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你要好起来

KVZ KVZ 2022-05-06


老家的妹妹上午打来电话,要走我的身份证号,在青岛的住址,还有国庆节回家的车次。她在学校工作,学校里要对8天假期里接触过青岛来人的老师做排查。


临了留下一句话:“你注意安全。” 


我说:“没事,你们学校要什么,我都给......”


下午我爸从老家打来电话,正巧在一个会上,没接。后来怕有急事,匆忙打回去,还是要这些信息,社区的人进了家里,正在进行排查。我把上午发的信息又重新发了一遍。


以前有人要身份证号,通常都会把来龙去脉盘问个清清楚楚才肯给,大概出于金融民工的职业敏感,可疫情这大半年来已经习惯了,我的身份信息被无数人拿到......


国庆节从北京回到青岛,又从青岛回了趟老家,从老家折回青岛,然后从青岛回了北京......本来以为假期就这样过了,没想到会闹这么大动静......


假期里L哥问我:“回来了咱们同学聚聚?” L哥是我在老家的高中同桌。


我说:“算了,最近有点敏感,同学们又很多都是老师,出了问题不好解释。”于是作罢。高中同学们已经整整一年没聚了,春节时候本来定了大年初五,疫情来了,饭店也都关了,大家在家里刷手机。


此刻回想起来,幸亏国庆节打消了聚会的念头,否则不知道要牵连多大。


昨晚朋友发来微信:“你从青岛回来没事吧?”


我说:“没事,习惯了。” 更确切说是麻木了。


2月,北京防着全国人民,外地来京都要14天隔离。4月,临近五一,全国人民防着朝阳群众,朝阳是当时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6月,临近端午,全国人民防着北京人民,新发地。


10月,轮到了青岛。更像是在击鼓传花。


作为一个在北京朝阳工作又频繁往返于京青之间的人,感觉这届病毒就是冲着我来的。所以,麻木了,只要有排查,就会慌不迭地把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一股脑和盘托出


昨天晚上铺天盖地的消息,都是青岛疫情的进展每一波都是这样,外人眼里山雨欲来,里面的人风轻云淡。


就像那时的朝阳,那时的花乡......


疫情最艰难的日子里,在北京隔离了两个14天。一边是日子,一边是生活。居委会梁姐每天在微信群里统计,让人把订的快递送上楼来,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初春的嫩芽,萌动的春光......


那时候想念那些可以在小区路上行走的平常日子,想念300米之外没有裸泳大爷的亮马河。也开始有了人生感悟:将来一定不要犯了事情被拘留,太难熬......


以为过完国庆节,日子就会归于平淡,没成想。


青岛是旅游城市,国庆假期通常是一年里最后一个旺季,假期之后,饭店,旅馆,甚至路上都会寂寥很多。


经历过几波疫情之后,许多店还在苦苦支撑,好不容易有所缓解,希望通过国庆假期收获最后一点希望......


哪个城市的人,也都是这样,有高楼大厦的光鲜亮丽,也有拖家带口的吃喝拉撒,无名小巷的人间烟火......时代的一粒灰......


出于本能,人们总是对未知有莫名的恐惧,就像此时......


朋友圈的那些青岛的亲人、朋友们,从昨晚开始就已经在陆续做核酸检测。很多工作人员辛苦忙碌,通宵达旦......


日子还是平常日子,病毒或许还有漏网,但是几天之后,青岛应该就是一座透明的城市呈现于眼前,有星辰大海,也有流云平雾......


其实相较于夏天,这座城市的深秋和初冬更有韵味。


没有那么多人,没有那么燥热,不干也不冷,小贩不再红了眼睛招揽生意,早晨油亮的碎石头路铺了一层水气或者薄霜,大学路的法桐叶子落下,黄县路的窄巷里遇到披着羽绒的新娘,垂暮的老人坐在门槛边晒太阳......


大学路小学附属大学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斜斜夕阳里走过操场,信号山的红色圆球和小鱼山的亭台在冬天遥遥相望,转角遇见鱼山路,或者转角遇见大学路......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才是青岛最美的时节,值得去走一走,在老城里,街巷间,石头路上,那才是记忆里的青岛。她也许不够完美,但却足够真实......


不说“青岛,加油”,也不说“青岛,挺住”。青岛还是那个青岛,不缺油,也没倒下。大家都平平安安......


青岛,你要好起来......



  往期推文  
为什么不要去青岛
为什么不要去新疆
为什么不要去成都
为什么不要去越南
为什么不要去厦门
为什么不要去武汉
为什么不要去重庆


  你点亮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