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团结报专版报道2023·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

民进网 2023-09-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编者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遍了黄河流域各省区,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阐明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为黄河保护与治理指明了正确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守护好黄河母亲河。

近年来,民进中央围绕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保护与治理等重大问题,在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中积极建言献策。6月5日,由民进中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2023·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在陕西渭南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全面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加快推动黄河流域发展绿色转型”主题,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团结报》刊发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3·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侧记


《团结报》(2023年6月10日 第5版)


严格取用水管理贯彻黄河保护法

2023年6月5日,2023·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在陕西渭南开幕。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必须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要创新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措施,用好财税杠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

“这对水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核心要义是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陈莹认为,需强化取用水管理基础,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是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缺水问题的治本之策。据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福生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的研究已历时70年,进行了大范围、多方案、多种规模、多种调水方式的比选论证,基本上覆盖了目前社会上研究的各类调水线路方案。”李福生认为,水资源北缺南丰格局没有变,适度调水是可行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工程的基础工作扎实,可先期实施。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万占伟认为,在水资源安全保障方面,要“坚持节水优先、还水于河,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完善流域供水网络,构建‘总量控制、集约高效、格局合理、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同日习近平主席签署第1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贯彻实施好黄河保护法,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具体行动,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黄河水利委员会政策法规局二级巡视员归帆介绍,“我们将黄河保护法宣传列入黄河水利委员会‘八五’普法规划,紧抓‘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关键时间节点集中宣传黄河保护法。”在打造法治宣传平台方面,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辟黄河保护法宣传专栏、专题等,广泛宣传黄河保护法立法实施的重大意义。

加强水土保持布局防治措施

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依旧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水土保持措施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完备,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喻权刚表示,应构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新格局。“水土保持总体思路是充分考虑流域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类型的差异性,针对各区域水土保持基本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模式。”他建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服务支撑“三区一廊道”生态功能定位,按照总体布局和分区防治部署,突出实施“一屏两重三区”的区域防治格局。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黄河水害隐患仍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王飞介绍了“粗沙细化”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创新,“可通过机械粉碎和扰动分选等,把粗颗粒泥沙变细或者把粗细混合淤积物中的细颗粒供给洪水径流。”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肖培青建议,构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新格局,明晰黄河流域空间治理不平衡的重点区域,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建立跨区域淤地坝动态监测和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此外,还要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划定水土流失区的重点水土保持管控区域范围,提出管控区域的水土流失分区精准保护治理方案,建立黄河流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空间管控制度。在加强重大基础科技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要深化土壤侵蚀、水沙变化、水保碳汇等机理研究,完善重力侵蚀、水土流失模型,推进数字孪生黄土高原建设,研发流域分区生态综合治理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淤地坝是主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入黄泥沙的最后一道防线。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显示,黄河流域现有大型淤地坝6265座、中型淤地坝1.05万座、小型淤地坝4.02万座。据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占斌介绍,“骨干坝的建坝高峰期在2000年至2010年,中型坝和小型坝的建坝高峰期在20世纪70年代。”淤地坝拦沙淤地,发挥了上拦下保的关键作用,有机统一了水土流失治理和产业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聚焦生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

绿水是植物根系及所在土壤中储存并以蒸散发(绿水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是沟通陆地、陆生生态系统以及大气的桥梁。绿水循环可促进水、生态、碳汇的协调发展。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研究员钟德钰建议,加强华北西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生态与农牧固碳增汇,“以绿水跨流域循环为依托,因地制宜增加生物碳汇,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要重视气候变化与水安全的互馈关系,促双碳目标达成。”

黄河脆弱生态区植被修复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向自然学习,“师法自然”,协调好植被建设工程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民进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祁伟建议,可依靠自然力量进行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来指导荒漠草原的植被恢复和荒漠化土地修复治理。通过分析判定荒漠草原不同退化演替序列,可确定退化荒漠草原植被恢复的目标参照系,为退化草原植被恢复及近顶极群落构建提供参考。

保护黄河水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维护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红表示,“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渔业资源丰富、生产量高。截至2018年调查发现的鱼类共计9目18科109种,只占1986年的53.06%。目前,北方铜鱼、黄河雅罗鱼、鳗鲡、黄河鲤等珍稀鱼类已难寻其迹或已绝迹。”目前,国家和地方相继建立了黄河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34个,为保护黄河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坐落在兰州的黄河楼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生态贡献。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约为280万公顷,占全国陆域湿地总面积的8%。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卢爱刚表示,黄河流域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变化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近年来,黄河流域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现出退化特征。卢爱刚建议,“在规划中要考虑给予湿地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政策上要鼓励人工湿地的建设。要解决好湿地补水水源、补水线路、补水水量。”在湿地质量稳定健康的前提下,可根据湿地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充分科学论证湿地的开发利用,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游的关中文化,下游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各区域文化在相互影响和渗透中形成更为丰富的“大黄河”文化体系。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江河中心副主任、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黄河组专家田世民认为,“我们要基于黄河治理文化中‘治河与治国’的历史逻辑,阐述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一时代命题。基于黄河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将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END来源:团结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