译者 | 张海冰

出品 | 破壳翻译组

欢迎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查看


编者注: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活的更长,这并不是一个错觉。而男性之所以如此短命,因为他们忙着用下半身“思考”了。

当然是因为睾丸酮,别说你不知道。


在南美洲的森林里,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土著部落,他们以狩猎采集为生。很多年前,我曾在这里做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是该部落男性的进化史。在这里,我偶然遇到一个男人,他戴着一顶破旧的棒球帽,那帽子可能是传教士捐给他的,上面印着,“男人的一生会经历三个阶段:有种,少种,没种(Stud, Dud, Thud)”。这种帽子可能在路边的卡车服务区里就能买到,也花不了几个钱,不过,猛然看见自己投入大量精力的研究被印在帽子的一句话给总结了,我瞬间有了点儿醍醐灌顶之感。而对于有意思的研究,这就是它们的风雅之处了。


eBay上的同款帽子 / eBay


众所周知,在年轻男性——尤其是在那些十八九岁和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性群体中,因意外和危险举动而导致的死亡率远远高出其他年龄段的群体。顺便说一句,这在保险公司里早不是什么新闻了。而且,不管男性和女性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如何,男性比女性死得早也是真的。通常情况下,男性更容易患上癌症和心脏病,患病的年龄也比女性要早。因美国排名前15的人类死亡原因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美死亡总人数的80%。而男性死于这15个原因的风险,也远高于女性。


很显然进化也在其中发挥作用。不过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自然选择为何要如此对待男性?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学术问题。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我不得不承认,每新长一根白头发我就觉得自己和衰老的联系更密切了。


事实上,雄性的寿命短、死亡风险高这一现象,在很多物种中都很常见。自然选择并不一定就青睐那些通常与健康、活力和长寿相关联的性状。相反,它推崇的是能够提高生命期生殖成功率的特性,或者用进化生物学的话说,是繁殖适应度。如果增加繁殖适应度的好处能够抵消寿命短或体质差的损失,那么生物进化就会优先选择前者。从本质上来说,性比长寿更重要。


对男性而言,繁殖比生日蜡烛的数目更重要 / Getty Images


自然选择对寿命和繁殖的权衡取舍,在女性那里表现地更明显:怀孕、分娩和哺乳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并耗费大量的精力。研究发现,女人生的孩子越多,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越大,女人停经后,这种应激反应会反过来加速女人的衰老。例如,2006年有一项关于波兰农村妇女的历史性研究发现,女人生育的孩子越多,停经后寿命缩短的迹象越明显。虽然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实,但是多生孩子似乎确实能让人减寿。


但是男性们呢?虽然他们显然不用承受怀孕的代价,但是为了提高繁殖的几率,他们也得付出大量的精力——这种精力的付出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是有损害的。这种“生殖努力”发生在涉及高风险行为和更高体重积累的时候,尤其是性别二态性下的骨骼肌肉量,男性还得在肩膀、背部和胳膊处多锻炼出一些肌肉。


此前爆红的Pietro Boselli,这名意大利模特是伦敦大学学院的PhD,被称为全球最性感数学老师 / GIPHY


男性的一生中,为了保持这些肌肉需要产生更多的新陈代谢,这种付出不弱于女人在怀孕和哺育期间付出的精力。但是,男性和他们所面对的健康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的。鉴于身体机能对性和寿命的需求经常是矛盾的,需要进行平衡,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生理机制调控。而激素正是其中最重要的调控机制之一。男性的睾丸酮能够调控肌肉的增加量和繁殖行为。但是,正如其他的事情一样,这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睾丸酮经常被称为雄性激素。女人也分泌睾丸酮,但是数量很少。睾丸酮除了对性征有影响——比如刺激胡须生长和声音变粗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同化激素,对男性的能量消耗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它能促进合成代谢或肌肉生长,加快新陈代谢(即肌肉消耗卡路里的速度)。睾丸酮还能促进脂肪的燃烧,当然,还能增强性欲,改善心情。所以,睾丸酮能干很多看似有益健康的事情——不过,它是一把双刃剑。


例如,脂肪被燃烧后,你在镜子里可能看起来更美了些,但是在野外时,如果食物短缺,体内脂含量太少会让你更容易被饿死和感染疾病。睾丸酮的负面作用在很多生物体中都表现得很明显:如果这些生物体体内的睾丸酮水平急剧上升,则意味着生殖努力的增加,而结果却可能是它们无法健康地生存。


致命诱惑——在雄性袋鼬的一生中,其体内的睾丸激素含量会经历一次飙升,激起它旺盛的交配欲望——不过交配后雄性的死亡率很高 / Wildlife Explorer, Wikimedia Commons


以中等大小的澳大利亚有袋动物——北澳袋鼬(属澳洲袋鼬)为例,在雄性袋鼬的一生中,其体内的睾丸酮含量会经历一次飙升,激起它旺盛的交配欲望——不过由于雄性竞争和脂肪损耗,交配后雄性的死亡率很高。雌性袋鼬最多可活3年,而雄性能活一年就已经很幸运了。生态学家杰米·海因格曾断言,“这些雄性袋鼬很可能就是交配死的”。


睾丸酮对人类寿命和衰老的影响很微妙,很难估算。但是考虑到男性的寿命通常较短,所以人类的身上也可能存在类似袋鼬的情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控制男性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以测试其对寿命的影响,但是这有悖伦理道德,因此,研究者不得不在历史数据中寻找更细微的线索。


例如,在19世纪晚期的中国和奥斯曼帝国,某些宗教团体的男性们不仅被阉割,而且整个男性生殖器(包括阴茎和阴囊)都被除去了。在工业化前的朝鲜皇室宫廷中,太监很常见;17、18世纪的欧洲男童合唱团中也有很多阉伶。虽然在人类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阉割实例,但是这三种案例比较特别,因为它们有相关的寿命记录。


有研究显示,朝鲜太监的平均寿命比同期其他三个正常家族的男性要长 / 《The lifespan of Korean eunuchs》, Current Biology, 2012


中国和男童合唱团的相关记录显示,在寿命长短方面,被阉割的男性与没被阉割的男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而朝鲜皇室的记录则显示,太监的寿命更长一些。科学就是如此,即使这些研究发现的结果一致,它们提供的证据也不足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除了睾丸酮外,其他的因素如营养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为了掌握更全面的情况,科学家们还需测验增补睾丸酮会对“健全”的男性产生哪些影响。鸟类学家发现,在向雄鸟体内补充睾丸酮后,它们能够修建更多的鸟巢,有更强的能力抵御竞争者,还能比那些没有增补睾丸酮的雄鸟繁殖更多的后代。而且,先天睾丸酮水平高的雄鸟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如果睾丸酮真的如此有利于提高繁殖适应度,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雄鸟都能维持如此高的睾丸酮水平呢?还是那句话: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虽然增补睾丸酮的雄鸟有更高的繁殖适应度,但是它们的生存率却有所降低。这些雄鸟体内囤积的脂肪含量较少,很难度过繁殖期。


亚马逊上的睾丸酮补充剂广告 / Amazon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人类。现在,健康男性增补睾丸酮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此种情况下,男性在生殖努力和长寿之间的权衡取舍。虽然,就男性增补睾丸酮是否会缩短寿命这一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目前还是有一些证据的。根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老年男性在第一次增补睾丸酮90天后,很有可能会比增补前更容易突发急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高水平的睾丸酮有利于肌肉生长,但是老年男性的其他器官可能已经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新陈代谢压力。当然,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


在男人的一生中,睾丸酮不只会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它还对免疫系统有显著影响。耶鲁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斯蒂芬·斯特恩斯曾说道,“太男人会让你生病”。确实,男性通常比女性更难抵抗传染病。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差异,潜在的原因不止一个。或许只是因为男性接触到传染病的机会比女性多。又或许是,男性的生物化学机制本就不擅长抵抗传染病——支持这个假设的证据越来越多。睾丸酮会抑制免疫功能,而女性体内最主要的性类固醇,即雌二醇,会增强免疫功能。(不过,雌二醇也会增加女人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的风险——还是那句话,这是大自然的权衡取舍,雌激素对繁殖有利,女人就得承受相应的代价)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生病 / Everyday Health


一些研究还发现,野鸟、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体内的睾丸酮会抑制免疫功能,进而加剧它们感染疾病的程度,最后导致死亡。人类是否也存在这类情况尚待观察,但是从传染病高发地区收集到的有关男性的数据来看,情况是比较吻合的。2005年,研究者在洪都拉斯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感染了疟疾的男性与没有感染疟疾的男性相比,前者体内的睾丸酮水平较低。当疟疾患者被治愈后,他们体内的睾丸酮会回升到与后者一样的水平。


但男性需要担心的疾病不止传染病这一种。睾丸酮和其他的性激素会增加男性罹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前列腺癌。例如,相关数据显示,睾丸酮水平越高的男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高。这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性比长寿更重要。


那么雄性为什么会容忍睾丸酮的负面作用呢?达尔文学派的解释是,在繁殖过程中,雄性哺乳类动物获得的潜在收益要比雌性高得多。对雄性动物的繁殖适应度来说,交配机会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假设,一个雄性动物在一年中和100个不同的雌性动物交配,那它繁殖出的后代可能有100个或者更多。但同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雌性动物身上。


当今世界一夫多妻制情况。浅蓝-法律允许;灰色-法律状态未知;绿色-仅对穆斯林合法;深蓝-不合法但无罪;黑色-法律禁止并入罪 / Wikipedia


因此,鉴于雄性和雌性在繁殖适应度方面受到的限制不同,哺乳动物群体、其他灵长类动物群体和很多的人类社会中很盛行一夫多妻制。雌性动物要想提高繁殖适应度,也可以通过增加交配机会来实现,但是却不能通过生育更多的后代来实现。从本质上说,正是因为在适应度方面的潜在收益太高,所以雄性哺乳动物才会愿意分泌代价高昂的荷尔蒙如睾丸酮、扩增肌肉组织、并作出高风险的举动。


对于生活在两百万年前更新世时期的原始人类,以上说辞是行得通的。但它是否适用于当代的男性呢?或许是吧。虽然人类受文化的影响巨大,但是自然选择的影响——性状变异、性状遗传力和不同的繁殖成效——很难摆脱。


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无法进化出其他的繁殖对策。尽管他们倾向于做出危险举动,为展现某种身体特征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缩短寿命,但男性已进化出一种不同类型的生殖努力,即“亲代投资”——这在灵长类动物(和普通的哺乳动物)中非常少见。为了培养这种亲代投资,男性需要保证待在孩子的身边照顾他们。


“为展现某种身体特征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缩短寿命” / Google


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危险的举动和锻炼代价高昂的肌肉组织已经不再重要,亲代投资成了男性的首要职责,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或许还能延长他们的寿命。确实 64 26007 64 16885 0 0 6963 0 0:00:03 0:00:02 0:00:01 6962当男性成为父亲并开始照顾孩子后,睾丸酮会有所下降,体重会有所上升。正因为如此,成为父亲或许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并不认为自然选择已经放过了男性,或者是所有的人类。我们可能还在承受着人类进化史带来的糟糕后果,比如短寿,身体差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的本质会发生改变。本质上来说,人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人类的生理机能为这种可塑性提供着支撑,所以我们这个物种才能进化出人类的特征:昂贵的大脑,较长的寿命,漫长的童年期,以及需要悉心照料的后代。或许正因为这些特征,所以人类的数量才能有70亿之多。从繁殖适应度的角度讲,这个数字很了不起。


男性已经进化出新的繁殖策略,比如亲代投资照顾孩子,这种新策略也许有助于男性取得进化成功。但是,男性若要繁殖后代,仍然离不开睾丸酮,这一事实无法改变。而且他们也不可能摆脱损耗寿命和健康的代价,进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比做北澳袋鼬好得多。


原标题:Why Men Don’t Live as Long as Women                         

原链接:http://aging.nautil.us/feature/189/why-men-dont-live-as-long-as-women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吴頔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