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彰武故事】彰武的回族与锡伯族

2018-01-30 彰武宣传

        为展示彰武地域历史积淀,弘扬本土特色人文资源,诉说彰武自己的故事,体现彰武特有的内涵。“彰武宣传”微信公众平台特别策划本栏目。本栏目将以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系列故事让尘封的历史讲述彰武的辉煌,让远去的故事汇成滋养读者的一泓清流,激励彰武人民传承历史,不忘初心,昂首走在“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的前进路上。



                                                

彰武的回族与锡伯族

                                        

彰武解放前,在彰武县城南门里有个居民区,叫“回回营”,是彰武县城回族集中居住的地方。这里有清真寺一座,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8月,由冯家牛店经理回族人冯万昌募捐所建。他自己资助一部分钱粮,并委托沙玉金、李焕章等人到奉天(今沈阳)、新民等地回民中募捐钱粮,将清真寺建于县城回民聚居的中心区。该寺共4间房屋,外有土围墙,作为回民礼拜集会的地方。解放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遭到毁坏。1980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6月间由彰武县财政部门拨款,重建了清真寺,新建清真寺为砖石结构人字房,共200平方米,其中教堂80平方米,附属房20平方米,其余房屋开办一个回民商店。现在这条街改为清真路,位于彰武镇政府机关西260米处,沿路两侧多为居民住宅,不少是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民族是外来的民族成分与中国国内民族成分相互融合形成的。回族的形成,大约在元明时期,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早在唐宋时期,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蒙元时期,蒙古军队西征,一批批中亚突厥语族的各族人和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为战俘被迁徙到东方来,总数大约在几十万之多。同时,由于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自愿而来的商人盛况空前。这些不同民族的人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称谓,但由于这些游牧民族眼睛颜色大多与黄种人相异,所以就被称为“色目人”。又因为许多当初被强制迁徙到中国来的这些游牧民族十分思念家乡,这些民族中又以中亚游牧民族为最多,特别是类似花剌子模的遗民,十分思念被蒙古灭亡的故国,时刻盼望回到家乡。那些被强制迁到中国来的其他民族(如阿拉伯和波斯人)也有同样的思乡之情。因此,这些思乡心切的色目人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回回”,即盼望回家之意。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着各自不同语言文字的伊斯兰教信仰者,在“回回”这个共同名称下,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学者、掌教等不同社会身份,散处在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地。明代还有中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入附中原。东来的穆斯林,特别是元代的回回人,很多人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战时条件的限制,是无法携带家眷的。当他们在中国各地定居下来以后,势必要和当地的各族妇女通婚,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回族。

最早迁入彰武县的回族是沙姓人,后移居哈尔套镇。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彰武县后,又有回族人迁居县城,聚居于城西南角,形成“回回营”,即现 41 39107 41 16129 0 0 5629 0 0:00:06 0:00:02 0:00:04 5629清真路一带,有沙、李、张、杨、高等姓。

清宣统三年(1911年),从黑山、义县、北镇、凌源等地逃荒的回族投亲靠友落脚于阜新县城。1936年开始,日本侵略者为掠夺阜新地区煤炭资源,在从山东、河北等地征调大批劳工开矿时,部分回族也被招为劳工来到阜新,在孙家湾、新邱下井采煤。

新中国成立后,迁来彰武地区的回族人也不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彰武县回族人口585人,占全县人口 0.16%。

 

锡伯人是鲜卑人的直系后裔。

鲜卑人乃我国古代北方东胡族系的一支。 鲜卑,因早期活动区域不同,又分为北部鲜卑和东部鲜卑。北部鲜卑早期游猎于大兴安岭的森林里,曾经在大山里的嘎仙洞(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大兴安岭北麓)开凿太庙,后来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北匈奴败于汉将窦宪,大部分匈奴西迁,北部鲜卑遂进入北匈奴故地,徙居阴山河套之间,与滞留的匈奴相融合,发展为拓跋鲜卑。拓跋鲜卑在公元386年至534年建立北魏王朝,成为中国北方民族在中原的第一个政权,进而统一了黄河流域,使长城内外连成一片,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为后来隋唐更大统一奠定了基础,为缔造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做出了贡献。东部鲜卑在三国时期活动于西辽河上源的西拉木伦河流域,西晋时期发展为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等部。慕容鲜卑居于辽西,以棘城(今锦州附近)为中心。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晃称燕王(前燕),建都龙城(今朝阳市)。宇文鲜卑的一支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一个后来建立辽国的民族——契丹。

南迁的北部鲜卑人后来逐渐汉化,融入汉族。没有入主中原的北部鲜卑的遗民依然游猎于大兴安岭北段的森林里,以后又分裂为蒙兀室韦和南室韦,蒙兀室韦转化为蒙古,南室韦转化为锡伯。锡伯人是鲜卑人的直系后裔。

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后,开始兼并邻近诸部。为了遏止建州部势力的扩张,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发生了后金史上著名的“九部之战”。有叶赫、哈达、辉发、乌拉、扈伦、科尔沁、锡伯等九部联兵三万,分三路向努尔哈赤进攻,双方激战于古埒山(今辽宁省新宾县夹河乡胜利村)。结果努尔哈赤战胜,九部联兵溃败。锡伯族是九部联兵之一,战败后归附蒙古科尔沁部。

“九部之战”后,科尔沁蒙古陆续归附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的新政权;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与蒙古联姻,进而将科尔沁部编为蒙古扎萨克旗。从崇德元年(1636年)至顺治五年(1648年)先后设立科尔沁左翼中、前、后旗等十旗。在这个过程中,隶属于科尔沁蒙古的锡伯族,也按姓氏编设佐领,分归各旗,成为科尔沁蒙古旗的组成部分。扎萨克(蒙语,旗长)由蒙古贵族充任,管旗章京等要职都由蒙古人担任,锡伯族只能任参领、佐领和骁骑校等末职。编为蒙古旗的锡伯人,除向科尔沁蒙古贵族纳税服役外,还得出清政府的各种官差,遭受双重剥削和役使,负担是很深重的。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锡伯族被清政府从科尔沁蒙古扎萨克旗中“赎出”编为七十四牛录(满族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三百人为一牛录,其首领即佐领),分驻齐齐哈尔城、吉林乌拉城等地。其中披甲(兵丁)的任务是:驻防城池,坐卡巡边,保护台站,防范盗贼;附丁(军屯)则自备耕牛籽种,开垦种田,收获一半供养披甲,一半交纳官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幸东北后,命驻守齐齐哈尔等地的锡伯人迁至归化(呼和浩特)。后因归化缺少粮食改迁盛京(沈阳)。

锡伯族南迁盛京后,原有官职已被裁汰(免职),分至满洲八旗兼管,被分散到开原、铁岭、抚顺、兴京(今新宾)、辽阳、牛庄(今海城)、盖州、广宁(今北镇)、义州(今义县)等二十三处地方当差效力。锡伯兵分到这些地方数目不等,多的一二百名,少的一二十名,都是替换原满洲八旗中的“懦弱之辈”。至于分驻各地的总人数,约在六万人以上。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月十九日黄昏时分,一队三四千人的锡伯人队伍,打着军旗,骑着战马,赶着牛车,携家带口,驱牛赶羊,浩浩荡荡地从盛京方向来到养息牧场(今彰武县)南端养息牧河畔的彰武台边门。原来,他们是奉旨西迁新疆伊犁戍守边疆的。新疆西部地处祖国边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乾隆年间,清政府先后平定西部几次叛乱后,针对伊犁地区人烟稀少、防务空虚,为加强西北边防,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决定调遣盛京等15个城镇的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1018名,携带家眷共四千余人前往新疆驻守边陲。他们头天在盛京告别家庙,十九日清晨离开盛京,傍晚到达彰武台边门。驻守边门的官兵和门街的百姓早已得到消息,预备下酒宴。当晚,又燃起篝火,跳起箭舞、大刀舞,还进行摔跤比赛等,热情地和锡伯人联欢。

第二天早饭后,这支锡伯大军伴随着北飞的鸿雁,走过养息牧场,北上科尔沁通辽,途经外蒙古,跋山涉水,顶风冒雪,共走了一年零三个月(其中包括在乌里雅苏台休整七个月),行程万余里,最后提前到达新疆伊犁地区。如今他们的后代主要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和霍城、巩留等县。到现在人口已增加到三万余人,居全国锡伯族人口第二位。值得提出的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完整地保留了锡伯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并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大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西迁的锡伯族却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民族特征。锡伯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造而成,一直沿用至今。在保卫祖国西陲的战斗中锡伯族做出了巨大牺牲,尽到了自己的民族责任,并建立了丰功伟绩。

为纪念锡伯族西迁,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被确定为锡伯族西迁节。届时,新疆乃至全国各地的锡伯人要派代表欢聚沈阳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祀祖先,认祖归宗,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阜新市锡伯族大部分居住在彰武县四堡子、东六、西六等乡镇。

据《彰武县民族志》记载,彰武境内锡伯族人口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养息牧场试垦时,由义州(今义县 )等地拨来的垦民,另一个是盛京将军衙门当差人员迁来养息牧场定居的后代。清嘉庆年间,养息牧场试垦,由义州等地拨来垦丁,其中有一部分是锡伯族人。据调查,现在四堡子乡兴隆村的关兴隆、何兴隆两屯之关姓、何姓锡伯族,就是当年由义州拨来的试垦垦丁。据关姓家谱所记,其祖居长白山,本为锡伯族。清初,随清太祖征明时编入满洲八旗,后落户于狼洞子(今法库县境内)。康熙年间又拨往义州满洲镶白旗下当兵,落居桑土营子。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拨来养息牧场试垦,落居试垦界内水草丰茂之地,后去地名为兴隆沟,即现在四堡子乡兴隆沟村。从义州拨来的何姓锡伯族,落居沟的另一头。后来人口渐增,遂成村落,依姓氏而名,一名关兴隆沟,另一名则称何兴隆沟。今已简称关兴隆、何兴隆。

彰武县东六家子镇三家子屯的何姓锡伯族,据族内老者讲,其先人有名何泰者,曾在盛京将军衙门牧群司充任马甲(骑兵),常到养息牧场征调牛羊。同治十一年(1872年),何泰之父带领五个儿子到当时陈苏鲁克牧场敖包村(今东六家子镇三家子屯)落户。由于长期与蒙古族相处,并相互通婚,日久便随了蒙古族籍。现在已恢复了锡伯族籍。

除上述两个来源外,因人口正常迁徙、干部职工调动、大中专学生分配等,也有一定数量的锡伯族来彰武生活。

锡伯族的姓氏,本来是锡伯族语言的多音姓氏。现在用汉字式姓,大都是取用原姓氏首音,以首近的汉字固定下来的。锡伯族原姓氏衍变为现在的汉式姓主要有下列:瓜尔佳氏(关)、吴扎拉氏(吴)、吴雅氏(吴)、哈斯胡里氏(韩)、翰雅拉氏(韩)、图克色里氏(佟)、何舍哩氏(何)、何叶尔氏(何)、安佳氏(胡)、托库尔氏(陶)、伊拉里氏(伊)、额尔克勒氏(鄂)、富察拉氏(富)、付佳氏(付)、扎库里氏(张)、杨吉尔氏(杨)、札斯胡里氏(臧)、果尔去氏(高)、郭尔佳氏(郭)、那拉氏(那)、苏木尔氏(肇)、温都尔氏(温、文)、伊尔根觉罗氏(永)、韩吉尔氏(韩)、英图里氏(英)、永妥里氏(永)、格齐勒氏(葛)、卜占那氏(卜)、贺在尔氏(贺)。

彰武县现有锡伯族姓氏中关姓、何姓人口最多,可谓两大姓。此外有胡、孙、孟、陶、马、李、苗、王、敖、苏、刘、朱、赵等。2010年末,全县锡伯族人口已有1632人,占全县人口0.45%。

    

                          (《彰武故事》编写组)



相关链接:


【彰武故事】渐行渐远的宾图王府


【彰武故事】彰武地区蒙古族探源


【彰武故事】彰武设县始末


【彰武故事】都尔鼻山·都尔鼻城·都尔鼻路


【彰武故事】高山台、烽火台与广宁后屯卫


【彰武故事】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下)


【彰武故事】(五):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


【彰武故事】(四):彰武大地上的第一缕炊烟(上)


【彰武故事】(三)九一八之后日寇铁蹄下的彰武


【彰武故事】彰武境内的柳条边与彰武台边门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彰武宣传 征稿启事

为展示彰武形象,发布权威信息,传播彰武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武宣传微信公众平台现向社会征集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彰武美丽景色照片、彰武历史故事、老照片、原创的字画、歌曲、诗歌、朗诵作品、彰武好人好事、百姓关心的话题、身边的有趣事等等,稿件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

投稿方式:1、将稿件整理打包后添加附件发送至534637464@qq.com电子邮箱,请标明微信投稿。2、在微信平台对话界面直接发送稿件。我们期待您的大作哦!

更多推荐: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