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季冬三九至,新岁辞旧来 | 郑福田:词说小寒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季冬三九至,新岁辞旧来。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来了。

今夜,小萱与您分享郑福田的《词说小寒》,让我们一起围炉夜话,驱散寒冷!


《暗香·小寒》

雪梅高洁。

便山陬水曲,一般风骨。

老雁行藏,看惯江河眼无物。

灵鹊先知气至,筑新巢,直陈欢悦。

是山茶,不耐吾乡,也与水仙别。


发越。雉鸣觖。

叹路途间关,伴侣纠结。

老农意切。

终岁忙忙未稍歇。

犹记时当腊八,粥熬就、香甜殊绝。

百福斋、贫夥宴,即心即佛。





小寒正名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交小寒节气。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与小暑、大暑等一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期间,进入三九天气,大地多时积蓄的热量已经耗散到低值。“冷在三九”这句话,在我国北部,此时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小寒三候


初候是雁北乡。

《礼记•月令》孔颖达疏曰:“雁北乡有早有晚,早者则此月北乡,晚者二月乃北乡,故《易》说云:‘二月惊蛰,候雁北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雁北乡”说:“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更有说者曰:“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候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此说亦有大雁先行为先导,小雁雁子后来随之之意。

小寒二候是鹊始巢。

《礼记•月令》孔颖达疏曰:“‘鹊始巢’者,此据晚者,若早者十一月始巢,故《诗纬•推度灾》云:‘复之日鹊始巢’是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鹊始巢”说:“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亦有人说“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这些是传统认识,我们觉得应该体会当时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有关的局限。想来,喜鹊始整其巢穴,当是既为御寒,亦为有感于阳气,同时,恐怕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是因为天寒枝枯,易于找到筑巢的建筑材料。

小寒三候是雉雊。

《礼记•月令》郑玄注云:“雊,雉鸣也。《诗》云:‘雉之朝雊,尚求其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雉雊”说:“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现在,我们认为,雉于此时鸣叫,一是寻找同伴,二是寻找食物,三是天寒地冻,恐怕这鸟儿也是生计日蹙了吧。至于说感于阳而后有声,雌雄同鸣,相亲相敬,则是理想化、人格化的判断,在说者,可能有一定的根据,在当时,也可起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





小寒花信


小寒花信一候是梅花。

梅花是中国名花之一,有人把它列为十大名花之首,称赞它凌寒开放,冰心玉质,秀雅不凡,饶具古香,报春而不争春,具有傲雪迎霜、坚韧不拔、卓然特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非一般凡花可望其项背。

我在《吟和快意》一书中曾说:“花之种类繁多,其著者若梅、兰、菊、桃、李、牡丹之属,皆于文化传统中有象征义。如谢燮咏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即是。时代清平,爱花惜花赏花者,纷如其多。此亦社会发展、生活安定、民生富裕、文化昌明之效。要须知其意义,不作从众之玩。”

古往今来咏梅者甚多,个人觉得仍以毛泽东主席和宋人陆游两位的咏梅词为上乘,虽然毛泽东主席明言他的咏梅词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但这反其意,恰恰使得两首词写出了梅花的两方面不同的但又同样难得的特质。

陆游的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的是梅花不事繁华,寂寞无主而开,且经风历雨,遭妒于群芳。然而其初香不改,即使零落成泥或被碾作尘埃,香气依然如故。这让我们想起鲁迅写莲蓬的名句“好向莲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想起王安石写杏花的名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想起郑思肖写菊花的名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感到这些花都能抱香枝头,守其芳芬,经历艰难,卓尔不群。

毛泽东主席写梅花的词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词中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襟怀之轩举开阔,气度之从容潇洒,自然比陆游等人高出很多。他写梅花凌寒开放,俏丽天然,只为报春,春来而不自以为功,只是融入到大好绚烂春色之中。这是领袖之词自然具有的乐观洒脱、宏伟朗丽气象。

我也写过一些有关梅花的词,虽只是未入流品之作,但也写出了我爱梅之情。录三首于此。其一是《江神子•梅枝》:

“闲来摹写肖神形。爱轻盈。耀窗棂。峭壁石罅,终是太伶仃。消息春来春不老,春泥软,百花生。”

其二是《离亭燕•三清图》:

“谁写三清图谱。天外瑞云延伫。抱石拗枝方烂漫,便与竹虚相语。一任度春秋,一任春秋甘苦。识得人生逆旅。颠倒暮秦朝楚。休道此身非我有,有我壮心空许。一笑且当风,一笑恩殊尔汝。”

其三是《风入松•题友人对雪折梅图》:

“玉龙三百肆边城。时节正三更。小炉炭火温柔处,送风是,破扇多情。四壁原无所有,微光一盏寒灯。儿童折取看娉婷。梅蕊正星星。通身便觉佳气满,况唇边,大叶茶清。诗写东坡好句,由他笔墨斜横。”

词人、领袖之词,高处不可及。我的词,放在这里,写的只如同井中所见,岂但一个俗字而已。

小寒花信二候是山茶花。

俞樾花神系谱说十一月司花男神是山茶花--汤若士,司花女神是山茶花--杨太真。民间长期以来以花名作为月份的代表,虽有不同版本,但多以山茶代指十一月。基于此,我们原来想在前面的冬至花事里介绍山茶花。后来还是决定按照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次序放在这里来介绍。

山茶花是中国传统观赏花卉,在“十大名花”之列,是世界名贵花木。山茶花原产于中国东部,碗形花瓣,有单瓣有重瓣,单瓣系原始花种,重瓣的花瓣可多达60片。该花颜色多样,有红、紫、白、黄者,亦有呈彩色斑纹者,且其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都有开放,1~3月份是其盛花期。陈继儒《致富奇书》卷二花部在“栽花总录”和“物性土性异同”之后,所讲述的第一种花就是山茶花,他说山茶花“有宝珠、杨妃、玛瑙各种。喜燥,冬春之间皆可移栽。二月接,以单叶接千叶,则花盛而树久,不宜粪。今人家园圃所植,多单叶,深红花中有黄心者,即宝珠茶,已自难得,白者未之见也。”

今人有说山茶花是“花中娇客”者,言其四季常青,冬春之际开红、粉、白花,花朵宛如牡丹,当然这是在南方室外才有,在北方,则需要在室内或温室中方能见到。

小寒花信三候是水仙。

水仙有凌波仙子之称,也是中国传统名花。此花是冬季观赏花卉,可盆栽,亦可以水泡养。据说漳州水仙以鳞茎大、形态美、花朵多、馥郁芳香,最负盛名。陈继儒说水仙曰:“水仙有凌波之名,俗呼为金盏银台,单瓣者佳”“黄山谷诗云:‘何时持上紫宸殿,乞与宫梅尤等差。’其见重如此。凡花忌水咸,惟梅花、水仙,插瓶用盐无妨。《便民图纂》曰:‘六月不在土,七月不在房。栽向东篱下,寒花朵朵香。’”

我前些年也有一首《归自谣》:

“粘地絮。去岁送花曾满路。记得一天云雾。低眉无好句。情绪早分吴楚。问花谁与度。却道不如归去。恨凌波步武”,是咏唱水仙的。





小寒农事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刮着西北风,且不时受到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温波动很大,除南方要适时给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华南地区做好防寒防冻、兴修水利、积肥造肥等事项外,其他地区农事活动不多。现在北方有了温室大棚,自然也就多了一些关照料理栽培剪伐的工作。

在内蒙古,小寒天气已经甚冷,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农谚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一般说来,大寒冷于小寒,但是,也有农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因为腊月初七、初八基本在小寒节气内,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俩仨”“腊七腊八,冻死寒鸦”。通辽的同志讲,依据近三十年气象统计数据,通辽地区有70%以上的年份小寒要冷于大寒。

据内蒙古专家介绍,小寒期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0℃左右,较温暖的巴彦淖尔市河套一带和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平均气温也在-15~-20℃之间,最冷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偏北地区,平均气温则降到了-25~-30℃。到了“三九“期间,阴山以北最低气温可低于-35℃,大兴安岭林区最低气温可达-45℃左右,呼伦贝尔市的根河到图里河一带还曾出现过-58℃的最低气温,堪称我国的冷极。

在小寒时节,内蒙古部分农区有三九磙地的做法,用以保墒,以利来春耕作。此时,要注意牲畜防寒和温室大棚管理,畜禽要加料饲养,果树要适时修剪。





小寒礼俗


小寒正值腊月。所以相应的礼俗较多。比如腊八就是民间的重要节日。

腊八来源于佛教,佛教说这天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所以僧俗人等都煮腊八粥,还要腌制腊八蒜。旧时,腊八粥还有施贫济困的意义。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说腊八日“早食腊粥,合五谷五果为甜粥,五谷五菜为咸粥,皆云‘腊八粥’,又名‘五味粥’,却寒辟瘟,以之施贫,曰‘百福斋’”。

同书记载蜡祭风俗曰:“蜡祭,报先农,献谷果肴菜,以告成功,俗以纸画百神焚之,谓之‘纸马’,亦索而享之也;田家八腊,以先农为主坛,左右配祀者:一曰司啬,二曰农夫,三曰百种,四曰邮表啜,五曰猫虎,六曰防,七曰水庸,八曰蝗。”可见这祭祀,是充满对天地先农的感戴、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平安农事的祝祷。

接着,该书记载了“搭贫夥”的风俗:“合乡邻享馂余,醵酒敛肴,共为一席,曰‘平和宴’,俗云‘搭贫夥’。”我们《暗香·小寒》写此曰:“犹记时当腊八,粥熬就、香甜殊绝。百福斋、贫夥宴,即心即佛。”

《节序同风录》还记载了诸多礼俗,有的很有意思。

比如我们现在说企业的“年薪”,指的是一年的货币收入,而在此书中记“年薪”曰:“折薪束柴,委于隙地,谓之‘年薪’”。

现在儿童玩的溜冰车和“打嘎儿”游戏,在此书中均作为腊八节俗加以记载。

溜冰车不仅儿童,大人也一样参与:“临溪处,携酒具,铺氍毺,为冰上游,以木为床,曰‘凌床’,又曰‘冰车’,一人着牛皮靴,于冰上拽之”。

至于“打嘎儿”,当时虽不叫此名,但所记玩法用具与现在几无二致:“小儿打棒杖,其棒以木为之,长四寸,锐其两端,安地上,以板一片如履底,击其端,跳起连击,皆中为胜,一名‘拔拔’,又曰‘橄榄’,即古之击壤,俗名‘打腊儿’,又名‘打梭’。”以前我认为“打嘎儿”这个叫法可能是相声词,相其击打之声嘎嘎作响,这书中说俗名“打腊儿”,是不是语流音转成了“打嘎儿”?也可能“嘎儿”是形容棒杖之形,俗语今亦有“嘎儿两头尖”的说法。

农村现在生活富裕安定,小寒时节已经有开始杀年猪、准备过旧新年的人家了。而在电动加工机器没有普遍使用之前,小寒时节碾米磨面的人家多起来,有时要互相借用牲畜,有时要提前占住碾子。农村人讲信用,只要你把一把笤帚或者什么家用物事放在碾盘上,后来的人们就知道有人占住了碾子,然后依次放好一件东西做表记,先来后到,遵规守矩,秩序井然,不会有人插楔抢用。

想到碾子,就想起好多事情,一般加工一点临时用的小量的米面,不用畜力,人自己推动碾子就可以了,我们把这种推碾子的方式叫“抱棍”,就是人抱着碾棍推动。这时,周围的孩子们会来帮忙,人缘越好,帮忙的孩子越多,其情景令人感动。如果加工的东西多,就要用驴马等牲口来拉碾子。牲口拉碾子,一定要戴上“捂眼”和“箍嘴”。戴上“捂眼”,牲口尽管是围着不大的碾盘转圈,也会一直走下去。戴上“箍嘴”,就防止了牲口闻到香味儿上碾盘上偷嘴。这两种用具,又让牲口拉碾子,又让它没法儿偷嘴吃,有点像“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我曾看一部很有意思的电视剧,剧情和演员都不错,就是到了用牲口拉碾子磨面情节时,不懂得给它戴上“捂眼”,牲口不肯走,于是一个演员在前面拉着牲口,几个人在旁边又吼又忙乱,而剧情也随着有意思起来,居然让这牲口当场倒地,口吐白沫,累死了。

农村生活,看起来土气简单,但其中道理路数和窍门亦颇实用甚至深奥,庄稼人的智慧,千百年来形成,看似无太多新意,然而,一旦违背了,就要受到惩戒,牲口拉个碾子都弄不好,累死牲口忙煞人。由此可见,农村诸事岂容小觑!


END

来源: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作者郑福田系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主委

更多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