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不是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卖萌又耍贱

2017-05-18 朱聿欣 同话财经

本文来源丨LinkedIn(LinkedIn-China),同话财经获授权发布。LinkedIn领英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随着年龄渐长,很多人反而喜欢时不时撒个娇卖个贱自称“本宝宝”啥的。


偶尔“出格”的行为,让不少周围人误会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咦?难道不是本性如此?)。


作为一个喜欢探求真理的酷炫女青年,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我相信,“有趣”的灵魂总是相似。




有一天和朋友聚在一起聊天。


直男A问:“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子都管自己叫本宝宝?”


B女回:“作家卡佛说,叫自己一声亲爱的,感觉自己在这世上值得被爱。”


我一边用桌上的竹签挑起西瓜,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也许是童样痴呆。”


卖萌卖贱

一脉相承


卖萌或称自己为宝宝,其实是一种婴幼儿心态的延续,目的在于通过撒娇来获得他人重视和宠爱。


因为在传统认知里,父母总会迎合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哭了要吃奶了,父母马上递上奶瓶;孩子不小心跌倒在地,父母马上拍拍地板说:


这地板真坏,让宝宝跌倒了。


那些长大之后沉迷卖萌的人,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年龄层次还没有明晰认识,因为儿时成功实践过“撒娇卖萌-获得奖励”这一套机制,长此以往习得了一种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这种反射将会驱使他们长大之后继续重复这种行为来获得赞赏。


与卖萌一脉相承的,是卖贱。


我们生活中都有毒舌刀子嘴的朋友,每天的绝活就是从嘴里光速喷击刀片去鞭挞一切ta看不爽的事物。



我观察过很多嘴皮子很厉害的人,惊奇地发现这类人大多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特点是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害怕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建立关系、害怕契约和羁绊,于是只能在言语交谈中肆无忌惮故作不羁。


他们本质上并不是讨厌亲密关系,而恰恰在寻求一段能完全包容自己、不离不弃的关系,但同时又对亲密关系抱有怀疑,害怕自己在这种关系中受伤害。


爱你就要

折磨你


以前网上有一个热门讨论,说的是


女朋友老是拿言语刺激调侃我从而获得快乐是不是病!


是,这就是典型的回避依恋病,又称为卖贱病。


这类人喜爱通过一种逆向毒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对看不爽的社会现象开炮狂喷,在亲密关系中也嘴上不饶人。


明明是想说“这件事怕你累着,还是我来吧”,话到嘴边却变成“哎哟,你这个腊鸡做得成什么,上次那个xx你还搞砸了,还是交给我吧”;


明明是想说“今天有你爱吃的菜,多吃点,好好照顾身体”,话到嘴边却变城“你的胸都瘦成骷髅了,还不多吃点,除了我还有谁会要你”;


明明是想说“给你买了贵的裙子,很衬你的气色”,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老买便宜Low货,我太看不过眼了”。


总而言之,越是跟这类人亲近的人,ta越是用一种随意糟糕的方式对待你,ta的逻辑就是“既然你承受不了我最差的一面,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俗称“灯下黑”:


照亮周围的一切(对不熟悉的朋友反而比较友善),离自己最近的灯座却漆黑一片(对亲密的人往往随意粗暴)。


这类人喜欢用严苛的方式去考验另一半,ta图的是什么?恰恰是另一半的辩解和愤怒。


你的辩解说明你在挽留这段关系,你的愤怒说明你在乎这段关系,于是ta就从你的担忧和在乎中获得了愉悦和肯定。


这类卖贱人格的养成一般跟家庭有关。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大多受过苦难,深知幸福不易,于是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打击型的苦难教育,不轻易表扬孩子,导致孩子心里没有安全感。这类型的父母对自己另一半也从来很少给予直接的正面赞扬。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会认为亲人间的相处就该是一种相互挑刺和抬杠的模式。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每次给家里人打电话时都觉得说“爸妈我好想你们,好爱你们”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证明你们底层的大脑权限也被这种相处模式暗暗篡改了。


“卖”的本质

是个“缺”


卖萌与卖贱,其实是一体两面,目的都是为了寻求关注,其诉求不外乎是“本宝宝萌得像个小天使,还不来快来摸摸头”或是“本大王拽得不可一世,还不速速来跪舔。


如果说前者是孩童无忌式的直白索爱,后者则是一种回避依恋型的欲拒还迎。

“卖”的本质,是个“缺”。指的是“萌”和“贱”在市场中处于缺省状态,供不应求,所以卖它们会得到回报。永远扮演一颗和谐社会的螺丝钉是很累的,所以闲暇时我们会想要卖萌卖出纯真自我,卖贱卖出快意人生。


我一直跟朋友调侃,80、90后可能是夹层中最矛盾的两代人,小时有闲情翘课早恋,老了没能耐买房金婚。


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是受宠的两代人,是诗歌中描写的“飞驰的少年“。新中国建国短短几十年,从熟人农业社会到陌生化信息社会的过渡中,作为独生子女率最高的80、90后们,从小被一家三代人呵护着成长,成年后依然拒绝长大,渴望父母庇护,导致整个社会心理断乳期过长。


我认识的一个阿姨的儿子,29岁那年来纽约读博士,拜托我一个23岁的姑娘照顾。


阿姨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对我说:


你家哥哥从小没出过远门生活,不懂做饭,你在那边没事多照顾一下他。


后来小哥来了纽约一个月后终于学会了坐地铁……

“飞驰的少年”

一去不复返


我们同时也是不受宠的两代人。


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大多生于50-70年代,经历过文革变迁,他们的成长史是带有路径依赖的,也就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子承父业,大多在国营单位踏踏实实当个螺丝钉耕耘一辈子,只要跟着国家走,你就有饭吃。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就是对当年那个路径依赖时代最好的注解,国家包分配,无所谓职业贫贱高低,收入差距也不大,社会主义大锅饭大家伙都吃得其乐融融。


改革开放之后,资本飞速积累,社会贫富加剧,阶层流动活力增强,人人都想做一只起飞的猪,竞争那一片狭隘的上风口。


90年代之后我们国家又迎来前所未有的婴儿潮,各类高等院校随着社会的发展雨后春笋般出现,导致曾经是稀缺资源的大学生现在一抓一大把——我们并不是书中所写的,新时代下一往无前而又意气风发的“飞驰的少年”。


现在在各大英语培训机构朝九晚五拉学生报课的,可能是海外名校毕业的留学生;地铁上苦苦哀求你让你扫码支持创业的,可能是211、985毕业的高材生;而那个街口架起一个小摊卖煎饼果子的,说不定是当年某个镇上走出的高考状元。


这就是新时代下竞争加剧最直观的体现,就连乔布斯在世的时候都跟他的副手说,如果我们还拿着几十年前的简历去找工作,一定会失业。


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更是一场堪称全民级别的Inception,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都深深被植入了应试教育那一套评价体系。


父母不遗余力地给子女灌输他们那一套线性的路径依赖思维,比如“只要考上好大学你还怕没有好工作?”,又比如“你有出息了之后还愁找不到好对象?”老师更是简单粗暴:“这次二模只要上了xx分一本就稳了;只要考上名牌大学你们就解脱了。”


“在这种“只要、就,只有、才”的条件思维模式的训导浸淫下,被父母捧在怀里的独生子女一出社会就面临失业、买不起房、大龄恨娶恨嫁,发现现实全然不是长辈们对他们小时候说的那么回事。


当他们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当他们发现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不与北上广三城落户积分直接挂钩,也不对进入国资委、BAT、大央企直接起效,更不能实现在择偶市场上人见人爱时,就会陷入一种老天违约的不公情绪。


这个时候何以解忧?卖个萌耍个贱,赌气跺脚,请求老天这局作废,重新再来?


然而,人生并没有重录键。


写在最后


我一直在想,当我们这代人成长为成熟睿智的中年人后,回首自己曾经的卖萌往事和卖贱人生时,它们的形态,或许就像是随着夕阳西坠,而逐渐消散的河流中的粼光。


而这片粼光下的涌动,也正是青春和社会的毅种循环。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朱聿欣,哥伦比亚大学在读,知乎热门答主。微信公众号言语炼金术(id:worldis42)。同话财经获授权发布,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授权。


——. END .——


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价值

请转发朋友圈并推荐给您的好友!


本公众号投稿信箱:674290@qq.com

欢迎转发!留言!投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