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叶圣陶:无法忘却的纪念

民进网 2023-04-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叶圣陶研究中心 Author 周民森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民进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民进中央代主席、主席,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2月16日,是叶圣陶先生逝世35周年纪念日。叶圣陶在教育和文学上的成就,至今滋养着国人。今天,让我们跟随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主任周民森的文字,一起缅怀民进前辈的思想精神和道德风范——





无法忘却的纪念

周民森


今年2月16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逝世35周年的忌日,我无法忘却这位新中国文化教育巨匠。虽然我没有见过叶圣陶,但先生的思想精神一直是我前行的力量源泉。我是个幸运者,不仅从叶圣陶作品中学习到了先生的道德文章和家国情怀,更多的是在与先生的儿女和孙辈们的长期交往中深刻感悟到了先生的思想精神。

从左到右依次为叶小沫(叶圣陶孙女)、姚兀贞(叶圣陶长孙媳妇)、叶永和(叶圣陶孙子)和作者周民森。

叶圣陶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孙子叶永和是我的挚友。他们曾告诉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爷爷叶圣陶明确表态:“我有了工资收入了,稿费收入一律不要”。那年代出版叶圣陶文章,叶圣陶从来不要稿费。改革开放后,江苏教育出版社要出版五卷本的《叶圣陶文集》,老人家坚决不同意出版。他们的父亲叶至善善解人意,猜中了爷爷叶圣陶的心思,建议他用稿费设立“编辑者之家”,叶圣陶就这样同意了。

叶永和还动情地告诉我,“爷爷叶圣陶到了晚年,把一生积攒到的四万多元一一分配,儿女辈和孙辈继承一部分,留作丧事花销一部分,余下一万多元捐赠给甪直中心小学。”1988年12月8日,家人把爷爷叶圣陶的骨灰送到甪直安葬时,叶永和把爷爷最后的现金遗产,1000多张10元面额的人民币背到了甪直,由他父亲叶至善捐赠给了甪直小学。当年我是甪直中心小学老师,我也知道学校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设立了“叶圣陶奖学金”,奖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叶圣陶先生写给人教社杨定远的亲笔信


据《出版史料》2008第四期《伉俪情笃》一文介绍,作者史晓风曾任叶圣陶的秘书,珍藏着一封叶圣陶先生1953年4月6日写给人教社杨定远的亲笔信。叶圣陶先生的爱妻胡墨林身患癌症,于1953年3月住院动手术。“胡墨林的薪水,三月份已经不应该拿了,昨天又送来四月份的。她身体还得医治休息,如果继续送薪水,倒有了心理上的负担……原款送还,请转交销账为盼。如果不便销退,请交于工会作为捐款。五月份无论如何不要再送了。”读罢叶圣陶的书信,怎不让人心酸不已。正如当年杨定远对史晓风所说:“对叶老,不管人们怎么评价,他的清廉和公私分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16年,在甪直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我和叶小沫、叶永和姐弟俩发起成立了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搜集叶圣陶与甪直的史料,宣讲叶圣陶的思想精神。近几年里,我走访了叶圣陶先生1977年自费重访甪直时的陪同人员。时隔40多年,李翊华、薛明、罗世杰、王新等老同志,回忆起陪同经历,个个热泪满面。

那年,叶圣陶由长媳夏满子、长孙媳姚兀贞陪同南下,先到南京与小儿子叶至诚会面,然后到无锡、苏州。无锡锡剧团的薛明是叶至诚的学生,苏州教育局的罗世杰是叶至诚的朋友。当时,甪直到苏州古城只有水路轮船,单程近四个小时,每天航班往返一趟。罗世杰老师告诉我,叶圣陶了解甪直的交通现状,再三叮嘱陪同人员不能惊动领导,不可以“扰民”,也就是不要坐轮船,以防耽误其他乘客。陪同者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脾气,说话、做事最讲认真,大家就按照叶圣陶先生说的去办。5月16日那天,叶圣陶一行乘坐租来的“机帆船”重游甪直。罗世杰还告诉我,当年叶圣陶及家人住在南林饭店的3号楼,领导交代他费用让文教局支付。结果,叶圣陶临走时吩咐家人付清了南林饭店的住宿费和餐饮费。罗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老泪纵横地说:“叶圣陶是我这辈子最敬佩的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作者周民森与罗世杰的合影

薛明老师也向我介绍,那天中午甪直镇将叶圣陶先生当作久别归来的亲人,拿出水乡佳肴款待他。叶圣陶先生回到苏州南林饭店突然问话:“中饭的饭费付了吗?”孙媳妇回答按规定付了钱和粮票。叶圣陶先生严厉地责问:“这么好的菜,怎么只付这么一点钱?”大家回答说:“甪直公社不肯多收。”叶圣陶先生严厉地说:“唉,你们形式上付了饭费,分明在揩公社的油,把我的脸面都丢尽了!”直到第二天,老人家的气还没消,连参观光福司徒庙的活动都想取消!薛明老师回忆起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叶圣陶先生家境清贫,“无半亩田一间屋,又无数十金之储蓄”,直到1935年才用他多年笔耕的收入购买了位于苏州古城滚绣坊青石弄5号的一座庭院。据叶圣陶的儿孙们回忆,老人家每次回到苏州,都入住南林饭店,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从来没有与陪同的家人提及一墙之隔自己修建的家院。后来才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被安排住进了北京东四八条71号四合院内,他就把苏州自家房屋的产权证转交给了苏州市政府。1985年12月,时任苏州市作协主席陆文夫上北京拜访叶圣陶,想要回被住户占着的叶圣陶故居。先生再次提出捐赠青石弄这座房子,并立了字据:“派什么用场都可以,就是不要空关着,不要布置成故居。”如今,叶圣陶故居早已被陆文夫先生打造成苏州杂志社,传播着苏州的传统文化,想必叶圣陶先生在九泉之下也会觉得“得其所哉”!

叶圣陶先生与妻子胡墨林一生相敬相爱,四十余年的相濡以沫,伉俪情深。我曾在叶小沫、叶永和陪同下去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祭扫胡墨林先生墓。碑文由叶圣陶先生亲笔撰写,额头六个篆字:“我妻胡墨林墓”, 碑文为正楷书写的一首五绝“人情实太好,与我大有缘。一切皆可舍,人情良难捐。”旁边有两行小字:“墨以一九五七年三月二日谢世,先十日为余说此意。呜呼!心系人间,骨归泉壤。用铭其墓,来者鉴之”。叶圣陶先生是典型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他不仅写了很多怀念妻子的诗文,还把妻子的照片放大后挂在卧室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陪伴着自己。他始终遵循胡墨林逝世当天自己在日记里写下的话:“1957年3月2日,永不忘此悲痛之日。”直到他自己逝世的前一年,每逢3月2日,他必定在日记上记着:“墨逝世××年矣”,三十多年从未中断。黄炎培等至交曾劝他续弦,老人家总是一口回绝:“如果我续弦了,那么这个家就不再是现在的家了。”朴素的话语,深蕴着他对爱情的忠贞,对家庭的担当,对晚辈的关爱。从1957年到1988年,叶圣陶以他特有的伤怀和坚贞,责任和担当,“余年独支”了30个春秋。

    

胡墨林先生墓

叶圣陶先生关爱后辈,家教严格,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是以身作则。他不但满足子女身体上的要求,更是能够给子女以教育,饱了他们心灵的饥饿,暖了他们心灵的寒冷,使他们受益终生,成为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花萼》《花萼与三叶》,欣赏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三人读书时期所作的文学习作,想起叶圣陶与孩子们“秉烛夜读”的家庭教育情景,终会感动万分,浮想联翩。

叶圣陶先生离开我们35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品格崇高伟大,他的精神催人奋进。如今,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获评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优秀供给单位”、吴中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气魄,满腔热忱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宣扬叶圣陶思想精神,激励大家像叶圣陶那样做人处事爱家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作于 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END


来源:叶圣陶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