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您介绍数据仓库研发规范的阶段规划、角色职责和整体流程。在大数据时代,规范地进行数据资产管理已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贴近业务属性、兼顾研发各阶段要点的研发规范,可以切实提高研发效率,保障数据研发工作有条不紊地运作。而不完善的研发流程,会降低研发效率,增加成本与风险。总而言之,数据资产管理实际上是对物的管理,而研发流程规范管理则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只有落实了作为基础的后者,才能进一步实行数据资产管理方法论。数据仓库研发规范旨在为广大数据研发者、管理者提供规范化的研发流程指导方法,目的是简化、规范日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与冗余工作,赋能企业、政府更强大的数据掌控力来应对海量增长的业务数据,从而释放更多人力与财力专注于业务创新。阶段规划
鉴于对日常数据仓库研发工作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将数据仓库研发流程抽象为如下几点: - 需求阶段:数据产品经理应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 设计阶段:数据产品经理、数据开发者应如何综合性能、成本、效率、质量等因素,更好地组织与存储数据
- 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应如何准确地暴露代码问题与项目风险,提升产出质量
- 发布阶段:如何将具备发布条件的程序平稳地发布到线上稳定产出
- 运维阶段:运维人员应如何保障数据产出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角色职责
- 数据产品经理:负责承接、评估业务方提出的数据需求,并组织需求评审、产出产品需求文档,同时需要把控其它更为细化的技术评审
- 设计人员:根据已定稿的产品需求文档所述需求,进行数据探查,了解数据形态(数据质量、数据分布),同时根据探查结果实现表设计、Mapping设计、调度设计等系分设计工作
- 开发人员:根据设计人员产出的稿件,制定计划并实现代码,同时进行单元测试与代码评审
- 测试人员:负责验证需求与结果的一致性,发现代码问题与项目风险
- 运维人员:负责发布任务,并处理数据、程序、调度、监控告警等异常事件,保障数据产出时效、程序高效运行和生产稳定性
- 信息安全与合规人员:在需求评审前期,负责需求实现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数据仓库研发规范整体流程
下图为根据阶段规划与角色职责的内容,整理出的数据仓库研发规范的整体流程。需求阶段
数仓的最基本职责是定义和发现在企业决策中使用的信息,随着企业战略方向的改变与业务方对行业判断的变化,需求会不断变化。该特性决定了数据仓库需求的多样性和迭代性。
作为承接业务方数据需求的数据产品经理,在需求阶段需要规范首次需求流程和迭代需求流程。首次需求流程
对于业务方首次提出的需求,重点工作在于评估完成该需求的技术、数据、合规的可行性后,以细化需求的方式完成产品需求文档,并组织需求评审会议多方共同敲定需求最终实现方案。
- 外部沟通:数据产品经理主导,负责与外部门业务方充分沟通。力求获取并理解业务场景(背景)、目标和实现价值。说明 此处不必与业务方讨论需求实现的途径或细节,双方只了解需要达到什么目标,而不讨论如何实现。
- 完成产品需求文档的初稿:得到充分信息后,按照数据仓库需求模板中的常规需求申请单,将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文档的初稿。
- 数据可行性:评估当前已有数据能否支撑需求开发,如果缺少数据,则需要另行规划缺失数据的抽取方案。同时建议进行深入的数据探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完整性、字段离散值分布情况、空值、零值、重复值占比等情况。
- 技术可行性:评估当前已有数据模型能否支撑需求开发,如果不能,则需要规划模型改造方案,并充分评估其影响。同时在测试环境进行模型测试。说明 如果涉及资损、精确对账或其他关键模型的改造,测试人员必须进行测试。
- 是否满足安全与合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数据安全的要求,严格控制数据内部流向,划分研发过程中数据可流入的库、项目、表、字段等。对于流出外部的数据,更需要严格评估流出数据内容、流出目的地是否符合公司数据安全的要求。
- 可行性分析:数据产品经理主导,邀请设计、数据安全与合规人员,对需求进行评估。
- 实现细节分析:数据产品经理主导,对实现需求的细节关键点进行确认,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口径、接口格式、供数频率和需求优先级。
数据产品经理主导,邀请设计人员、测试人员发起需求评审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说明 评审会议上不得遗留影响后续研发流程的关键问题,否则视为评审不通过。
N个工作日(视各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内如果无异议,则产品需求文档定稿,并开始进入后续的设计与开发阶段。迭代需求流程
对于同一需求,在完成首次需求评审并定稿产品需求文档后,业务方再次提出的需求,均属于迭代需求。迭代需求的流程与首次需求流程类似,均需进行可行性分析、实现细节分析。分析完成后,视实际情况来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需求评审,最终将新老需求合并至产品需求文档终稿。- 数据产品经理完成业务方迭代需求对接后,将新的需求录入数据仓库需求模板的迭代需求申请单中。说明 如果企业具备需求相关管理平台,建议通过平台+数据库形式规范化存储不断迭代的每个需求版本。
- 原则上需求评审需由数据产品经理发起评审会议来完成,但如果需求迭代内容不多,评审方式可视情况而定选择邮件或现场会议方式,具体视变更内容由变更委员会决定。评审内容仍为实现需求必须面对的技术可行性、数据可行性、安全与合规要求性展开讨论,如果多方有异议,则必须共同达成一致性解决方案。
- 数据产品经理将上一版本定稿的产品需求文档内容,与本次评审定稿的产品需求文档内容进行合并。
设计阶段
完成需求阶段的工作后,数据产品经理会产出最终版本的产品需求文档,以供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数据探查旨在了解来源数据的数据形态,例如数据质量、数据分布等。结合业务场景,帮助分析和判断需求实现的可行性以及找出潜在的数据问题和风险。
- 系分设计则包括表设计、Mapping设计和调度设计等最实际的设计工作。
设计完毕后,最终将产出供开发人员参照实施开发的ETL设计文档、数据探查文档、调度设计文档,为需求的有效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设计阶段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探查
数据探查的目的是了解数据的形态,找到潜在问题与风险。数据探查是决定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数据探查报告可以为后续开发提供指导,并作为依据指定开发计划。 数据探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源表数据主键字段重复数
源表字段空值/异常值的统计数
源表之间关联关系
源表字段的数据格式
源表增量规则
探查完成后,最终产出数据探查报告。如果发现当前数据无法支撑需求的实现,则要将需求退回给数据产品经理,由数据产品经理发起迭代需求流程。
系分设计包括表设计、Mapping设计和调度设计三部分。
表设计是指依据需求设计目标产出表、中间产出表。包含表名、表名解释、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注释以及字段安全等级等。表设计的步骤如下所示: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也可以参考如下数值:
Mapping设计采用图形化或伪代码的形式编写规划以下内容:
每个字段的生成逻辑
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目标字段与原字段间的算法逻辑
将上述内容产出为ETL文档留存,ETL将作为后续开发流程的第一参考依据。
调度设计
- 将ETL抽象为多个相互依赖的代码节点形成上下游依赖关系,要求如下:
如果数据研发的场景是在常见T+1离线计算场景,则应将不同调度任务按照实际业务需求,赋予小时、日、周、月和季度等不同的调度粒度。
说明
设置基线:在传统T+1(每日计算的是前一日产生的业务数据)的场景下,数据理应在第二天某个时间点按时产出以支撑BI或其他应用场景,因此应设置如下基线报警策略。详情请参见基线管理。
设置优先级:基于有限的计算资源来设置任务优先级,以保证在已有资源被充分调配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顺序产出数据,保证重要任务的准时产出。调度设计完成后,需要产出调度设计文档。
数据流设计
ETL过程中,数据流向有如下限制:
开发阶段
您在完成需求评审、模型与调度设计后,即可进入数据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阶段的产出转化为具体代码。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必须保证代码的规范性、准确性。同时进行适当的单元测试,以便后续测试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代码开发
单元测试
代码评审(Code Review)
测试阶段
开发阶段已经完成了代码的实现,为了发现代码问题、暴露项目风险、提升产出质量,需要进入测试阶段,通过测试用例对代码进行分析,为最终发布提供决策的依据。
测试阶段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分析
准备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UAT测试:交付测试、数据测试完成后,数据产品经理需要站在在业务角度,对产出数据进行验收测试,最终提供验收测试报告
发布阶段
发布是将具备发布条件的程序发布到线上系统,并以生产标准进行数据产出的过程。
发布分为正常发布和紧急发布:
正常发布:发布节奏在原则上是可预见性、周期性的,发布计划可提前制定和公布。正常列入排期计划的需求,都必须按照正常的节奏安排发布计划
紧急发布:紧急发布是为应对突发性、紧急性状况而额外开启的可选发布,如线上BUG紧急修复、突发性需求等
在接到紧急发布需求后,第一时间应评估是否可以随最近一次正常发布窗口期发布。如果不可以,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发起紧急发布申请
发布阶段的流程主要包括发布申请、发布审批和发布执行。
运维阶段
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将代码发布上线后,还需要及时处理数据、程序、调度、监控告警等的异常事件,保障数据产出时效、程序高效运行和生产稳定性。
数据开发人员主要需要处理以下事项:
程序异常处理、性能优化。
调度异常处理。
数据质量监控规则异常分析、规则优化。
数据异常的核查。
运维阶段的流程包括分析影响、制定与实施方案和验证实施方案。
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