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声告白-用正确的方式相爱

2016-12-08 深小北 小北情感说


主播/倾听自然




01



21点四十分,我合上《无声告白》这本书,泪流满面。


今年总是逼迫自己看一些比较枯燥“难看”的书,譬如《怪诞行为学》,《人类简史》,《全球通史》,《乌合之众》等,这些书总是需要很久才能看完,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为了在计划内读完,我选择边走边小声读,这个方法很管用,枯燥的文字也能够引人入胜。但随着口干舌燥,总无法持续太长时间。这让我挫败,怀疑阅读出现了障碍。想想以前,一个晚上能看一本书,图书馆窝一天除去中午吃饭的时间可以看完两本。现在一个星期难以读完一本,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也许我需要看看小说类调剂一下,检验阅读是否真的出现障碍。当我从书架上拿出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拆开包装纸,打开书快速的翻一遍,顿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一天读完,毫无压力!


四个小时后,合书!就是这样的节奏,我喜欢这种在计划内的感觉。





02



《无声告白》以一个16岁少女突然失踪死亡为开场白,带出她父母的故事。她的父亲詹姆斯是移民二代,在加州出生。1907年是旧金山多灾多难的一年,先是一场大地震,继而一场大火烧掉了许多房屋,包括移民局大楼,档案全部烧毁,入籍和出入境记录全部灰飞烟灭。很多中国人借这个机会跑到移民局胡乱填写儿子名额将中国的亲戚接到了美国。詹姆斯的父母怀着对自由,平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邻居假儿子的身份来到了这片鼓吹:“人人生而平等”的土地上。通过老乡的推荐,进入了美国劳埃德学院工作。母亲在食堂工作,父亲负责学校的清洁打扫。劳埃德学院喜欢聘用中国人,因为他们安静勤劳。为此学校抛出一个诱人的福利:只要被聘用,孩子就可以考取劳埃德学院,免费读书。在那个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70年代,白人并没真的想给东方工人的小孩提供免费的读书机会。试卷出得远远高出孩童能够应付的范畴,但詹姆斯不一样,贫苦的家庭没有其他消遣,只能读书,小小的詹姆斯阅览了大量父亲从图书馆弄回来的打折书籍,于是那些对其他小孩难以应付的题目,他轻松答卷,顺利被劳埃德学院录取,并一路学霸到哈佛。


然而,优秀并没有改变詹姆斯的窘境,他是劳埃德学院唯一的东方面孔,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走到哪都被人指指点点。她的母亲因为勤俭把食堂剩饭带回家,被厨房其他工作人员嘲笑,詹姆斯到了哈佛,仍然是异类,没有朋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完全的融入环境,与每一个美国人没什么不同,他终其一生都在努力适应融入白人社会。





03



母亲玛丽琳是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她的母亲是一位家政教授,希望她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嫁给一个哈佛毕业生。玛丽琳从小就优秀,她不愿意像母亲那样平庸,整天围着厨房转,她要与众不同。有追求又极其努力的玛丽琳也进入了哈佛。


在哈佛,以试讲教授身份出现的詹姆斯和学生身份的玛丽琳相遇了。


那是詹姆斯的第一堂课,和每一次一样,他瘦削的身材,东方面孔,黑色头发都让白人学生难以接受,大家对他并不尊重,教室走得只剩9个人。玛丽琳却觉得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男子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课后,玛丽琳走到詹姆斯的办公室想替班上无礼的同学道歉,话未说完却吻了上去,而詹姆斯也热烈的回吻了玛丽琳,仿佛这个吻本来就是他发起的一样。


一个被白人歧视的黄种人,居然被白人姑娘爱上了,这对詹姆斯来说是一个奇迹,是恩赐,是改变他命运的重要契机。毫无悬念,她们恋爱了。哈佛校方也传来消息:因为詹姆斯的毕业学分是班上最高的,学校有意留他在校任教授一职。似乎一切都将改变,詹姆斯即将要完全融入了这个“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愉快。优秀的黄种人终究逃不过种族歧视,留校机会被另一个白人取而代之。哈佛最高学分毕业的詹姆斯被寒酸的米德武德学院录取。玛丽琳怀孕,故事的走向令人猝不及防。





04



两人决定结婚。玛丽琳向学校请了无限期的长假。医学院被婚礼取代,梦想被孩子取代。波士顿被俄亥俄州取代,哈佛被米德伍德取代。两人搬到偏远的俄侅俄小镇,结婚当天玛丽琳的母亲一遍遍的对女儿说:“这样不对,这样不对,你们以后怎么生活?想过孩子的将来吗?”玛丽琳没有接受母亲的劝说,她激烈的反抗,伤害了母女感情。义无反顾的与詹姆斯在当地法院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她的婚礼是母女两最后一次见面。


异族通婚的两个人在俄亥俄小镇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婚后玛丽琳成为詹姆斯教授.李太太。她的梦想随着婚礼孩子的到来死死的封锁进心底。追求与众不同的她过上了她一直鄙视的母亲的生活状态:每天围着厨房和孩子打转。梦想离她远不可及。每到夜深人静,现实的不满与内心的不甘强烈的撞击着她的心房。那是丈夫和孩子不能理解,与外人不能谈及的孤独心声。





05



玛丽琳当初计划离开八年,再重新回到校园,拾起书本,完成她当医生的梦想。然而,八年时间到了,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五岁,一个大一点,都需要照顾,她无法离开!此时老家传来母亲去世的消息,至婚礼结束后母女俩八年没有见面也没有任何联系。她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被弃的母亲独自抚养玛丽琳成人,从小在她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期望,以她为骄傲,可玛丽琳的选择断了她所有的希望。


玛丽琳独自回到家乡清理母亲的遗物,看着冷冷清清的房间回想母亲这一生:“丈夫躺在别的女人床上,女儿断了往来,孤老终生。”唯一留有气息,证明她存在过的是她放在厨房每天研究的烹饪书,太可悲,太可怜。她现在的生活与母亲又有何不同?她不愿意这样!她不要这样的人生!清理完遗物,她连夜赶回俄亥俄的小家,这布满孤独清冷的小房间,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她一刻都不想停留,回程的路上大雨滂沱,就像她此时的心,她的眼泪,歇斯底里。


她想起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医生。而今却被困在俄亥俄小镇,围着厨房,丈夫,孩子打转,这不应该是她的人生,她在自己家的厨房里流着眼泪,摸着母亲生前最爱的烹饪书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要压抑自己了,我不要死后只有厨房的厨具证明我活过。第二天早上送完孩子上学玛丽琳开车离开了家,离开了俄亥俄小镇,走上了拾梦之路。





06


玛丽琳就这样消失了,没有任何征兆,未留下只言片语。当詹姆斯下班回来看到两个孩子坐在门前的阶梯上两眼空洞的呢喃:“她走了!”这个家庭从这时候起一路滑向悲伤的沼泽。


继承了妈妈蓝眼睛爸爸黑头发的莉迪亚最得父母喜爱。母亲的离开让她认为一定是自己不乖不惹人爱,才让母亲生气离开家。她暗自许诺:只要妈妈回来,她一定不违背母亲每一个期望,心愿。半年后玛丽琳因为再度怀孕晕倒在街上被接回家。这个家看起来失而复得,实则有了质的变化。莉迪亚刻意的迎合讨好,永远对妈妈说:“是的,是的,好的,好的。”玛丽琳则笃定的认为二女儿具有学医的天赋,一定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医生。


他们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妈妈希望她成为一名医生,爸爸希望她成为学校的社交达人,成为他的骄傲。莉迪亚背负着父母的宠爱与希望亦步亦趋,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在父母的忽略下成为家里的隐形人,父亲詹姆斯在害怕失去白人妻子中越发自卑,脆弱,敏感。失衡的一家人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各自沦陷。





07



直到内斯考上哈佛,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家远行,他在这个家里从未得到爱和关注,也不想再和这个家有任何过多的联系。莉迪亚意外死亡。父母相互指责厮杀,詹姆斯出轨,汉娜像条被弃的小狗躲在角落里,这个家庭走向解体的边缘。


一切都濒临破碎!仿佛一切都无法挽回。


故事的结尾,在大家一点点抽丝剥茧分析,回忆和思考莉迪亚死亡的过程中,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经历了灵魂深处的挣扎,苦痛与洗礼。从撕裂,决裂,到重新糅合,这个异种通婚的家庭走过生死,重新燃起生命的爱火。但谁也不会忘记莉迪亚,那个为父母梦想而活,被父母被自己逼死的优秀少女。


这本书是悲伤的,也是深刻的。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内敛沉稳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一点点讲述了詹姆斯一家人各自的无声告白,揭示了婚姻生活的各种硬伤,引发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每一步的选择,面对错误,缝补破碎的勇气。





08



关于选择婚姻的对象:也许詹姆斯和玛丽琳从一开始就错了,白人姑娘不应该爱上黄种青年,就像玛丽琳母亲说的:“你应该找一个与你更像的人。因为她们对爱情的炙热义无反顾的选择对方,生出了混血的子女,混血子女又继承了父母的命运,被人当成异类,活在被歧视的阴影里,永远不合群,永远无法合群。他们的不合适源自于种族歧视,即黄种人高攀了白种人。放到现在就好比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被指高攀的一方在婚姻里始终被另一方家族看不起,出生的孩子也在家族里低人一等。或许我们在选择婚姻对象这个问题上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看远一点,看深一点,不因热血冲昏头脑。


对待梦想的态度:玛丽琳因为爱情,婚姻,孩子早早的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她以为余生太长有的是时间重新捡起梦想,未曾想婚姻是一条不归路,选择了家庭就得牺牲梦想。如果她不早早的放弃学业,再等一等,等到毕业拿到学位证书,她的梦想也不会远不可及。生活中玛丽琳这样的女孩并不在少数,因为失恋退学,一腔热血放弃学业与爱情远走高飞,青春懵懂的女生总觉得自己那一刻的选择是对的,是无比深情或无比热烈的。仿佛为爱不顾一切,为爱殉葬,才是爱情该有的模样。可是,亲爱的,余生那么长,优秀的人那么多,急什么呢?慢慢来,待一切更成熟,更稳定,为时不晚。





09



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多了总难以完全平衡吧?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总有特别喜欢的那一个。身为父母,不说绝对的平衡,但求别失衡得太明显。孩子脆弱敏感,对爱的渴望强烈细微,偏爱的结果是:每一个孩子内心都装着伤。从我们选择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肩上就有了责任和使命,任何情况,我们都没有资格和理由抛弃孩子,独自前行。梦想再大,大不过孩子失去妈妈。孩子虽来自母体却是独立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的梦想,人生。父母不应该将自己未完的梦压在孩子身上,正确爱孩子的方式应该是竭尽全力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孩子完成她的梦想。


家庭氛围:氛围不好源之于沟通太少。父母不沟通,也不允许孩子发声。任何事情从来不会摆到台面上来讲,各自闷在心里,揣测,发酵,长期以往整个家庭氛围阴郁压抑,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脆弱。一个家庭越透明越开放越敞亮。


对待出轨:我们常常说出轨就离婚,包括我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但书中玛丽琳原谅了詹姆斯的出轨行为,作为读者我理解她的做法.詹姆斯深深的爱着玛丽琳,他的出轨是偶然也是必然。当一个家庭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我们也要原谅他人在这一特殊时期犯下的错误。毕竟,错误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既然大家都有责任,就让我们共同来承担,共同来面对,共同告别。因为爱,让我们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10



错误会留下悲伤,让相爱的人相互伤害,我们能做的不是沉沦悲伤,而是面对它,纠正它,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爱人,学会适当说“不!”当我们历经悲伤和磨难,如果,还有心,就不怕重新认识和接纳对方,爱未亡,一切都还不算晚。


这是我第一次写读书心得和感悟,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最后,借用伍绮诗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主播:倾听自然,喧嚣人性里,相信美好文字可以治愈心灵的人。拥有游走在网络世界里细细聆听陌生却温暖的心情,相信积极的行动力可以改变人生,坚定的微笑可以让朋友拥有更多生活力量。微信:1469953923   公众号:倾听自然(id:cnqingtingziran)


一个用文字抒写生活的人,不煽情,不矫情,理性而客观,愿我的文字能够引发你的思考产生共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