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或已灭绝,淡水生物还遭受着哪些危害?
年初,长江白鲟或已灭绝的消息引爆社交网络。身为古老鱼类的后裔,白鲟的历史与恐龙一样悠久。脍炙人口的《诗经》中有它的身影,金沙遗址出土的双鲟金带上也生动地描绘着它的样貌。它伴随着我们的文明成长,甚至因为长相奇怪而被作为精怪的形象。它有着健硕的身躯和敏捷的身手,被人们称为“淡水鱼之王”。
金沙遗址出土的双鲟金带及其纹样
它从远古的1亿多年前走来,却在这半个世纪里由盛而衰。20世纪70年代,白鲟还曾游弋在长江之中,每年捕捞量最高能达到25吨。可进入21世纪后,它却行踪成谜。科学家们上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年前。人们曾满怀期待地为其装上信号追踪器,但不久便发现放流白鲟信号丢失;人们也曾不懈地努力想要人工饲养长江白鲟,却以失败告终。面临着类似困境的不止白鲟。更多淡水生物因人类过度捕捞而陷入濒危的境地。
长江白鲟主题邮票
过度捕捞
世界上许多人依赖淡水生态系统来获取食物。在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低收入家庭动物蛋白摄入总量的70%—75% 都来自鱼类,柬埔寨洞里萨湖的淡水鱼为该国人口提供了大约60%的动物蛋白。除了食用之外,人们也因消遣娱乐而捕捞、交易鱼类,如把它们当作宠物。
马拉维人在麦克利尔角的村庄买卖鱼类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捕鱼装备不断升级,捕捞量也随着高效率渔具的普及而不断攀升。自1950年以来,全球鱼类捕捞量翻了两番。当鱼类被捕捞的速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速度时,能够存活到成年期的鱼将越来越少。渔民不得不捕捞越来越小的鱼,直到最后,捕捞的都是未到繁殖年龄的小鱼。这样一来,鱼群的产卵数量减少,鱼群数量也随之快速下降。
而某一物种一旦消失,就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难以逆转的影响。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们早已开始行动。北美五大湖区的湖鲟也曾因过度捕捞而濒危,人们通过保护产卵期的湖鲟、帮助湖鲟越过大坝、将人工饲养幼鱼以促进其数量增长、设置禁渔期和管制渔具等方法,令五大湖区的湖鲟数量慢慢开始恢复。
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一种鱼类是什么时候灭绝的。但是,过去100 多年来的数据显示鱼类灭绝的速度在二战后增快,且灭绝物种数量在1975年之后急剧增加。大约85% 的鱼类灭绝都发生在过去50 年间。
除了过度捕捞外,栖息地破坏和外来物种入侵也是鱼类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而淡水生物的栖息地破坏,通常与水污染、筑坝拦水、森林滥伐与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全球鱼类灭绝数据
水污染
你见过着火的河流吗?熊熊烈火之下,如怪兽般黏稠发臭、蠕动着前行的河流!
20 世纪60年代,垃圾和废弃物漂浮在被污染的凯霍加河水体的表面,不时发生河流火灾。而那时,凯霍加河所流入的伊利湖的情况也同样糟糕。黏糊糊的藻类覆盖了伊利湖的水面,它们腐烂时几乎耗尽水体中的所有氧气,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缺氧。重金属污染也使得湖中的鱼类无法供人安全食用。
被绿色藻类覆盖的湖面
湖泊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关系,其水化学、物理生境、水源和生物组成极为复杂,且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当污染超出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之后,它们就可能改变水质,影响生物生长,进而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除了直接排入湖泊的污水与工业废弃物,淡水的污染来源还包括农田降雨径流中的农药和化肥、道路径流带来的油脂和有毒化学物质、来自建筑工地或农田的沉积物以及酸雨等。
事实上,水污染与河流火灾一直都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在美国加强立法并落实到位之后,凯霍加河与伊利湖的生态终于恢复,本土物种回归,人们泛舟其上,火灾不再出现。在马斯基根湖湾,人们则通过环湖种植杨树苗来保持水土,并将摄取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转化成无毒形态,从而修复湖泊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后的马斯基根湖
筑坝拦水
对于鱼类而言,水坝是另一个威胁种群生存的挑战。筑坝拦水的确让人们获益匪浅,比如提升灌溉能力、进行水力发电等。然而,水坝改变了河水的自然流淌模式,沉积水中的粗泥沙,阻碍粗木质残体的正常顺流而下,进而影响一些水生生物的卵和幼体的藏身之所。另一个隐患是,水坝阻碍了鱼的迁徙运动,人为地分割了种群,缩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阻碍了鱼类向上游洄游繁殖。
美国地方法院下令拆除斯内克河下游大坝以保护当地的鲑鱼
对此,人们不断提出并践行着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泰国的帕穆水坝将开坝放水时间调整至与河水的自然流动规律相匹配,多种植被及以及超过152种鱼类一年后开始重新出现在下流水域中。在美国的阿巴拉契科拉河上,工程师们使用类似于船闸的装置来运送鱼类,一年中后西鲱鱼数量增长了12.2万条。在法国、澳大利亚、美国、拉脱维亚以及捷克等许多地方,人们也开始拆除一些小型水坝,或是在一旁修建人工河,让鱼群能够绕水坝而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森林滥伐
危及江河湖泊的人类活动还包括森林滥伐。你能想象,世界上每分钟被摧毁的森林面积达数十个足球场的大小吗?
被砍伐的森林
江河湖泊周围的森林、湿地、草地以及河漫滩能吸收雨水,防止洪水泛滥。作为天然过滤器的滨水区能过滤收集沉淀物和其他污染物,阻止其到达湖泊河流,影响江河湖泊的水质。森林区域的植物碎片掉进水里之后,会成为水生生物的食物或是产卵及休憩的场所。森林滥伐可能改变湖泊、江河、溪流中的化学成分,甚至导致气候变化,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因此而变得更炎热,雨季也推迟到来。
一些环保组织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水资源基金项目将资金用于重新栽种树木,帮助农业人口开辟更多有机种植园等小项目,以及资助一些地区的农民去保护并恢复水岸林。而在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初见成效。
气候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称,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气温升高会改变全球的天气模式,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地球上约69%的淡水存储在冰川和永久积雪之中。近期,一道道幽灵般的血红色条纹覆盖在乌克兰沃尔纳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围的南极冰层的积雪上。这种藻类入侵的景象表明该处气候已经变暖。
南极红色冰雪
对于淡水生态系统,微小的水温变化就可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与繁衍。2016年,针对东非坦噶尼喀湖的一项研究表明,湖水变暖不仅使到达湖底的氧气变少,还影响了湖泊各层之间的混合,进而影响到达湖水上层的营养物质,生活在湖泊各处的生物种群均受到影响,气候变化已明显影响该湖产鱼量。
其他湖泊也在经历类似的变化过程,更有甚者因气候变化而萎缩。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是世界第六大湖的乍得湖面积缩减了90%,它的萎缩威胁着周边3000万民众的健康与生计。而后,其流域内的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保护湖泊资源,发展可持续产业。南加州的埃尔西诺湖因湖水速度蒸发过快水位连年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外来的污染物引发藻华导致鱼类大批死亡。修复工程开始后,人们通过曝气管道等来增加湖水含氧量,新建污水处理厂净化湖水,疏通附近的坎宁湖,3个地下泉眼也得以恢复,提升了湖水的补给能力。
物种入侵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各大洲之间运输货物的捷径,为此而开凿的运河却成了入侵物种进入淡水湖的重要途径。1959年,斑马贻贝和斑驴贻贝通过伊利运河入侵五大湖。它们钻进管道,爬满船底,爬伤游泳者的脚。亚洲鲤鱼也曾在21世纪初在美国泛滥成灾。
船只的螺旋桨上紧紧地附着满了伊利湖的斑马贻贝
控制入侵物种海七鳃鳗是至今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湖泊保护成功案例。1955年,美国与加拿大组建五大湖渔业委员会来解决遍布五大湖的海七鳃鳗带来的问题,并保持五大湖的生产能力。人们通过投放药剂、绝育雄鱼、设置屏障与陷阱等方法,控制住了入侵海七鳃鳗的数量,使湖红点鲑回归到苏必利尔湖。
江河湖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千千万万淡水生物栖居的家园。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为保护珍贵的淡水资源和淡水生物多样性而不懈地努力。
“修复我们的地球”丛书的《走进淡水湖》分册讲述的便是世界范围内淡水生态系统的成功修复案例。这一分册既解释了淡水湖处于危机中的原因,也阐述了人们如何应对过度捕捞、净化受污染的水域以及为后代保护我们的淡水湖,还探讨了水域和水循环相关的科学内容。
《走进淡水湖》内页
当人类意识到自身活动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之时,“生态修复”彰显了人的自省意识。生态修复通常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修复我们的地球”系列就是一套讲述生态修复成功案例的叙事性科普丛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全球自然生态状况以及人们在生态修复方面付出的诸多努力,十分有助于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可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购买。
作者:顾巧燕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