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地宝藏」第3期——古滇青铜之乐舞 | 国家宝藏
作为一座近70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20余万件藏品无疑是云南人民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无论是青铜、陶瓷,还是书画、工艺品,这里存放了千万年来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的文明痕迹。每一件国家宝藏,从来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古往今来,它都与你我有关。而正是这一件件国之瑰宝,组成了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基石。
滇国的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管乐器为辅。打击乐器中有铜鼓、铜钟和铜铃等;管乐器主要有直管和曲管两种葫芦笙。
滇国的舞蹈艺术十分发达,从出土的青铜器上来看,常见的舞蹈形式大致分为徒手舞和器具舞两大类。
上两期,我们分别介绍了滇国乐器中的铜鼓和编钟,这一期,我们将介绍一下古滇国的特色乐器“葫芦笙”和铜扣饰上的滇国舞蹈。
滇国青铜乐器中,吹奏类乐器以葫芦笙为主。古今云南,许多民族皆以葫芦笙作为乐器,载歌载舞。葫芦笙产生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无法考证,此类簧管乐器在中原地区约出现在西周时期,到战国至秦汉已很普遍。从古滇国青铜葫芦笙的出土情况来看,时间至少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立牛铜葫芦笙
◆◆战国
高28.2厘米
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
1972年出土
器物的音斗部分仿葫芦形状制成,正面开有5个孔,背面开有1个孔,孔内原来应插有竹管,出土时已经腐朽无存。上部为曲管,曲管上开一小孔,并于顶部焊接一头小牛。牛呈站立状,角长而内翘,长尾拖于地,显得娇小、恬静、可爱,好像小牛是从器底一直攀爬上来,至顶部时由于重量的作用而使得器管自然弯曲,造型之奇特,构思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
通过另一件出土的吹笙乐舞俑(四人乐舞铜俑之一),可知这是古代滇人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葫芦笙至今仍在云南彝、佤、怒、拉祜、傣、德昂、纳西等少数民族中仍有使用。
四人乐舞铜俑
◆◆西汉
每个约高8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17号墓出土
这4个铜俑的服饰基本一致:头挽银锭式发髻,戴圆形耳环和手镯,右肩斜挎佩剑宽带,至侧腰处系短剑,腹部配圆形扣饰,背披兽皮衣饰,后摆长及地,跣足。其中一人抱一葫芦笙,作吹奏状,且边吹边舞,另外三人则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动作轻盈、舒张,舞姿优美,引人入胜,显示滇国的舞蹈艺术十分发达。
二人盘舞鎏金铜扣饰
◆◆西汉
长18.5、宽12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扣饰上这两名舞蹈者的服饰相同,头后梳条形小髻,高鼻、深目,着紧身裤,其上有圆形花纹。腰部束带,身侧佩剑,剑带悬于右肩。双手执圆盘,口微张,腿部弯曲,作边歌边舞状;其下有一条蛇,口咬前人之右足,尾绕后人之左足。整件扣饰造型生动有趣,动感极强。
从两个舞蹈者的形象特征与装束看,应是居住在滇国的塞人。塞人是原居住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至中亚带的游牧民族,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有一部分塞人逐渐迁徙到滇池区域,成为滇国的邻居或滇王属下的少数民族。中原地区的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有七盘舞形象,四川的画像砖上也有作盘舞者,盘数多寡不一,舞姿也各有不同,二者的年代都比石寨山的要晚,因此这件盘舞铜扣饰的出土,对于研究汉代的盘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往期回顾:
编辑:叶之声 美编:郑舒文
制作:施蕾 审核:杨雯玥 陈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