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媒体看阜新】新华网、中国网、东北新闻网、北国网、国际在线点赞阜新生态建设

2017-09-29 阜新宣传 彰武宣传

9月21日至22日,“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活动走进阜新,来自全国3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来阜采访,关注了解阜新的发展变化以及取得的新成就。

媒体团先后到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辽蒙边界林、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中国硅砂交易中心、联信硅砂、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海州露天矿和鑫维玛瑙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阜新的经济发展、转型脉络、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

即日起,“阜新宣传”微信公众号开设《网络媒体看阜新》专栏,对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刊发刊播的新闻报道进行推送!今天推送《新华网、中国网、东北新闻网、北国网、国际在线点赞阜新生态建设》。


阜新彰武:变害为宝 点沙成金

  新华网沈阳9月23日电如果提到彰武,还会皱着眉头将“漫天黄沙”挂在嘴边,那你只能算是彰武的一位“故人”。

  9月21日,2017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走进科尔沁沙地南缘——阜新市彰武县。眼前绿油油的万亩松林、清新的空气,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

  铸造成工业部件、制成环保墙面、做成精美的沙画、养生沙疗……凭着顽强的“治沙精神”,彰武人不仅“管”住了沙,还让沙成为了他们致富之宝。

固沙造林构筑辽西北第一道绿色屏障

  “以前地都种不了,头一天撒下种,第二天种子就都吹没了。风沙大的时候,一夜的功夫家门口就堆成了小沙坡,家门都出不去,”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村民陈其华回忆起昔日漫天沙尘的场景,老人不禁皱眉摇头。

  曾几何时,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彰武,沙化面积达到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

  彰武的东南方向便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按7级-8级风速计算,彰武的沙尘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沈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沙漠化程度,引起了世界、国家和省市的极大关注,也使彰武成为辽宁土地荒漠化、生态最脆弱的区域。

  固科尔沁风沙,建第一道生态屏障,兴县域经济是解决全县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全县上下先后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辽西北边界林、省坡耕地造林绿化、阜新市200万亩荒山荒坡造林、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2006-2014年,阜新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6.5万亩,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封)工程面积31.4万亩。各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了以沈阳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从“不毛之地”到商品粮基地

  “没错,这里原来是一片片沙丘,现在不仅可以培育松树苗,房后还种上了水稻”,在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里,讲解员指着墙上的一张图片释疑道。

  据介绍,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原来不能播种的生育期较长的作物,现在可以播种了,粮食产量呈跳跃式发展。全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7.5亿公斤,成为辽宁省新的商品粮基地县。

  近年来,彰武实施“千万亩经济”工程,总规划面积21.65万亩。建设以寒富苹果、优质梨、榛子、树莓为主的果品经济林示范区,将冯家、双庙、章古台、平安、二道河子等重点乡镇建设成果品经济林核心项目区。

  截止目前,“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已完成13.38万亩,占总规划面积的61%,预计“千万亩经济林”工程投产达效后,每年每亩可实现收益4000元。

  与此同时,林业产业不断优化,全县进一步加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木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等林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的彰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10万亩,林木蓄积量已达375万立方米,林价近20亿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绿色银行”。

“点沙成金”彰武走上“沙产业”之路

  走在中国硅砂交易中心展示厅内,眼前由硅砂制成的大到工业部件、发动机、泵阀,小到手工沙画、五彩真空石……让人不禁感叹,曾经肆掠的风沙如今竟无比“温柔”地攥在彰武人的手中。

  风沙曾经是彰武人的“羁绊”,而今却成里“沙里淘金”的“香饽饽”,带着彰武人走上了“沙产业”的致富路。

  经过探测普查,彰武天然硅砂储量达8.5亿吨,远景储量在30亿吨以上。

  据介绍,彰武县境内的风沙均为硅砂,且砂粒形状规整,强度高,且耐火度高达1400摄氏度,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铸造、化工、玻璃、石油及其他多个工业发展领域。原来,这随风而来的沙子是个“金娃娃”。

目前,彰武县有硅砂企业33家,去年全县生产硅砂近300万吨,占国内铸造用砂市场的十分之一。如今的彰武,正在“以沙为媒”共赢发展,打造”防沙、治沙、用沙“典范,在争创“硅砂之都”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婵婵)


“治沙书记”董福财:二十余载愚公志、终将沙海变青山

中国网阜新9月21日讯(记者 吴佳潼)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了解辽宁生态变化,20日,50余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辽宁,实地感受辽宁省近些年的进步与改变。

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参观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实地了解“治沙书记”董福财扎根荒漠二十年的治沙故事。

据了解,北甸子村是辽宁省最北的乡村,是科尔沁沙地南侵辽沈的必经之路。沙地南缘一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曾是辽宁省荒漠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过去的这里风沙肆虐,寸草难生,庄稼被埋进黄沙中,村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说起北甸子村以前的生活状况,村民陈其华对中国网记者说:“以前这里一刮风,屋里的床上都是一层土,人们吃土是常事儿。以前村民用的水来自挖的大井,一到大风天,树叶子等都被吹到井里面,村民要先用工具清理干净才能用水。”

不仅如此,“前天晚上在地里播的苞米种子,一夜大风吹过以后,第二天所有种子都被刮出来了。野鸡、山耗子都把苞米种子吃了。而且如果风大,经过一夜,房屋门前就堆满了沙子,房门都打不开。大风对村民的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影响。”陈其华说。

为改善北甸子村村民的生活环境,从1996年起,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带领村民在沙坨子上种下长15公里、宽3公里的樟子松林,在漫天黄沙与村庄之间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千般勇气治沙梦

1996年,春季大风,北甸子村的庄稼被埋进了黄沙中。那一年,国家相关部门派来工作组,给出了北甸子村可以进行整体移民的规划。董福财难以接受整体移民的方案,他和沙子较上了劲,决定自己带着村民干,保住自己的家。

在当时,很多村民把他当成一个笑话,在沙上栽树,怎么能栽得住,栽住了又怎么成活呢?董福财便挨家挨户地走,讲栽树成活的可能性。“虽说沙子多,但是沙子底下还是有实土的,只要能把树栽到实土上,好好爱护就能成活。”但大多数的人却坚信沙子上栽树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1997年,董福财带着老伴和两个刚成年的孩子,率先迈出了植树治沙的第一步。他贷款1万元,包下200亩荒地,还硬把亲戚拉进来。起初3年几乎看不到什么效果,树苗的成活率还不到30%,家里养猪种地的收入全还了贷款。

沙丘上没有实土,往往坑还没挖成,流沙又回流把挖走的沙子填满。困难丝毫没影响董福财的决心,他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经过琢磨,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就是先浇水,再挖坑。湿的沙子能成形,一边浇水,一边挖沙,直到找到实土。

在董福财的坚持下,沙地上有了绿意。周边的耕地也受了益,产量有所提升。第二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和他一起干起来。董福财带动村上11户党员农户表率跟进,包山造林,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治沙的队伍中。

“刚开始种树的时候并不容易,首先是水的问题,要靠人工运水,村民们就像跑接力似的,”回忆起与董福财开始建设防护林那段时间,陈其华对记者说,“在造了1年以后,树基本不长,村民们感觉可能快失败,开始打退堂鼓,是董书记挨家做工作,做了好几天,大家才又鼓起勇气继续干。”

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退耕还林,好法子配上好政策,村里开始大规模造林。在董福财的严厉要求下,北甸子村通过一年栽树,二年补栽,硬是把树苗成活率提高到了85%以上。

如今,北甸子村的森林覆盖率高于全镇和彰武县的平均水平。

经过20年与风沙的“战斗”,北甸子村终于“从一片白变成一片绿”。此外,董福财还与乡亲们一起移山筑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走脱贫路,如今这个荒芜的村庄已经成为富裕村、模范村。

百倍坚韧筑路梦

造林治沙初见成效后,董福财没有松懈下来,他开始考虑修路。北甸子村离阿尔乡镇只有6公里,但在十几年前只有一条土路,汽车很难通行,进出物资大多靠马车运输。所以在第一时间,他想到了修路。

2002年秋,经过多次争取,阿尔乡镇通往北甸子村6公里村级公路正式立项,但施工方实地考察后,认为北甸子村沙土多,路基太软,不符合修路标准,不能施工。要夯出硬土地基,首先要搬走那100多米高的沙丘,填平那一大片水泡子,然后再用实土和石头把路基垫起来。

当时,村里的积蓄并不足以承担这样“移山填海”的工程,董福财就带领村民自发施工。2个月后,施工方再来考察时已经达到了施工要求。2003年,修路工程正式启动;当年8月,这条路全线贯通,村民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心为民致富梦

生态改善了,交通便利了,北甸子村人脱贫致富的心情格外热情,步伐越来越快。作为致富的“带头人”,董福财结合北甸子原有产业优势,帮助村民跑贷款、卖粮食、搞养殖,带着全村人民把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为保护得来不易的治沙成果,董福财说服村民将牲畜养殖方式由“散养”转变为“圈养”,组织村民建起养殖示范小区,使肉牛、肉羊养殖成为北甸子村致富的拳头项目。

“沙子固定住了,土地产量上来了,村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大家都特别高兴。”陈其华说。

20年愚公志终将碧血换青山

沙子治了,路修通了,村民富了,董福财却积劳成疾。2014年11月,董福财被检查出肝癌晚期,2015年3月医治无效去世。

他用青春、智慧和毅力锁定流沙,将一生交给治沙事业,使昔日风沙漫漫的荒凉之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宝地。被誉为“治沙书记”、“最美基层干部”。

现如今,北甸子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8%,全村2014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9700多元,较2000年时增加近8倍。

来源:中国网


与风沙奋斗六十余载 阜新彰武沙漠变绿洲


中国网阜新9月21日讯(记者 吴佳潼)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了解辽宁生态变化,20日,50余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辽宁,实地感受辽宁省近些年的进步与改变。

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辽蒙边界林,了解彰武六十余年的治沙历程,感受彰武县由荒漠变绿洲的惊人变化。

走进辽蒙边界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树林,生机勃发。然而,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风沙肆虐,灾害频繁的黄沙瀚海。历经几代人与风沙的斗争,以“大漠风流”的拓荒精神,将漫天黄沙变成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34.5%;粮食产量从不到1亿公斤到超10亿公斤。

固沙造林 构筑辽西北第一道绿色屏障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沙化面积达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

彰武的东南方向便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按7级-8级风速计算,彰武的沙尘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沈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沙漠化程度,引起了世界、国家和省市的极大关注,也使彰武成为辽宁土地荒漠化、生态最脆弱的区域。

固科尔沁风沙,建第一道生态屏障,兴县域经济是解决全县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建国以来,辽宁省沙区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固沙造林,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为了治沙,1952年,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台镇成立。创业之初异常艰苦,既无经验可借鉴,又无中外资料可参考,探索是唯一出路。为了掌握流沙活动规律,科技人员守在沙丘上昼夜观测,盛夏正午沙面达到56℃,夜里温度有骤降到0℃;为了筛选固沙灌木,揣着窝头咸菜,踏遍了方圆几十里大大小小的沙丘。

试验、失败、总结经验、再试验。在只有六个人、三间土房的试验站上,辽宁防沙治沙科研事业就此开启。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固沙所填补了中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打造出中国第一片樟子松人工林,将茫茫沙海变成苍翠林海,为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防沙治沙、固沙造林的成功经验。

随着防护林体系的建立,全县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到1.9米/秒,扬沙天气由过去的40天减少到18天,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3.3%增加到2009年的34.5%,九年间净增11个百分点。

改善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彰武

在生态彰武的建设进程中,全县上下实施以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千万亩经济林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县上下先后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辽西北边界林、省坡耕地造林绿化、阜新市200万亩荒山荒坡造林、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

2006-2014年,阜新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6.5万亩,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封)工程面积31.4万亩。各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了以沈阳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2001年以来,彰武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退耕还林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117.9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31.65万亩、退耕地还草2万亩、荒山配套造林65.8万亩。

退耕还林实施14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补助资金5.69亿元,使5.69万户、18.1万农民人口直接受益,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5.1%。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原来不能播种的生育期较长的作物,现在可以播种了,粮食产量呈跳越式发展。全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7.5亿公斤,成为辽宁省新的商品粮基地县。

2014-2018年,彰武实施“千万亩经济林”工程,总规划面积21.65万亩。建设以寒富苹果、优质梨、榛子、树莓为主的果品经济林示范区,将冯家、双庙、章古台、平安、二道河子等重点乡镇建设成果品经济林核心项目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区域化发展、现代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按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止目前,“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已完成13.38万亩,占总规划面积的61%,预计“千万亩经济林”工程投产达效后,每年每亩可实现收益4000元。

如今,彰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成为集“林”宝地。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10万亩,林木蓄积量已达375万立方米,林价近20亿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绿色银行”。与此同时,林业产业不断优化,全县进一步加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木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等林产业蓬勃发展。

今天,彰武已是平原着绿,荒山披锦,一道道绿色屏障横贯在辽蒙边界,绵亘在柳河岸边,蜿蜒于养息牧畔。

未来,彰武县委、县政府将再鼓干劲,高扬起“生态立县、林业强县”的鲜红旗帜,承担起为沈阳等中南部城市遮风挡沙的重任,把彰武这座绿色家园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让这颗绿色的塞北明珠永远镶嵌在浩瀚的沙漠林海之中,熠熠生辉。

来源:中国网

阜新彰武治沙六十年:漫漫荒漠变绿洲

金秋九月,走进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北甸子村,眼前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然而,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风沙肆虐,灾害频繁的黄沙瀚海。如今,历经几代人血汗耕耘的彰武,以“大漠风流”的拓荒精神,将漫天黄沙变成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34.5%;粮食产量从不到1亿公斤到超10亿公斤……一组组数字展示着阜新市彰武县六十余年的治沙成绩,更生动地诠释出彰武人敢为人先、不惧艰难险阻的担当精神。

  9月21日,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走进科尔沁沙地南缘-阜新市彰武县,了解彰武六十余年的治沙历程,感受彰武县由荒漠变绿洲的惊人变化。

固沙造林 构筑辽西北第一道绿色屏障

  曾几何时,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彰武,沙化面积达到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村民陈其华回忆:以前地都种不了,前一天撒下种,第二天种子就都吹没了。风沙大的时候,一夜的功夫家门口就堆成了小沙坡,家门都出不去。回起昔日漫天沙尘的场景,老人不禁皱眉摇头。

  彰武的东南方向便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按7级-8级风速计算,彰武的沙尘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沈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沙漠化程度,引起了世界、国家和省市的极大关注,也使彰武成为辽宁土地荒漠化、生态最脆弱的区域。

  固科尔沁风沙,建第一道生态屏障,兴县域经济是解决全县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建国以来,辽宁省沙区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固沙造林,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治沙,1952年,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台镇成立。创业之初异常艰苦,既无经验可借鉴,又无中外资料可参考,探索就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掌握流沙活动规律,科技人员守在沙丘上昼夜观测,盛夏正午沙面达到56℃,夜里温度有骤降到0℃;为了筛选固沙灌木,揣着窝头咸菜,踏遍了方圆几十里大大小小的沙丘。试验、失败、总结经验、再试验……最初,只有六个人、三间土房的试验站,开启了辽宁防沙治沙科研事业。

  经过几十年的埋头苦干,固沙所填补了中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打造出中国第一片樟子松人工林,将茫茫沙海变成苍翠林海,为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防沙治沙、固沙造林的成功经验。随着防护林体系的建立,全县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到1.9米/秒,扬沙天气由过去的40天减少到18天,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3.3%增加到2009年的34.5%,九年间净增11个百分点。

改善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彰武

  在生态彰武的建设进程中,全县上下实施以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千万亩经济林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县上下先后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辽西北边界林、省坡耕地造林绿化、阜新市200万亩荒山荒坡造林、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2006-2014年,阜新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6.5万亩,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封)工程面积31.4万亩。各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了以沈阳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2001年以来,彰武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退耕还林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117.9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31.65万亩、退耕地还草2万亩、荒山配套造林65.8万亩。退耕还林实施14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补助资金5.69亿元,使5.69万户、18.1万农民人口直接受益,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5.1%。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原来不能播种的生育期较长的作物,现在可以播种了,粮食产量呈跳越式发展。全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7.5亿公斤,成为辽宁省新的商品粮基地县。

  2014年至2018年,彰武实施“千万亩经济”工程,总规划面积21.65万亩。建设以寒富苹果、优质梨、榛子、树莓为主的果品经济林示范区,将冯家、双庙、章古台、平安、二道河子等重点乡镇建设成果品经济林核心项目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区域化发展、现代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按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已完成13.38万亩,占总规划面积的61%,预计“千万亩经济林”工程投产达效后,每年每亩可实现收益4000元。

  一代代彰武人在殚精竭虑致力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逐步把彰武建成我国北方林业资源的富集区。如今,彰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成为集“林”宝地。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10万亩,林木蓄积量已达375万立方米,林价近20亿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绿色银行”。与此同时,林业产业不断优化,全县进一步加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木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等林产业蓬勃发展。

今天,彰武已是平原着绿,荒山披锦,一道道绿色屏障横贯在辽蒙边界,绵亘在柳河岸边,蜿蜒于养息牧畔。今后,彰武县委、县政府将再鼓干劲,高扬起“生态立县、林业强县”的鲜红旗帜,承担起为沈阳等中南部城市遮风挡沙的重任,把彰武这座绿色家园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让这颗绿色的塞北明珠永远镶嵌在浩瀚的沙漠林海之中,熠熠生辉。

来源:东北新闻网 (记者 许嘉玥)

镶嵌在沙地上的绿色明珠 彰武筑起绿长城

9月21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采访团走进阜新市彰武县,记者登上章古台镇瞭望塔,被眼前的万里林地所征服。

  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林海,绿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沙地上植树,很多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而彰武人在这里书写着沙地奇迹。


在阿尔乡镇记者有幸见到辽宁与内蒙古接壤的边界林,与有着"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沙地相叠,松涛涌动的林海与茫茫一片的沙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土地沙化不仅给沙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也对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成生态威胁,制约着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彰武县的最北端是阿尔乡镇,阿尔乡镇的最北端是北甸子村。在地图中看起来就像一头扎进了沙漠的弓箭,北甸子村西南北三面与国内最大的科尔沁沙地接壤。

  防沙治沙,刻不容缓,漫漫治沙路,沙州变绿洲,向茫茫白沙宣战,就是向北甸子村半个多世纪以来饱受风沙侵袭的历史命运宣战。

  "十山九秃头,风起白沙飞",20年前,这里还遍地是光秃秃的沙坨子。现在,昔日风沙肆虐的边界小村,已经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绿洲。

  "这地方的沙子最霸道,那时候摘树基本都不活,一场风沙过后,不是种子被掀出来,就是快出土的苗被盖上一层厚厚的沙子。"村民陈其华回忆当初治沙的情景。

  在沙坨子上往往一脚下去就会没过膝盖,更何况是挑着树苗挖着树坑。他们试过很多方法,发现用苞米秆子平铺在沙地上,在苞米秆子的缝隙里栽树苗,解决了"活人栽死树"的根本难题。一片片的生态林,就这样硬是一点点的栽起来了。

  如今,生态林变成了"经济林",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邢守龙告诉记者,村里栽植的沙棘有3000多亩,沙棘的果实可以做成果汁还能当作药材。栽植沙棘不仅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可以为村里带来经济效益。林地让乡村变美了,更让彰武人的心里变甜了。

  数十年间,他们脚踩沙土,实现"人进沙退"的历史转变。在沙地引种造林成功后,固沙造林的经验先后在全国各地推广。截至目前,相关技术已推广到我国三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4省(区)。

今天的彰武已是平原着绿,荒山披锦,一道道绿色屏障横贯在辽蒙边界,这颗绿色的塞北明珠永远镶嵌在浩瀚的沙漠林海之中守护着辽宁大地,在苍茫的辽西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漠风流"。

来源:北国网 (记者 郭作新)

阜新彰武治沙六十载 漫漫荒漠变绿洲

9月21日,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走进了科尔沁沙地南缘——阜新市彰武县,了解彰武六十余年的治沙历程,感受彰武县由荒漠变绿洲的惊人变化。

几十年前,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彰武,沙化面积达到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建国以来,辽宁省沙区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林业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固沙造林,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埋头苦干,固沙所填补了中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打造出中国第一片樟子松人工林,将茫茫沙海变成苍翠林海,为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防沙治沙、固沙造林的成功经验。随着防护林体系的建立,全县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到1.9米/秒,扬沙天气由过去的40天减少到18天,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3.3%增加到2009年的34.5%,九年间净增11个百分点。

在生态彰武的建设进程中,全县上下实施以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千万亩经济林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县上下先后实施了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辽西北边界林、省坡耕地造林绿化、阜新市200万亩荒山荒坡造林、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2006-2014年,阜新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6.5万亩,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封)工程面积31.4万亩。各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了以沈阳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一代代彰武人在殚精竭虑致力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逐步把彰武建成我国北方林业资源的富集区。如今,彰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成为集“林”宝地。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10万亩,林木蓄积量已达375万立方米,林价近20亿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绿色银行”。与此同时,林业产业不断优化,全县进一步加大商品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木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等林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国际在线 (记者 张晨)

彰武宣传 征稿启事

为展示彰武形象,发布权威信息,传播彰武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武宣传微信公众平台现向社会征集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彰武美丽景色照片、彰武历史故事、老照片、原创的字画、歌曲、诗歌、朗诵作品、彰武好人好事、百姓关心的话题、身边的有趣事等等,稿件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

投稿方式:1、将稿件整理打包后添加附件发送至534637464@qq.com电子邮箱,请标明微信投稿。2、在微信平台对话界面直接发送稿件。我们期待您的大作哦!

更多推荐: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