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2016年底最火热的曹德旺事件看中国制造竞争力

2017-02-08 宁南山 宁南山

2016年底,中国经济最大的新闻就是曹德旺事件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时,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说了为什么到美国设厂的原因,其中美国税负更低,这则新闻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内纷纷在担心中国制造成本竞争力丧失,大量外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http://weibo.com/tv/v/EmFrxf7Nc?fid=1034:914eaa6d4ec8079d3ea48788d6cf5bb9

在这里我数据化说明曹德旺美国设厂的真相,事实上,福耀玻璃到美国设厂反而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

1:福耀玻璃自身的雄心

福耀玻璃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它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70%的份额,全球份额为20%,排在世界第二位。

全世界唯一能和福耀对标的制造商是日本旭硝子。旭硝子是汽车玻璃全球份额第一名

但对比福耀玻璃,旭硝子处境相对艰难,旭硝子在和福耀竞争中处于全面弱势,我们对比下两者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下图是旭硝子2015年的财报

2015年,旭硝子的业务收入52.2%来自玻璃,玻璃业务是不折不扣的主营业务。运营利润仅仅为133亿日元,大约6.92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仅仅1.9%

注意,旭硝子的玻璃业务包括了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如果单看汽车玻璃,旭硝子2015年来自汽车玻璃总收入大约为185.1亿人民币,比2014年仅仅增长1%,


2015年,福耀玻璃业务收入为135.7亿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5%,净利润26亿人民币,净利润率19.2%,福耀基本只做汽车玻璃,非常专注。


也就是福耀玻璃的利润率是旭硝子的10倍,请注意,这里是拿福耀玻璃的净利润率比旭硝子的运营利润率,旭硝子的净利润只会比运营利润更低。

这是福耀玻璃在技术和管理上在业界领先的结果。福耀玻璃在制造工艺上可以实现一条产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更符合汽车玻璃的个性化需求,海外三大竞争对手:日本旭硝子,板硝子和法国圣戈班均很难复制,因为意味着设备和产线几乎全部更换,这在目前海外竞争对手都处于超低利润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


再看2016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营业收入增长了19.55%,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7.65%,而旭硝子2016年前三季度来自玻璃业务的收入下降了1.5%, 其中第三季度更是下降了5%。

也就是说福耀玻璃在进一步蚕食旭硝子的全球市场份额。


福耀玻璃已经是一家跨国集团,销售额30%在国外,已经是美国通用汽车的最大供应商。随着这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尤其是2016年,自主品牌销量大爆发,2016年11月,长安,吉利,长城月销量集体突破10万辆),福耀即使守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但是曹德旺领导的福耀的雄心远远不只是在中国。


随着海外最大竞争对手旭硝子逐渐式微,不仅在客观上在和福耀竞争处于被动地位,旭硝子在主观上也有意收缩汽车玻璃业务,转向其他业务。

在国内份额已经占到了70%的情况下,海外竞争对手又处境艰难的局势下,福耀走出去抢夺国际市场,帮助日本在汽车玻璃领域去工业化,也是必然的选择。


2:曹德旺提到了中国制造的两个优势,这个不能忽视。一个是人力成本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一个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


可能大家对老曹说的中国劳动生产率高没有一个概念,同样是福耀玻璃的工厂,中国工厂和美国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差多少呢?《中国财经报道》2016年10月播放了一期关于福耀玻璃的节目,里面已经给出了答案。美国由于长期的去工业化,年轻的工人不好找,有经验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


2016年,福耀从国内调集中国工人,在美国工厂,和已经训练和上岗了半年多美国工人进行了生产效率测试,给汽车玻璃压膜。在两条线上中国和美国工人进行比赛,双方也都知道是比赛。

福耀公司制定的生产定额是800片,最终中国工人可以做到生产1011片,超出要求20%,而美国工人只能生产792片,没有达到要求,然而这已经让中方管理人员喜出望外了,因为美国工人平时的工作效率只有500多片,是通过比赛激发了竞争意识才提升到了792片。

也就是说,美国工人真正的工作效率只有中国的50%。

3:曹德旺反应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不应该误读。

以下为曹德旺12月19日接受新京报采访的回答:

1)曹德旺:在俄亥俄州建的汽车玻璃工厂投资6亿多美金,在其他两个州建了配套的上游材料工厂和仓库,花了3亿多,总共加起来10亿美金。

解读:确实在美国投了十亿美金。


2)曹德旺:福耀是做汽车玻璃的,我做了30几年的汽车玻璃,国外8大汽车制造商都是我的客户,最初签约时,他们只是在中国买我的玻璃,因为我在其他国家没有工厂。

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有工厂,那我们2012年就在俄罗斯建成一个厂;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们,2016年12月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并且2017年1月必须在美国供货。

这个时候福耀已经是通用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了。准确来讲,一开始决定去外面建厂是我们答应人家的,不答应生意就没法做。

解读:在美国设厂是客户的要求,不答应生意没法做


3) 曹德旺: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美国各地考察。各个州都知道我们福耀要来美国建厂了,几个州的招商局跑到福耀,抛出很优惠的条件,希望能吸引我们。

  比如,我在俄亥俄州建厂房,18万平方米,675亩地,卖给我1500万美金,俄亥俄州政府给我们各种补贴,目前第一笔补贴就有1500万左右。算下来等于买土地没有花钱。

解读:送土地送补贴不是美国的优势,这个中国也可以搞。


4)曹德旺: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

解读:浮法玻璃生产,天然气是最大成本之一,占了30%-40%,而天然气这个资源价格美国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美帝国主义的页岩气革命并非浪得虚名。电价美国是中国50%,这个也没的说。

但是注意,资源优势其实不能算很大优势,例如一旦工厂多了,那么资源价格还能那么便宜吗? 中国现在疯狂建核电站,电价相信会有降成本空间,天然气就不容易比美国便宜了,不过好在也就是玻璃这样的少数行业天然气成本高。

5)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这还不包括税负。美国只有35%的所得税,中国除了25%的所得税,还有百分之几十的增值税。再算上其他各项税费,算下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解读:税美国是35%, 中国各种税费算下来比美国高35%,也就是总共47%,高速公路过路费,这个就是不如美国,没的说。


来我们总结下,中美两国在制造业成本上相对于对方的核心优势:中国两大优势:劳动力成本是美国八分之一,中国工人生产率是美国工人两倍。这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会逐渐丧失


美国两大优势:资源价格便宜,税费和运输成本低。

这其中税费和运输成本中国可以想办法改善,但是资源人家更丰富,这个中国办法不大,但是至少可以用核电等新能源方式降电价来弥补。

中国的优势美国有办法削弱,美国的优势中国也有办法削弱。


中美两国的竞争是长期性的,谁也别想一下把对方打倒,所以媒体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不要总是见风就是雨,来个中国制造业成本超过美国了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这并不符合事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