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报录比、院校扎堆的上海地区,命题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戏梦学姐 戏梦电影考研 2023-10-03


 目录 · 上海地区

1 上海大学-MA  MFA

2 上海戏剧学院-MFA

3 上海师范大学-MFA

4 华东师范大学-MA

专业一【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词解释(5道,每道10分)

1.缝合(电影理论资料原题)

2.俄狄浦斯情结(电影理论课精讲)

3.《电影的锣鼓》(12月模拟卷三名解考察)

4.李行(押题课重点提及)

5.伯格曼(外影史精讲)


二、简答(3道,每道20分)

1.简述藏地新浪潮的缘起,创作特色,美学风格。

2.简述影戏理论的内容、理论特征。(12月模拟卷四名解考察)

3.简述韩国类型片的创作特色。(专题课亚洲电影部分精讲)


三、评论(1道,每道40分)

1.数字技术60年代登场,对电影产生深刻影响,当下数字技术发展下如何看待电影艺术的现象和新问题?经典电影理论在当代是否还适用?如何界定电影的边界和本质?(12月模拟卷四论述有过相关话题考察)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客观题部分(除开最后评论题)出现了超出参考书目以外的题目,比如简答题的藏地新浪潮,这是考纲给的数十本教材里没有的知识点。熟悉近些年华语电影创作的,至少算得上是个高阶影迷的考生应该会比较了解藏地电影,而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想要列举一些影片估计都有难度。

简答题第三题有关韩国类型片的考察虽然题目本身不难,但与历年上大学硕真题风格也有出入,倒更像专硕的试题,比如专硕2021年考察韩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启示。众所周知,近些年韩国类型片表现十分强势,这样的试题出现在以往只偏重教材历史的学硕考题里,可能意味着上大命题开始谋求一种平衡,也希望把一些目光投向当下的电影创作现象

其余的题目则比较正常,评论写作要求谈的是数字技术背景下经典电影理论是否还适用,以及电影的本质如何界定等等,这个话题老生常谈,知网文章很多,考生应对难度不大。

戏梦押题记录:

专业二【878电影产业与文化】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词解释(共4道,每道5分)

1.光韵

2.文化工业

3.元电影(9月练题卷二名解考察)

4.虚拟制片(11月模拟卷四名解考察)


二、简答(共4道,每道15分)

1.结合电影发行案例,简述传统电影窗口期模式的基本特点。(10月练题卷二名解考察)

2.简述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3.简述共同体美学的理论主张。(11月模拟卷二名解考察)

4.结合具体影片,谈谈博纳影业公司近十年的制片理念和特点。(9月练题卷二名解考察)


三、论述(2道,每道35分)

1.流媒体技术全面普及,对电影的创制和传播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请从产业、美学和文化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2月模拟卷四简答考察)

2.结合具体影片分析论述新时代主流电影如何探索推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1月模拟卷二论述有过相关话题考察)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今年的专二试题相比专一常规很多,像元电影、虚拟制片、窗口期、共同体美学、博纳公司、流媒体的影响等等,都是平时模拟练习涉及过的。

但是考察变得更加细化和具体了,比如会侧重提问窗口期模式的特点,博纳影业集团的制片理念,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复习看到这些内容要有敏感度,要进一步地做好深入积累。

其次,简答考察了亨利·詹金斯的理论,这说明产业参考书也不能忽视,该看的都要看。除此以外名解和往年一样,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题目,比如光韵。论述则结合当下,又是流媒体和新主流电影的旧饭重炒,都是眼熟的话题,基本写作问题不大。

戏梦押题记录:

备考建议

今年考试整体来看,难度上大致中等偏一点点,与去年持平,分开来看,史论稍稍加大了难度,不仅取消了选做,个别题目出的也令人意外,产业则比较正常,没有超出意料的地方。

1.研究真题,吃透真题依然重要。真题提供了命题思路的风向,比如今年史论的变化,来年备考就要有所意识。

2.确保背诵越早越好,不给后期拖时间。即使今年史论有变化,但客观题背诵部分依然占有70分,这个基本分要拿稳,拿好。

3.尽一切努力关注热点。无论是电影市场热点还是学界研究热点,都要提起绝对的敏感度,平时复习不轻视任何一个知识点,要把握扎实。

4.积极参与每次模拟练习,掌握好每个题目。今年产业题绝大部分都在平时模拟中见过,也证明师哥对真题的研究是准确的,那么各位同学就要相信小班老师的出题判断,认真学习和积累,稳扎稳打,提升自己。

专业一【714电影创作基础】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解(5分*8个/6-10min)

1.夏衍(中影史精讲)

2.桌面电影(创作基础资料原题)

3.直接电影(外影史精讲、押题课押题)

4.万氏兄弟(专题课提及)

5.分级制(创作基础精讲,12月模拟卷四名解)

6.敖德萨阶梯(外影史课程精讲)

7.虚拟预演(11月模拟卷二论述、10月练题卷三名解虚拟制片)

8.道格码95(外影史精讲,10月练习名解、12月押题课押题)

 

二、简答(15分*4个/15min)  

1.简述纪实美学。(创作基础精讲,11月模拟卷一简答)

2.简述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策略。(专题课精讲,12月模拟卷三论述、12月押题课押题)

3.简述《小城之春》中的东方美学。(中影史精讲,12月模拟综合卷简答、12月押题课押题)

4.简述你对电影声音的多层次空间的理解。(11月模拟卷一简答、12月押题课押题)

 

三、论述 (25分*2个/30min)

1.论詹姆斯·卡梅隆。(12月模拟卷四论述)

2.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不少于4种电影剧作结构。(创作基础精讲)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上大MFA今年的题目略有变化,相较往年整体难度降低:

首先,714电影创作基础三大题型字数提出明确要求,名解控制在100字以下,简答控制在300字以下,论述控制在500字以下,大大降低了庞大题量带来的字数压力,不少同学也反映这是自己第一次答完题目。

其次,714电影创作基础的题目都比较基础,没有偏题的考点,基本上所有内容在模拟试卷和讲评课拓展中都有复习过。相较往年,电影史、创作基础、专题热点仍是上大考察的重点,电影理论部分则考察较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制片方向的内容比重在逐渐增加,今年在714中就出现了两个制片方向名解。

最后,今年的专业二进行了一个合卷的调整,第一道题目将原导演方向的拍摄计划题型调整为三个方向的必做题,第二道题目则是分方向的创作类题型。拍摄计划题型对于导演方向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制片及编剧方向的同学因为没有涉猎会略感生疏。分方向的创作题目则是跟往年相同的常规题型,每个方向的同学都有充足的准备。

戏梦押题记录:

专业二【960电影创作实务】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创作必做题(80分/题)(9月练题卷四,三个关键词题型押中)

1.关键时间:中秋节

2.关键人物:兄弟

3.关键物品:拐杖

根据上述三个要素,写一个30分钟短片的500字的故事大纲和200字的人物小传。(40分)

根据故事创作写一份拍摄计划,主要侧重影像实现和视听风格部分,不少于500字。(40分)(9月练题卷四,三个关键词写出故事梗概500字题型押中)


二、专业选做题(70分/题)

1.导演方向:根据以下文字选段进行创作,呈现形式分镜头表、文字分镜头或者故事版三选一。

【前情介绍:谭娜是“我”的前女友,但已经有了新对象。许福明是“我”的父亲,自从母亲死后,父亲越发不靠谱,谈起了黄昏恋。】

下车之后,谭娜陪我走回铁道边上,我说,你赶紧回去吧,我到家了都。谭娜说,都走到这儿了,送你进屋。我指着我家的窗户对她说,看见了吧,亮着灯呢,许福明在家,放心吧,几步道儿,没问题的。谭娜有点不舍,拉着我的手说,那你没事就过来找我。我说,肯定的啊,不然我还能去哪儿。

我目送谭娜离去,穿过楼群,消失在转弯处,然后一步一步往家里走。离近时,我才敢确认,家里正亮着两盏灯,厨房一盏,隔着塑料布也能看见许福明的身影,大概是在炒菜,卧室拉着帘,但有光从缝隙里钻出来。许福明过日子很仔细,只一人在家的话,是绝对不会点两盏灯的,更不会炒菜,从来都是对付一口就完了。我想了想,许福明还不知道我提前回来了,走之前他问过我,大概几点到家,当时我说的是,十点多到北站,回家肯定要半夜了。

我没有进屋,还有一点时间,是要还给许福明的。我绕到窗户后面,看见倒骑驴锁在栏杆上,我将东西放上去,一路拎在手里,愈发沉重,勒得生疼,然后也搭边坐在车上,背后楼群的灯火逐一亮起,有风经过,还是冷,延绵不断的冬季,似乎仍未结束。我缩成一团,不断地向后移,靠在车的最里面,用破旧的棉被将自己盖住,望向对面的铁道,很期待能有一辆火车轰隆隆地驶过,但等了很久,却一直也没有,只有无尽的风声,像是谁在叹息。光隐没在轨道里,四周安静,夜海正慢慢向我走来。


2.编剧方向:

上海发布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全面禁烟,包括电子烟。

以以上材料为背景,以《禁烟》为题目,完成100字以内的故事梗概和的短片剧本创作,剧本正文字数不限。


3.制片方向:你是一名制片人,要把一部悬疑类小说改编成网络播映的短片剧集,共12集,每集20分钟,请写出项目策划书。内容要求:版权归属、故事梗概(200字以内)、项目亮点、项目预算、市场竞争分析、制作周期,主创团队组建计划、整体工作周期计划、宣传营销、参考影片等。(11月模拟卷一方向选做题押中悬疑类型,12月模拟卷三、卷四押中短片策划、讲评课提及网络剧集策划)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导演方向:

今年的专业二与前两年不同,在形式上稍稍有些变动,但是对于导演方向的同学来说,并不算陌生,因为在整体题型上并没有改变,依旧是分镜头脚本+短片故事梗概+拍摄计划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了解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原则,在从开始考研准备之初就要进行影片拉片练习,形成脚本创作“语感”,学习如何精简语言的同时表现影片中的张力和你的创意点。

短片故事创作需要积累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人物关系、情节点、背景环境等等,学会时时思考时时创作,在最后才能积累更多有创意的短片故事。拍摄计划是导演对于整个影片全流程的把控,以及你对影片效果的畅想,因此需要同学们了解影片的创作过程,学习名导的创作思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看一些电影创作纪录片和导演采访。

同时,拍摄计划的格式很重要,考研是应试,如何让改卷老师一眼看到重点,了解你的思路很重要,所以在中后期必须形成自己的拍摄计划模版,才能使你的答题看起来一目了然。

编剧方向:

今年因为三个方向合卷,所以题型出现了变动,编剧方向增加了对于拍摄计划的考察。其实这也和学院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学院想要培养的是对制编导全流程均有所了解和涉及,又在自己方向上术业有专攻的学生,所以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编剧的知识,要把自己的思路打开,在广度上有所扩充。至于其他部分短片剧本创作、故事梗概的创作,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东西

制片方向:

今年的专业二是第一次三方向合卷考察,但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首先是对故事创作和拍摄计划写作的要求被重视起来,这是制片方向需要攻克的难点和盲点。

专业选做题方面,由电影长片策划变更为网络短剧集策划,也给部分考生带来了挑战,这需要制片考生将知识灵活充分运用起来,对于院线长片、学生短片、网络短剧等不同性质的项目都有所认识和把握,了解到不同项目的开发理念、运行路径和项目预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策划考察中以不变应万变。

戏梦押题记录:

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目前看来,上大MFA的题目都是比较基础且偏创作的内容,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把电影史、创作基础和专题热点牢牢掌握,在考试前至少背3-4遍基础知识。

2.紧跟时事热点。上大对前沿热点的考察从未间断,源于上大对前沿技术的重视,虚拟预演、后疫情创作等考点也是上大老师常会讨论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夯实史论基础的同时,要系统的梳理并掌握前沿热点,了解实时电影创作趋势,导演及其影片创作变化。

3.关注研究方向。上大乃至上海的老师会尤其关注海派电影的创作,上海作为中国电影源流,海派影人和作品都成为了专业一714的考察重点,谢晋电影模式、文华电影公司再到今年的《小城之春》、夏衍。无论是影史、视听还是技术的考察都能从上大老师的论文及其研究方向中窥得一二。

4.重视专业创作。上大的MFA从招生简章上就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创作型人才。而反映在试卷上,专业一714中有大量创作基础类相关题目,涵盖了电影创作前中后期各个工种的考察;专业二创作实务中的拍摄计划、分镜头、剧本创作、策划案写作则是直接的对于导演、编剧、制片的创作能力考察。所以在备考时要对创作方面的内容更加重视,能在课余时间参与创作实践更是很好的加分项。

5.拉片+创作积累。无论是应届或者往届生都不能忽略这两点的学习,日常拉片可以选择先拉经典电影的剧作结构,再选取其中的两至三分钟进行分镜头拉片。如果有特别吸引人的故事,可以分析一下是故事中的哪一点吸引了你,是影片所处的环境?其中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动人的情节点?对于吸引你的元素都可以进行一个积累,对于后续的短片故事梗概创作很有益处。

专业一【614电影电视基础】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二、名词解释(7选5/每题5分/共25分)

1.光谱

2.传播

3.二八政策

4.主持意识

5.主镜头(创作基础精讲)

6.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专题课精讲)

7.发散思维 


三、简答题(4选2/每题25分/共50分)

1主持人口语语体特征。

2.伊文思对中国纪录片的贡献和影响。(外影史精讲,12月模拟卷三名词解释考察过弗拉哈迪,讲解课上提醒过考关注伊文思)

3.1978-1987中国电影的两次转向。(11月模拟卷二简答题:结合作品分析1978-1987的意象美学特征)

4.摄影机常用滤色镜的作用。(创作基础精讲)


四、论述题(4选2,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介有什么特点和风格的变化,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专题课精讲-媒介融合)

2.结合电影史,谈谈对“娱乐片”的认识和看法。(专题课精讲)

3.美国电影和欧洲电影的风格差异。(外影史精讲)

4.谈谈你对摄影造型手段的理解。(创作基础精讲,12月914模拟卷:何为银幕造型?举例说明银幕造型的作用。)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今年614有些出人意料,没有考到过多影史相关内容。由于614是电影学院各个专业的“通识”业务课,所以各个专业的内容都有涉及,采用的是选做的形式。名词解释(光谱、传播、二八政策、主持意识、主镜头、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发散思维)相对来说都比较“冷门”,考导演方向的同学可能甚至很难找到与本专业相关联的题目,但是考的都并不算非常高深的专业知识,因此可能需要适当“自主发挥”。

简答题此次除了一道主持人相关以及一道影视摄制专业相关,剩余两道914方向均属于基础知识(“1978-1987中国电影的两次转向”来自参考书《工业美学》,“伊文思对中国纪录片的贡献和影响”是纪录片史相关,考察纪录片代表人物伊文思)。简答题的难度只要掌握知识和答题方法就可以答出来,比较常规。

论述题选做情况与简答类似,结合各自方向作答的话,最适合914方向的是“娱乐片”(依旧可以追溯到《工业美学》)和美国与欧洲电影风格差异(可以追溯到外影史)。论述题的知识可以在参考书中找到,但需要考生找到论述切入点、结合拓展积累输出自己的观点,有一定难度,能够拉开考生差距。

例如对于“娱乐片”的看法,可以回溯过去娱乐片的发展史(《工业美学》书中知识),但是也需要注意“立足当下”,结合当下热点和创作情况去讨论“娱乐片”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优劣、机遇与局限等)。“美国与欧洲电影风格差异”这道题也需要找准切入点,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何为美国电影风格?何为欧洲电影风格?要从哪几个层面去对两者风格进行比较区分(叙事?电影语言?画面风格?)最后选取合适的例子将自己的观点整合起来表达,一定要注意观点输出,不可以做成作品分析类的题目。

戏梦押题记录:

专业二【914影视导演基础】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长镜头(创作基础精讲,9月练题卷一押中名词解释原题)

2.《法外之徒》(外影史精讲)

3.德西卡(外影史精讲,11月模拟卷一614简答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美学主张)

4.情绪剪辑(11月模拟卷二名词解释押中原题)

5.孙瑜(中影史精讲)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声画对位”和“声画错位”。(创作基础、押题课精讲)

2.讲讲什么是“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外影史精讲,12月大题练习卷论述题: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说过:“不仅作为电影学家,也要作为社会学家。“结合纪录片相关理论和案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谈谈“电影时间-电影空间”的构成内容和形式。(创作基础精讲,10月练题卷四简答题:简述影视里的时间变形;谈谈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4.谈谈“导演工作台本”和“导演分镜头脚本”的异同。(10月练题卷三简答题:简述导演案头工作的内容及注意点)


三、论述题(三选二,每题25分/共50分)

全部都有“结合经典导演经典作品”。

1.导演分析是什么?谈谈导演分析对导演构思的作用。(创作实务精讲)

2.新好莱坞导演的叙事特质和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外影史精讲,11月614模拟卷二论述题:从美国好莱坞代表导演中任选其一,分析他(她)的作品风格)

3.现代数码技术发展,尤其3D和VR技术,谈谈对导演艺术有何影响。(专题课精讲,11月模拟卷二:结合具体作品,论述电影艺术性和技术性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作为电影导演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课上多次强调技术会是今年上戏考察重点)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相比起前几年的题目,今年的914有提升难度名词解释落在了重要影人(德西卡、孙瑜)、重要作品(《法外狂徒》)和导演语汇(长镜头、情绪剪辑)上,这些知识点在影史和导演基础的复习中都有是常见的,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简答题包括一道影史题考察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算上戏近几年考察的影史里面比较偏的考点了),其余都在考察导演基础相关的知识,包括声画关系、时间空间和导演案头工作三部分,都属于平时强调的知识板块,但是在出题形式上增加了审题难度

第一题(简述“声画对位”和“声画错位”)是对两种声画关系进行辨析,第三题(谈谈“电影时间-电影空间”的构成内容和形式)即考察电影时空,说明时空结构形式。第四题(谈谈“导演工作台本”和“导演分镜头脚本”的异同)是导演案头工作里的内容,两者区分还是比较难的。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某种意义上也可等同于导演工作台本,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其任务是根据剧本来设计相应的画面,配置其余视听元素以准备呈现出最终的视听画面。两者的区分其实并不明显,但是更严格界定的话,分镜头脚本是给整个拍摄团队看的,需要将各个部门的工作和每个镜头涉及到相关部门的注意事项都囊括进去,以确保每个团队在拍摄该镜头时能够领会导演意图。但是导演工作台本更像是导演自己的“工作簿”,导演需要将自己的导演意图和导演手法等整理归纳。

论述题跟以往一样,强调“导演风格”和“导演作用”,不过今年在出题上较为灵活,也出现了选做,第一道题强调“导演分析”和“导演构思”(需要先界定含义,并表明你的观点:导演分析对于导演构思的作用/意义。事实上,导演分析是导演构思的“前奏”,任何的构思哪怕是灵感突现也需要导演进行必要的分析才能够最终呈现在银幕上,并且导演分析可以贯穿在导演构思始终)。

第二道题以新好莱坞导演为例,要求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风格和代表人物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也是基于电影史和电影作品分析的学习之上的。

最后一道题则是考察电影技术(去年也考察到了电影技术,上戏很喜欢研究这一块内容,考前也多次强调会出现技术相关的考题),此前上戏多次举办学术会议探讨“影像与技术”,今年考研也体现了上戏对于影像技术的关注,并且后面几年考试也会持续关注这一重点。

戏梦押题记录:

备考建议

从今年的考试来看,上戏改革之后的题型已经趋于稳定。今年只有614少了5道选择题,多了1道名词解释题,其余均无变动。难度在中等偏上,相比起去年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出题上仍是立足于参考书,但是少部分书籍板块的内容没有涉及(比如614今年依旧没有考到电视剧)。

1.基础知识很重要,上戏出题还是以参考书为重要依据,但是在复习过程中就要积累拓展,不能局限于书中,结合论文拓展积累。

2.以往的真题很重要,尤其是专业二的考察方向一直很稳定,要研究透以往的真题并掌握好相关知识。

3.背诵和坚持题目训练是提分的不二法门。相比起以往的真题,今年能明显感觉到上戏在大题上的出题灵活性,需要考生有良好的答题素质,各位同学要相信小班老师的出题判断,在平时的小班训练中坚持答题训练并及时复盘,稳扎稳打,不仅学会答题,更要学会答好题。

4.上戏对于影史的考察力度在减弱,更关注“实践层面”的知识领悟,不管专业一还是专业二都体现出对于影视作品分析、实践基础知识的重视,以及对于行业产业新动态的关注。这也是未来考生的复习方向侧重。

专业一【742影视理论与实务】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克里斯托弗-诺兰(专题课精讲,11月讲评课课堂延伸拓展时讲过)

2.《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电影理论精讲)

3.第三电影

4.接景摄影

5.联华公司(中影史精讲,12月讲评课课堂延申拓展时强调过)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英国纪录电影的代表人物,创作风格以及该运动的意义。(外影史精讲)

2.人物弧光在剧作中的作用,根据一部经典叙事作品简述。(创作基础精讲)

3.简述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中国现实主义发展受到民众影响,有“神怪武侠浪潮”“娱乐浪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人民艺术观”。(专题课精讲,相关答题内容名词解释多次考察)

2.今年国庆档《长空之王》上映前撤档,换成《搜救》,有学者说电影是注意力经济,极限撤档换挡导致国庆档市场反馈不好,但是国庆档仍存在类型单一、创作质量不高的情况,请你谈谈对电影档期营销的看法。(相同题目论文分享)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今年专业一的考题整体来说难度较大,出现了几个非常偏的考试题目,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相较于22年的考题,今年改变较大的在于考试题目的难度,以及考试题目的方向。

首先在考试难度上,难点没有集中分布在某一类型,而是均匀的包含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名词解释考察的范围增加了关于理论类知识,关于视听题目以及热点题目难度也有所增加。

简答题方向上,最后一个考试题目是考察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历史,在没有更换参考书的情况下,突然加重了关于电视史方面的考察。这一类型的题目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突然的,所以在之后的复习和筹备当中也需要增加关于电视方面的知识。

论述题的考察较往年也出现了一点变化,不同于往年两道论述题,全部都是实事热点新闻的考察,第一道论述题多了关于电影史内容的融合,因此,之后电影史方面的学习也需要增强关于论述方面的研究。

戏梦押题记录:

专业二【960影视创作】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创作题(150分/180min)

 题目:一叶知秋

 要求:

(1)300字以内剧本梗概。

(2)2000字左右剧本大纲。

(3)600字左右分场景剧本(限一场)。

(从暑假开始就反复练习故事大纲以及文学剧本的创作,题型虽有变化,但是全部押中,故事大纲以及完整剧本都多次练习创作)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专业二的考察整体来说难度不大,题目很常规,但是考试的形式相较于往年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往年的剧本考试当中主要是以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主要内容,但是今年的考试却出现了要求创作故事梗概,故事大纲以及单一场景的文学剧本。所以考察的重点从整体考察转移到对于故事题干的把握,这就要求在之后的专业二学习当中更要加强对于故事核心、主题以及结构的把握。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干那么在这一类型的考试当中就会极其吃亏。

戏梦押题记录:

备考建议

1.复习角度多元。

2.题目积累角度偏向理论。

3.冷门的知识点需要搜集复习。

4.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仅仅依赖书本知识难以支撑全部答题。

专业一【718作文(D)】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小作文(共1道,50分)

大数据推送带给用户的利弊。(11月、12月模拟卷有关“大数据”内容的近似练习)


二、大作文(共1道,100分)

谈谈你对可见与不可见这对矛盾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小作文:本次真题小作文的主题大数据属于专业基础、热点分析,属于考生必备知识点,出题风格较为基础,掌握写作技巧和观点即能掌握答题要点。

大作文:本次出题考题范围较广,题目范围不明确,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拓展能力要求较高。

戏梦押题记录:

专业二【864影视艺术理论】

01

 真题及押题情况

一、名词解释(共5道,每道4分)

1.景深(电影创作基础课精讲,12月模拟卷名词解释原题)

2.最后一分钟营救(外影史课程精讲)

3.法国真实电影(9月练习卷名词解释原题)

4.神经喜剧(外影史课程精讲)

5.水墨动画(专业课中国动画史精讲,小班拓展材料补充)


二、简答(共2道,每道30分)

1.简述《持摄像机的人》在电影史上的意义。(电影理论课程精讲,11月模拟卷近似简答题)

2.用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一部电影作品。(电影理论课程精讲,10月练习卷近似题)


三、论述(共1道,每道70分)

1.从以下导演里选一部作品论述巴赞的理论/美学思想。(戈达尔、费穆、小津安二郎、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侯孝贤、贾樟柯、李安、阿伦雷乃、塔可夫斯基)

(专题课程大师分析精讲)(10月练习卷“塔可夫斯基”、“戈达尔”、“小津安二郎”近似练习;12月模拟卷近似论述题)

02

 真题分析(难度指数:★★★)

今年专业二总体出题风格很基础,院校给出的参考书目基本完全涵盖了真题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要求考生对电影史、电影理论基础,需要考生在答题细节上精益求精。今年的论述题延续了去年的出题方式,考察导演风格与作品分析,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要求较高

戏梦押题记录:

备考建议

专业一718:扩大对学术论文的阅读量,增强学术见解和专业名词的应用,在备考过程中积累案例素材,完善语言的规范性表达,多练习,不可眼高手低。

专业二864:坚持夯实基础,对电影史、电影理论做到书记于心,这一部分占据主流考点,其他内容上对纪录片、动画片内容不可轻视。在论述题上建议多看专业论文,并对理论内容、电影大师等热点做到熟练应用,在观点上要力求脱俗,语言表达上要有文采。

最新资讯


戏梦24级全程班:用一整套辅导体系帮你上岸!

限时免费!24级戏影入门班,带你爱上电影

招聘:教学/教研/教务 全职/兼职

23级全国戏剧与影视学考研命题解析(学硕)

23级全国电影MFA考研命题解析(专硕)

电影专硕很烧钱?我们做了实际调查告诉你答案!

23级电影考研真题解析及备考建议(北京院校)

24考研


限时免费!24级戏影入门班,带你爱上电影

24级戏梦电影考研社群招募成员!

24电影考研问答大全!必须知道的都在这了

栏目|报考指南【择校必读】

23级全国院校最新真题(回忆版)

多维度整理,中国电影史必看片单

干货经验


不了解电影专业考研复试?现在你可以开始做这些了!

宝贵的冲刺期,千万别做这些事情!

经验|备考时的六个崩溃瞬间

经验|最后十天太重要了!怎么复习最高效?

应试|如何套用自己的故事模版答创作题?

经验|最后一个月怎么背诵最有效?

应试|四种快速整合片例的方法

应试|写好论述题的小标题

经验|如何利用戏梦押题班?

应试|写论述题应该按照这几个步骤走!

应试|名词解释如何拿满分?

经验|9月份换学校,我还是考了420+分

干货|电影剧作的三种结构是哪些?

干货|电影考研不同创作题目怎么答?

干货|如何写出优秀的考场故事?

栏目|记忆碎片

栏目|报考指南【择校必读】

近期热点


押题篇:2022年周年纪念及逝世影人热点

押题篇:2022年电影考研热点事件

这十个电影学术热点,今年最有可能考到!

年末重要热点!《阿凡达2》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电影考研知识?

三大电影期刊近期核心热点

产业热点!十年国庆档盘点,今年国庆档怎么了?

从《万里归途》谈新主流电影类型化趋势

近年热门考点!国产女性电影专题

高频考点!疫情相关题目怎么答?

学术热点!人工智能电影有哪些分析角度?

8-9月电影热点事件与影人(上)

国产纪录片专题,拿去直接答题!

《隐入尘烟》票房逆袭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近期热门华语电影盘点,影评题思路在这里!

大热话题,如何分析国产黑色电影?

朴赞郁《分手的决心》考点全解析!

北影节的片单里,藏着这些热点和专题

《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半年热点专题整理

戏梦从FIRST回来,为大家整理了产业专题

《当代电影》重点论文解析,上半年核心热点!

分享是一种生活信念


电影干货:创作/史论/产业/热点

考研经验:上岸/二战/避雷/方法


电影/戏剧戏曲/艺术概论/广播电视


无论你擅长哪一个专业

添加学姐微信,然后介绍你自己!

(投稿加此微信)

戏梦课程顾问

锦鲤学姐


戏梦课程顾问

阿利学姐

@戏梦电影考研

新浪微博/B站/小红书/知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