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31

经典老照片正史传记野史传闻

点此

 关注


【编者按】地摄影师王红,是老山作战的亲历者。他用镜头真实诉说历史,定格了战场上一个个令人震撼的感人瞬间。想了解他的《军魂》《死吻》《搜剿破袭 》《国酒壮行》《激战中报捷的突击队长马全斌》《冲向敌阵的共和国士兵》《救战友》等著名战地摄影作品的诞生吗?想知道参战官兵的战友情、母子情、生死恋情吗?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文章,一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尽管老山之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再次看到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感情的闸门仍然瞬间开启,战火硝烟的场景会一幕幕重现眼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332j4twv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红,1956年生于西安军人家庭,1976年入伍。1977年开始摄影,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

1985年,王红以摄影师的身份参加了对越防御作战。1986年10月14日,他“挤进”突击队参加“兰剑B行动”而身负重伤。1987年获国防部长张爱萍会见。1996年由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岗位转业,在《珠海特区报》供职,200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至今。

王红先后当选“全军新闻摄影十佳记者”、“中国晚报十杰新闻摄影记者”。其代表作:《军魂》获“神州大地”全国黑白摄影金奖;《沧桑风雨回归路》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杜岚,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第一人》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复评铜奖;“广东省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生命记忆》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师奖”。先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摄影家》、凤凰卫视等媒体的专访和报道。

他先后策划、主编和执行主编出版了《第二届中国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纪实》《短镜头——当代中国晚报记者纪实摄影》《视觉2004·珠海城市日记》《生命记忆——王红老山战地影像》《417·番号镌刻在那拉》等。

王红历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委员,军魂战士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军魂摄影报》主编,《珠海特区报》社摄影部副主任,《珠江晚报》编委、摄美文体部主任等职。

手持相机的王红(左一)和等待冲锋陷阵的突击队员。摄影:尚侯风

王红,曾经的著名战地摄影师,近些年却有些淡出人们的视线了。由于如今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那些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并没有被真正地广泛传播。

其实不止是他,当年他47军的战友,比如柳军(如今已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梁子(后成为著名的国际行者,纪录片导演)、张富汉(曾担任西部最著名的媒体集团《华商报》的老板),还有牺牲在战场的王红的徒弟——袁熙。他们的战地摄影作品也都几乎被封存在历史的时空中,难得一见。

在2007年的平遥摄影节上,当王红这些压在“炮弹箱底”的战地摄影作品第一次正式展出时,很多观众以为他拍的是电视剧剧照。

资深媒体人杨浪撰文道:“在时尚社会泛滥的视觉图像里,有什么能一下子把你抓住,让你的视线窒息?是王红。”

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见到王红,遗憾地问他:“这批照片你怎么才拿出来?”

这几年,王红很少拍照。退休的他开始用更多的时间为生活困顿或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老战友们奔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不久前,借着电影《芳华》的热映,我们用微信采访了这位居住在珠海的性格直率的西北汉子、传奇的战地摄影师,请他聊一聊当年战火中的青春岁月。

您看过近期上映的电影《芳华》吗?有什么感受?   

我连看两场。不怕你笑话,是泪水陪伴下看完的!因《芳华》涉及了越战,一下点燃了参战老兵终于被“关注”的火焰。“集结队伍、穿着军装看《芳华》”成为电影院一道独特的风景。您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太“那个”了,因为从1979年至1989年,这场历经整整十年的、离我们最近的战争被“屏蔽”了。当年这些喊着“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最可爱的人”,太想借《芳华》的电影,让这段历史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让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的泪水在影院一个多小时的黑暗中“撒野”般流淌……谁说男儿流血不流泪?我看第一遍眼泪就哗哗流了。看第二遍时,我咬住牙绝不再掉泪,但看到刘峰遭到欺负假肢掉在地上,他战友一句“操xx,你敢打战斗英雄!”的桥段时,还是泪崩了。

我没忍住眼泪的原因,是我在老团长刘亚苏将军的麾下,做中国参战老兵的公益选题。眼前浮现出比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画面:一等功荣立者在乡放羊,副营长因企业倒闭卖破烂,有“上马杀贼下马念经”的,有因涉赌没牺牲在战场而被“撕票”的,更有在战场上火线入党、下岗后老婆离婚、女儿不认、生活窘迫踩三轮,却几十年坚持交党费不动摇的。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参战老兵赶上了习大大的好时代,《芳华》能够通过审查并公映,哪怕是对《芳华》褒贬不一。抛开导演个人的艺术观,仅凭冯小刚敢闯禁区,让《芳华》成为参战老兵的“出气孔”、“解压阀”,让百姓正视了历史和现实,我就为冯小刚和严歌苓点赞。当然,毕竟这只是电影,电影与真正的战场是有差距的。

云彩缥缈的老山主峰。摄影:王红

突击队实兵演练后的合影 | 1986年8月,某团特工五连各兵种首次合练结束前,部队首长提议与突击队员们拍了张合影,同年10月,该连仅用17分钟就冲上敌阵地,收复了被敌军侵占的某阵地和某高地。可是,画面上一些战士还没有看到合影,就已经牺牲了……摄影:王红

真实的情况真如电影里说的那样吗?

我不知道你问《芳华》中“真实的情况”所指什么?但“电影”一经导演编排,哪怕标榜“绝对纪实”,一经剪辑,你所看到的都会“失真”。因为电影用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音乐、表演、服装、剪辑等一切手段才完成了电影制作。比如《芳华》影片中刘峰作战的桥段,6分钟的长镜头一气呵成,堪称电影制作的典范。硬要我“挑事儿”?还真有。设想一下:假如刘峰在那场战斗中,不幸被一发炮弹炸飞了钢盔,发现刘峰“一边倒”厚重的浓发被剃成了光头。观众啥反应我不知道,但参战老兵会为冯小刚连这个细节都严格把控而点赞。以执行作战任务的陆军第47集团军为例,战场上除了特批文工团员可以留长发,从将军到士兵,男兵全部剃光头、女兵一律齐耳短发。为啥?自己琢磨吧!

再说我自己,当我决心要跟拍战斗纪实那一刻,“紧张感”就与我相伴。尽管我早已调整好心态做好了“不紧张”的准备,可没想到战斗打响后,除了比想象的紧张放大100倍,还有比紧张更紧张的惨烈、还有比惨烈更惨烈的血腥。电影中你能看到血,却“触摸“不到;激战中每个人都是战斗员,每时每刻都面临生死。我先是沾满了战友的鲜血,后来又倒在了自己的血泊中。

冯小刚可以让电影里的战争,炸点多、炮火猛、死伤更惨烈、视听更震撼,却无法让您亲历战争。因为您观赏的战争只是完成“审美”的过程,而战士杀敌、报效祖国却是一种“献身”的行为。激战中的突击队员随时在某一瞬间或死、或伤、或致残,您却不用担心炮弹会在电影院里爆炸……

还是那句话,永远不要拿电影里的战争与亲历者的战争相比较!

在您出版的《生命记忆——王红老山战地影像》里看到您的作品《女文工团员与男突击队员》,能否谈谈您见过的文工团?

战时,我们不把“文艺工作团队”叫“文工团”,直接叫“演出队”。

照片《女文工团员与男突击队员》中的女兵叫傅媛,是原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的资深舞蹈演员。她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之机,放弃了大都市舒适的生活,选择参加了有作战任务的139师政治部演出队。她有深入基层慰问演出的经验——兵学兵、兵演兵。她和女兵们成为最受前沿官兵喜爱的“战地女神”。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我部在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8个月期间,演出队的诸多演出:临战训练、阵地接防、出击拔点、战后总结、出征会、誓师会、表彰会、慰问会、追悼会等,她们可真是逢会必演。

哪怕演出队有两天的空闲时间,傅媛等姐妹就缠着队长,说前沿官兵最欢迎女兵的歌舞,要求去前沿阵地为战友们演出。

女队员这种积极请战的热情,当然需要慎重考虑和重点保护,但是前沿阵地受人数所限不可能让大家都去,这让她们演出队的领导犯了愁:他既不能违反战场纪律,还要协调好男女比例;既不能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还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让甲去吧,乙有意见,好不容易平衡了甲乙,丙丁又不依不绕……因为这不是演出队全体出动,干脆就轮流吧。

几轮下来,演出队的女演员99%都争着抢着去了前沿为一线官兵慰问演出。有些地方实在危险无法到达,她们就把歌声和慰问通过电话传给电话那头的战友。连队指导员说:“文工团员也是战斗员,她们一首歌胜过我一堂政治课。”

故事到此应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却被您追问那个“1%的她”不去的原因?

实事求是讲,她的歌舞也很受前线欢迎,也被誉为“战地女神”。只不过后来演出队的领导觉得既然是轮流,让她也随队奔赴一线演出。第一次第二次连着好几次问她,她都以例假”为由借故不去。本来男女有别,特殊情况,理应照顾,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她怎么能让“例假”一个月来好几次?她有难言之隐?怕死?还是为兵服务的“态度”有问题? 30多年前的人们是非黑即白的观念——不去就是怕死;不积极就是态度问题。有了问题你就得接受批评,你可以沉默但绝不能胡搅蛮缠……这不,俩人话不投机,被“她”惹急了的“他”一个巴掌上去,把五个指印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脸上。因此,他挨了上级给他的行政警告处分。

看了《芳华》后,我和他再次聊起当年的演出队、聊起他的处分。他说:“我可以借此机会向她道歉,但没有机会因年轻气盛和不够理智的举动而后悔!”

战地演出系列之一 | 1986年元旦云南老山前线。隶属陆军第47集团军的139师政治部战地文工团,为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的驻训官兵表演当时最流行的“迪斯科”。摄影:王红

送医送药送舞蹈 | 1986年6月,军医院的卫生兵到炮兵旅的阵地巡诊,为战友们跳起了自编的舞蹈。他们牵着使惯针头绷带的双手,翩然起舞,前线的男子汉乐呵呵地为白衣天使击掌叫好。摄影:王红

老山迪斯科 | 1986年7月20日,老山前线某师侦察连的战士刚返阵地,顾不得摘去身上的子弹袋,和着只能听到节奏却听不到旋律的音乐,吼着叫着就跳起了老山迪斯科。摄影:王红

女文工团员与男突击队员 | 1986年10月12日,“特功五连”驻训的小树林里,两位突击队员端着饭碗离开“饭桌”,大大方方地与专程为他们出征送行的女文工团员窃窃私语。摄影:王红

这张名为《死吻》的照片,是我根据战场上流传已久的故事情景再现的。从现场布光可以看出,是一幅精心构思的艺术摄影。再次澄清一下,此照片面世至今我从未注为“新闻摄影”,套用现在时髦的叫法是——观念摄影。

《死吻》照片拍摄于1986年,我曾参投了当年的摄影国展。虽没有展出,但当年的《大众摄影》杂志公开披露:评委之间就《死吻》“获金奖”还是“能否入选”而发生争议的内容,歪打正着地引发了广泛关注。文中说:赞成方以为该作品“揭示了战争中的人性”,反对方觉得“不符合中国国情”而最终取消了参展的资格。

此照入选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此照了解一下我所亲历的摄影时代。

我初学摄影之路,仍沿袭的是苏联那里学来的东西。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多是强调了照相机的“重宣传”功能。我们手中的照相机是鼓舞群众打击敌人的宣传工具。

当年二战历史上可以说出现了诸多组织拍摄的照片,就是“轻纪实重宣传”的证明。这是受到方法论、认识论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观原因,以及胶卷感光度、快门速度等科技发展的客观原因的制约。现在的“荷赛”纪实类照片,你试试......别说组织拍摄,你局部“P”了一个小烟头,不让你丢饭碗才怪!

介绍了《死吻》产生的背景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以纯粹纪实的拍摄方法,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回来了诸如《突击队长马权斌》等一批维护了新闻纪实性原则的照片。我们新闻摄影理论的研究者,难道不该从亲历者的身上总结点什么吗?还说这一代是“绿色的悲哀”吗?

我肤浅的体会就是,既然是组织拍摄,我就一定要拍出经典;既然是纪实拍摄,我的镜头就精确瞄准冲锋陷阵的战友。

死吻 | 在老山前线采访,一位漂亮的女兵为我动情地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激战后,一位18岁的战士身负重伤,对救护他的护士姐姐说:“我为祖国捐躯无怨无悔,唯一有件遗憾的事,请你答应我的请求……听说人生没有爱情是不圆满的。你、你能不能亲亲我?”护士姐姐含泪亲吻了这位年轻的战士,他冲她微微笑着,慢慢闭上眼睛,无憾地走完18岁的人生……摄影:王红

当年《大众摄影》收到雪花般的读者来信……讨论《死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