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套卷》答疑汇总
周一发过一次四套卷答疑的文章,在评论区回答了一部分问题,没看过的同学去看一下历史记录。下面我又汇总了一部分问题统一作答。
有些同学问的问题就是标准提法,实在是没什么可解释的,属于记忆型的题目。还有一些题目,我感觉怎么解释都有同学不明白,同类的题目一直在问,考前这几天如果还有问题无论如何搞不懂的,记住结论就可以了(比如政经里的一些题目)。
问:关于时间安排
答:一般来说选择题3、40分钟比较正常,最长不超过1小时。
问:哲学题的时候如果不确定可以多写几个吗
答:哲学题难就难在找原理,考的也就是你能不能从众多原理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所以一般来说真题一问就是对应一个原理,个别情况下有两个的。一般来说,只要言之有理,会给分数。但是,也不要写太多原理。
问:老师您好,我想问下政治大题每道要写多少 是要把答题卡的空全部填满么?
答:参考一下真题标准答案,大概写到那个的2-3倍的水平(马原相对而言只要找对原理,几句话上去就得分,原理本身也是很规范的提法,不需要写太多)。不要把答题卡都填满,那太多了,等你考试的时候就知道一道题的答题卡有多大了,都写满也太多了。
问:考试的时候做分析题。要不要把每一个点都列出来?就是1,2,3……这样标示出来,还是一段一段写?
答: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比较有把握、想争取高分,或者是自己比较潦草怕老师看不清楚,那就分点写。如果本身就没什么把握,只是为了多写一点争取印象分,那就一段一段的写。
问:真理和谬误到底有没有相互包含啊?
答:虽然不是我的题,但是也回答过很多次了。2010年真题马原分析题第二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答案就是,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问: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答:这也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问的问题,我们教材上思修法基第七章写得很清楚了。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一套卷
问:4题还是不太明白
答:选择题详解里这道题其实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主要是考概念是否彻底掌握。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因此,必要劳动时间还是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延长2小时至6小时,总的劳动时间变为10小时。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因此,每日的总的劳动时间依然是8小时。由于剩余劳动时间延长2小时至6小时,所以必要劳动时间是8-6=2小时(缩短了)。下面就是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教材上同样有明确的定义,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因此,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剩余价值率是6 ÷ 4 × 100% = 150%。如果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剩余价值率是6 ÷ 2 × 100% = 300%。以上解析加黑部分全部来自教材,这道题是一道考纲范围内的考查概念掌握程度的题目。
问:22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什么不选实现了马克思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问:肖四第一套22题c选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不是新中国的成立吗
答:首先,这道题来自七一讲话,是有明确、权威的提法的,没有的就不能选。另外,实现了第二次结合这个说法目前是没有官方说法的,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有的,但没有提到实现。
在我们目前的教材中,毛中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史纲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都提到,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比如史纲第八章最后提到,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强调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题是七一讲话内容,七一讲话指出:“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问:第一套26题为什么不选D 老师
答:杜绝那就是再也不会发生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腐败的发生还是有的,但打击力度的增强肯定是有震慑作用。
问:28题答案给的是ACD 但是肖8第一套28题答案却是ABC 两个题是一样的 为什么答案不一样
答:类似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题目本身不一样,只是看上去相似而已,一定要仔细审题。四套卷说的是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这当然是对的,8套卷里说的是领导者,那当然不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这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问:选择题31选举法秘密投票原则什么意思呀
答:可以简单理解为无记名投票,而且,投票的环境也要保证不让别人看到投票人投了谁。
二套卷
问:第二套单选第九题为什么选c呢?
答:这道题实际上教材上讲得非常清楚,原因有三个层次,这里考的是第一个原因,依赖性和腐朽性是第二、三个原因。原文如下。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这就决定了洋务派企图通过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必然失败的命运。
问:选择题19不太明白
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个别企业如果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生产单个商品的时间少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低于社会价值,但卖的时候还是按照社会承认的社会价值卖,这个生产者就得到了额外的利润(更多的收入)。对于某个商品来说,部门劳动生产率就是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因为所有生产这个商品的企业都在这个部门)。
问:29题D虽然是补充但对经济建设也是有贡献为什么不选
答:回答过很多次了,错在把“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说成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八大是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问:老师您好
我想问一下四套卷第二套的32题d选项为啥对啊 不是说中国还不是航天强国嘛?
答:估计这个同学是把这个和我上课讲的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给弄混了(这三句是习近平今年在科技三会上讲的)。这是一道时政题,来自长征五号首次飞行任务成功后的中央贺电,这里讲的是“迈向”“航天强国”,也没有说“科技强国”。
第三套
问:3题CD对于相对剩余价值来说不是都正确吗? 绝对剩余价值不是由A获得的吗? 不理解
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不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才是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是由A获得的,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不是,工作日长度是不变的,是靠减少必要劳动时间。这道题问的“都是依靠”,要两个都符合才能选。
问:8题等三农问题相关题目
答:看4套卷的配套视频,我专门总结了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今年大纲和时政中涉及的一系列提法,内容较多,不要弄混了。
问:单选第10题的D.项,能解释下什么叫做党外合作么?
答: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第二次不是这样,是党外合作,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问:12题,B为什么不是民主遗留任务?
答: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问:肖四三20题,老师帮忙解释下,价格围绕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波动?
答: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在平均利润出现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垄断价格出现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后面两种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并没有否定或违背价值规律。
问:27题为什么选D啊?
答:这道题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有同学问,一会问B为什么选,一会问D为什么选。这是今年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原文。本身是毛泽东总结的,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引用了这个说法,属于非常权威的提法,也是必须掌握的。
问:28题,怎么感觉跟大纲上的表述不太一样?
答:这是今年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与大纲说法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具体表述略有不同。注意今年习近平在七一讲话、长征80周年、孙中山150周年大会上的一些提法与我们现在大纲提法都略有不同,但都是权威提法。
问:32题D,三步走这个说法有吗?
答: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有的,具体内容较长,这里就不写了,有兴趣的网上一搜就知道了,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目前预计是2022年前后,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将全部实现。
第四套
问:第四套,第十七题为什么不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呢?
答:注意共性个性、普遍特殊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前者是同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关系。
问:最后一套题的22题中的B答案为什么错啊?
问:第22题C选项和第21题C选项是不是有冲突?"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好的成果和坏的成果,“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只包括好的成果。
答:和上题一个意思,国情不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单一模式,中国模式也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
第二个问题也回答过很多次,教材上就是有这么几个说法,都对。21题考的就是马原里科社的提法,22题就是毛中特里的说法。
问:27题,题干是问辛亥革命的意义,答案中的说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正确的,请问它和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一个是比较完全,一个是完全?
答:这是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原话,也是我前面说的,今年这几个重大会议上习近平讲话内容和我们目前大纲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致的。习近平原话是,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肖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