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你为什么总穿得花花绿绿的

浪潮工作室 浪潮工作室 2019-04-03


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一处广场。

 

在广场,每个中心都有一群大妈。

 

她们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绿的像那离离原上草。他们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万紫千红一片海,是夜空中永远最亮的星。

 

“你一个小姑娘,怎么不穿的靓丽一点”。在性冷淡风大行其道的今天,穿得鲜艳是大妈们最后的执着。到底为什么,大妈们总爱穿得鲜艳?


2018年10月22日,90岁模特赵奶奶在出门之前镜子前梳妆打扮 / 视觉中国



不知何为美的青春



要解释大妈为什么“好色”,很多人找到的科学理由可能是年纪越大,眼睛内晶状体开始变厚,短波光线减少,对于蓝、绿的感受力会下降[1],也就对颜色的感知力减弱。换句话说,在大爷大妈眼里,天空没那么蓝了,花儿没那么红了,连菜市场的大葱可能也不如从前绿。

 

如果真是因为年纪大了,色弱了,那为什么地球另一端的北欧大妈整天穿着黑不溜秋的?更不用提我们的中国大爷,清一色灰布中山装藏青毛线帽上街遛鸟开启美好一天。


2014年7月24日,上海,大妈们在一家星巴克店门口晨练,跳起广场舞 / 视觉中国 


为什么偏偏中国大妈独领风骚?在她们曾走过的漫长岁月里,是什么塑造了审美,又是什么抛下了她们?

 

考虑到退休年龄和身体状况,我们把大妈定义成50至69岁的中国女性。站在这个时间点往回看,他们十八岁的天空并不明亮。


80年代上海,那时候广场舞还没有流行,但已经开始流行集体在空地上做太极操了。那时候的中国大妈衣着风格单一,色彩以蓝灰黑绿为主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一身蓝灰色的服装,衬托出一种温柔而又脆弱的冷淡,几乎不可逾越,它掩护着女人们的身体,就像狂轰滥炸的恐慌年代防护在屋顶上的帆布。”这是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上世纪 70年代访问中国看到的景象。


蓝灰色的背后,首先是物质的贫乏。


80年代末,大同至北京的硬座车厢内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50年代末,棉花连年欠收,物质的匮乏使纺织品的生产量下降,一切都要凭票购买。以平谷县为例,1969年,每人每年发布票17.1市尺[9],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件M码优衣库基础款白T需要的布料大约在4.5尺,也就是说在大妈们的青春期,以最基础款计算,一年到手的布料都不够做4件短袖的。

 

在“一条裤子一家人”穿的情况下,购买衣服时耐用、坚固就成了主要需求。男女不分的蓝灰色,尽可能朴素简单的款式成为了服装的首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于那时候的大妈来说,那些打扮自己的心思只能花在买一件“假领子”上(一种只有领子而没有衣身的特殊服饰),在衣不蔽体的条件下,“美”只能是奢望而已。


80年代辽宁沈阳,下班的工人们骑车经过繁忙的路口,一眼望去深红色、浅色衣服都屈指可数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蓝灰色的另一面是被压抑的悲哀。

 

邢燕子,17岁,齐耳短发,斗志昂扬,衣服从款式到颜色都和男装一样。这样的她带着燕子突击队到农村工作,1960年,邢燕子登上了《人民画报》成为郭沫若钦定的“铁姑娘”与那个时代的偶像。


1976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刊登的就是知识青年邢燕子(最右)和侯隽在麦田查看麦子长势情况的照片 / 图片由侯隽捐献 视觉中国


“铁姑娘”、“妇女也要顶半边天”的背后不是男女平权,而是统一劳动。据统计,从1949到1957年,8年间增加的女职工总共有200万人,1958年新增加的女职工相当于解放前女职工总数的10倍多[14]。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得不加入体力劳动的大军,这很快让正处于花季的大妈们忘记了对美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蓝灰色是最好的阶级保护色。在天津,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色彩的商品被要求停止销售,仅百货商店停销的商品就达582种,占全部经营品种的10%,其中包括化妆品、各种鞋油、纱头巾、女式手套、各种纽扣、塑料花发卡等[15]。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门口人来人往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对那时的大妈来说,穿灰色还是彩色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做阿庆嫂还是柳妮娜的立场问题。



人人想要一条的确良花裙子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1983年,国家商业部终于发出通告,全国免收布票、棉絮票,棉布、棉絮全部敞开供应,近30年的“布票”制度就此告终。


计划经济结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当时的中国人还没从物质紧张的困苦里清醒过来。


原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业务处长陈春舫回忆,布票制度取消的当天,上海百货公司拥挤不堪,消费者们纷纷抢购布料,害怕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天第一百货商店、第十百货商店都没办法打烊[7][16]。


80年代重庆的一家服装店里挂满了色彩多样的皮衣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中国人之所以不用再缩衣省布,从穿得上裤子走向穿什么好看,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七十年代的化纤革命,这场革命带来了“的确良”的普及。


1972年到1973年,中国从西欧引进化纤设备,提高了化纤产量在国内原料的比例,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穿衣问题[17]。到1978年,“的确良”成为最火热的时尚单品[13]。


的确良,的确靓。相对于棉布,的确良的优势不仅在于不容易起褶皱,更给面料染印工艺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70年代,顾客们在瑞蚨祥选购“的确良”和人造棉布 / 李晞 北京日报


改革开放了,社会解禁了,兜里有钱了,买布不限了。一时间想要洋气点,少不了省吃俭用置办的确良。1949年,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13],到1978年,光是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就达到14.74元。[12]


这个时候,原本以蓝色、绿色为主的“的确良”不能再满足大妈们日益增长的扮靓需要,有什么买什么,抢到就是赚到。


1988年山西大同,一家三口走亲访友,照片中年轻的妈妈不仅穿上了大红袄,还配套了同款颜色的红皮鞋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70年代初,王府井有家益民商店专卖出口转内销服装,一下子成了沙漠里的绿洲,姑娘们为买一件衣服要在人群里挤上数小时。据北京日报的采访,有人回忆,一件14元钱的长丝“的确良”绣花短衫,商标上绣着“精工巧制”和“made  in  China”,因为太奢华,只好把它锁进箱子里,直到上大学时才拿出来穿,依然很显眼[13]。


除了绣花,北京印染厂的设计人员还从中国画中汲取灵感,设计了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宽幅花布。从照片上看,他们可能就是后来你妈妈偏爱的大花袄子、大花被的原型之一。


2009年12月27日浙江嘉兴,一位大妈把被单裹在身上抵御大雪寒风,而她身后广告牌上的辣妹还穿着夏装/视觉中国


随着“的确良”普及,姑娘们纷纷穿上小碎花裙子、带里衬的白裙子,走起路来裙角飞扬,花裙子成了每个大妈花季最美的梦,只可惜这样的梦只旖丽了一时,很快又堕入黑白。



浮夸审美来自哪儿



物质上的开放带来了审美上的变更。饿了太久的肚子,看着满汉全席不知如何下手,可能这就是八十年代大妈们的心灵写实。现在的大妈也是当年的少女,不知道什么是美,就只能什么都试一试,大妈的浮夸审美很可能是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杂糅。


电影《庐山恋》海报 / 豆瓣电影


“文革”后首部恋爱题材电影《庐山恋》上映。电影中女主角穿着明黄风衣红色高跟鞋和男主角一起在山林间穿梭,一时间人人争做片子里的华侨少女周筠,甚至有人带着裁缝进电影院一同观看,要求裁缝师傅按照影片中的服装进行仿制黄风衣。


片中短短一秒的“轻轻一吻”好似地球最后的夜晚,激发了大妈们尘封已久的爱美本能 / 《庐山恋》电影截图


对于高饱和度色彩的追求在紧随而来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中达到了高潮,一时间人人穿红衣,配花裙;《大西洋底来的人》让“蛤蟆镜”风靡一时;《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南斯拉夫电影让夹克外套成为潮流单品……


80年代中期,《街上流行红裙子》北京及全国女青年以穿红裙子,冬天穿红色羽绒服为时尚 / 视觉中国


如果说学明星只是少部分潮流青年的专利,那家家户户都拥有的美人挂历也许才是大妈色彩美学的真正奠基者。


1982年的某一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摄影师奚天鹰给演员方舒拍了一张肖像照。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在中国第一本挂历《影中人》之中,与之并列的还有炽手可热的影视明星刘晓庆、斯琴高娃、周迅等等。


著名女星周迅也兼职过挂历女郎 / 网络


谁也没有想到一本在当时要价40元的昂贵挂历最终能卖掉22万册[1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80年代城市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不过40元,他们用这笔巨资为美人挂历打call,最终创下了2001年周杰伦《范特西》专辑一半的销量。


1989年末北京街头,在美女挂历画前驻足仔细翻阅的男子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倾囊而出是值得的。虽然这个时期美女挂历的名称往往是“韵”、“味”、“纯”、“真”,但挂历里却很少有什么白衣飘飘的清纯美少女。长时间的压抑之后,人们心里对美的渴望是火辣直接的。


与之对应,要想挂历卖得好,首先要在色彩上出挑。那时候的挂历女郎大多身着色彩艳丽的衣裙,一人身上出现三四种花色的布料再常见不过,辅之以热辣的眼神、明艳的嘴唇,创造了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象级的“粉丝经济”。


挂历女郎大多明眸皓齿,落落大方,像暴露在沙滩上的珍珠般闪着迷人光芒,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 贾育平


《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介子平在《挂历风云一瞥》中写道,1995年,浙江人美、浙江摄影、西冷印社、中国美院四家出版社当年的挂历总发行量达210万册,许多品种单册印刷都达到了10万册以上,几乎人人家里都有几本美人挂历,挂历美学的覆盖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天大妈们热衷的泳衣款式,依然是曾经在挂历上火遍中国的经典款 / 视觉中国


可以说,在那个互联网还没兴起的年代,八十年代独有的美人挂历就像是今日的时尚博主和杂志,养育了一代大妈的时尚圣经。



再不穿就晚了



影视剧、美人挂历,大妈们像海绵一样吸收时尚的能量,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达自我,宣泄对美的渴望。

 

只是问题依然存在,走过晦暗青春,时尚浪潮几进几退,中国大妈们为什么依旧坚持这样的色彩美学,并且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发扬光大,达成井喷,越穿越鲜艳呢?


2015年11月10日,上海,一群靓丽的东北大妈 / 视觉中国


因为之前没机会。

 

八十年代的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给大妈们的审美打上了绚烂的底色,满街的时髦青年什么流行穿什么,随便一条街道都可以是时装周的秀场。只可惜这热闹是别人的,大妈们不得不提前退场。


2017年6月20日清晨,海口一位刚刚晨练完的大妈躺在阴凉处休憩,太阳也慢慢升起,阳光即将照在她的身上 / 视觉中国 


1987年,你妈二三十岁,生了你,正式迈入妇女的行列。


中国妇联主办的《中国妇女》杂志发表了对女性问题的讨论,在这场关于女性要不要回归家庭的争论中,《中国妇女》最终的定论是,要求妇女成为“超级贤妻良母”,既要做好妈妈又要做女强人。


这样的社会宣传很快展现在了妇女对于服饰的选择上。要穿衣朴素,端庄大方供职于国企、机关的妇女要接受严格的服饰要求,不能穿得过于艳丽,否则会被认为轻浮放荡[6]。


80年代末,法国摄影师闫雷(Yann Layma)在徐州的一家工厂门口拍到的景象,穿着蓝绿工作服的工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外国人 / 视觉中国 GettyImages


只是穿衣穿到位并不能保证铁饭碗抱得紧。

 

1990年,下岗风潮席卷而来,单位随着穿衣规定一起灰飞烟灭。1990年到2000年,中国的女工人数净增长38万人,而“大妈”中的女工净减少816万人[2]。中国劳动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女性占中国劳动力的39%,下岗员工中将近61%为女性[18]。


时代洪流下,大妈们只能接受下岗的命运,几乎一刻不停的开始人生下半场的奔波。


门槛较低的服务业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选择。根据中山大学李若建教授的估算,在下岗大妈这一群体中,至少有超过100万原来从事其他职业的“大妈”( 主要是工人和农民) 转入到服务人员的行列中,开始保姆、清洁为主的下半场人生[2]。


2016年12月16日北京街头,戴着口罩在雾霾之中起舞的中年舞者/视觉中国


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失落的一代。


大妈,或者说你我的妈妈,经历了晦暗的青春期,比起追求美,她们根本不知道美是什么;当疯狂的年代过去,关于美的观念开始被一一建构,少女变成妇女,贤妻良母的社会要求成为另一道枷锁,那些关于红裙子花衬衫的梦想又一次被深埋心底;人到中年,铁饭碗砸烂,马不停蹄从头再来,与一群吃青春饭的小姑娘在服务业竞争……


一辈子快要过去,唯有到了晚年,才终于获得了想穿就穿的自由。翻出几十年前的时尚,穿上红色的裙子,套上大花的袄子,挥舞渐变的丝巾,在广场的每个角落发光。


2014年10月16日,深圳两千多名大叔大妈在莲花山风筝广场表演秧歌舞蹈,挥舞着手中的丝巾折扇 / 诗句中国


俗气么?俗气。

 

但对妈妈们来说,他们只是穿上了十八岁时买不到的花衬衫,三十岁时没穿上的红裙子,在六十岁的时候,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年轻时想得而得不到的一切。

 

因为再不穿,就真的晚了。




[1]黄敏, 刘浩学, & 廖宁放. (2013). 年龄与视觉光谱响应的相关性及其对颜色辨别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3(07), 1886-1891.

[2]李若建. (2015). 留守与退场:“中国大妈” 的人口学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55(5), 149-158.

[3]吴亮、高云.(1999). 日常中国——8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p117.

[4]李琳. (2017). 新中国成立后 30 年 (1949-1978) 女性服装发展史研究 (Master's thesis, 北京服装学院).

[5]谷鹏飞, & 赵琴. (2012). 中国当代服饰审美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关系的嬗变. 社会科学战线, (6), 147-153.

[6]叶星辰. (2012). 女性形象的塑造——1980 年至 1985 年的《 中国妇女》 杂志封面研究. 美与时代: 上, (12), 75-77.

[7]宋海帆. (2015). 社会学视野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解析 (Master's thesis, 四川师范大学).

[8]龚建培. (2004). 对激情时尚的再思考: 文革时期色彩现象解读. 中国服装 (北京), (11), 18-20.

[9]郑丽霞. (2012). “文革”时期女性服饰问题研究 (Master's thesis, 首都师范大学).

[10]美人挂历 一场时代与社会共谋的审美运动.2017,中国新闻周刊.

[11]一篇内参让布票提前三年取消.2017,北京日报.

[12]中国60年衣着革命:棉布到“的确良”到人造丝.2009,中国网

[13]时装记趣.1994,北京日报.

[14]黄巍. (2012). “文革” 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首都师范大学).

[15]嚴家其, & 高皋. (1990). [文化大革命] 十年史 (Vol. 1).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6]袁仄, & 胡月. (2011,2011-06-23). “西装热”与改革开放, 光明日报, 6.

[17]陈锦华.国事忆述[M].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435.

[18]林子人. (2018). 半边天究竟有多大:中国女性曾经如何走出家庭 为何如今又走回了家庭?界面文化.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邱小奕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