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药水变“毒水”:没有生病却疯狂喝药,是什么让这些少年变成“魔鬼”?
作者:凯风清韵·爱喝可乐的小六
止咳药水,本来是大家生活中常用的药品,但是在不法分子手里,竟成了用来祸害青少年的工具。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滥饮止咳药水成瘾,身心受到损害。
小壮(化名),18岁,沈阳人,曾经就是重度“止咳药水”上瘾者。严重时一天喝几十瓶。“早上睁开眼,如果不喝一瓶药水,这一天就活不下去了。”
药瘾发作时,小壮躁狂怒骂,到处摔东西,到处借钱去买药。家里的亲戚借遍了,便跑到妈妈单位去借钱。
这让小壮的妈妈一度很绝望,幸好最后,小壮在警察的帮助下戒了药水。
这里的“止咳药水”其实就是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现属于被我国药监局严格管理(包括严控其生产量和进口量)的处方药。之所以这样严苛地对待这种药物,是因为它在非医疗目的下使用,会刺激体内多巴胺大量释放,产生极度兴奋,且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而成瘾后若停止使用,会全身乏力、情绪低落,除了损害药物滥用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被业内视为“亚毒品”。
与传统毒品相比,止咳药水价格低廉,加上披着“药品”的外衣蛊惑,对青少年的伤害更为普遍。
青少年一开始大多是受圈子的影响,带着好奇心开始喝止咳水。可能花几十块钱后,发现“效果”很“嗨”,于是就花更多钱“嗨”一次又一次。殊不知,这是亲手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时亢奋之后,是持久的绝望和疾病、痛苦。
止咳水正常的使用剂量是每天30ml,但是成瘾后,他们每天要喝500ml-1000ml才会满足,而且时间能长达1-2年,有的甚至长达五六年。当家长发现孩子们成瘾后已经晚了,只要不喝,就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各种止咳水
2016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广东一名叫强仔的男孩从12岁开始滥用止咳药水,每天少则七八瓶,多则20多瓶。滥用止咳药水长达8年的时间中,由于严重的钙流失,他的身高由最高时的1.72米萎缩到了1.60米。
深圳的“富二代”罗伟在致瘾最深的时段,每天能喝掉十瓶止咳水。通常的剂量是一口半瓶,为了缓解喝止咳水之后的口渴,他每天还要喝掉5到6瓶1 .2升的可乐。由于水肿,身高1.6米的他,一度体重飙升到170斤。
正如前面所说,青少年喝止咳水,往往有圈子,受环境影响。无独有偶,罗伟的邻居陈玲女士也面临了儿子喝止咳水的问题。
喝止咳药水上瘾之前,陈玲的儿子就读于深圳宝安区一所重点中学。高二时老师告知儿子在课堂表现不正常,成绩也大幅下滑。
原来,孩子喝上了止咳药水,之后竟然完全变了个人,脾气非常暴躁,经常变着法子要钱,不给钱,就动手打人,有一回竟然掐住自己母亲的脖子。
这就是毒瘾的可怕,让一个原本优秀懂事的孩子,变成了可怕的“魔鬼”。
据毒品业内专家分析,止咳水滥用可能与境外流行的一种“新时尚”有关,美国青少年学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将喝止咳水作为一种新时髦,因为止咳水虽然仅含少量阿片类成分,但大量服用同样会产生快感。
据美国医学会专家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中披露:在过去十几年里,全美国至少有几百万青少年学生(年龄大多在18岁以下)滥用过或经常服用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水。报告还指出,美国各州至少已发生过多次青少年一次服一二十瓶止咳药水(每瓶50ml)而中毒死亡的触目惊心的案例。
在中国,2015年5月1日起,国家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非处方不得销售,违法销售的人将会依法处置:
2015年09月,据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通报,当地警方破获10宗贩卖新型毒品——“止咳水”案件,刑事拘留15名嫌疑人,缴获各类“止咳水”近1000瓶(袋)。根据警方的资料,这些嫌疑人本身也是止咳水的上瘾者,他们每人每天都要喝3瓶以上的“止咳水”,而且都有10年以上喝“止咳水”的历史。
尽管国家加大对处方药的监管力度,但是在诸如网吧等地,仍有不法分子向青少年兜售止咳药水。还有些“有瘾”的青少年会去药店买小儿止咳露、惠菲宁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里面麻黄碱和可待因含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大量服用也可能上瘾。
事实上,止咳药水本身无过,可恶的是那些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向青少年兜售药水的不法分子。
据罗伟的父亲罗全说:他家所住小区,30多户人家中有10来个小孩喝着止咳药水。“周围都是喝止咳药水的小孩,卖药的竟然像点快餐一样,还可以送货上门。”
毒品,并不是我们以为的“远在天边”,而是改头换面离普通人越来越近。希望青少年提高警惕,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切莫把止咳药物变成吞噬身体健康的毒品。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