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好书 | 《秦瘦鸥纪念文集》

民进网 2023-09-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秦瘦鸥纪念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23年出版。作者简介


秦瘦鸥,上海嘉定人,民进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秋海棠》,被誉为“民国第一悲剧” “民国第一言情小说” “民国南方通俗小说的压卷之作”。他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翻译家、被低估的散文作家,并擅长文学批评和古籍整理。

《秦瘦鸥纪念文集》编委会,其成员大都来自上海市嘉定区文旅局和图书馆。主编陶继明,嘉定博物馆原研究部主任,地方志专家,著有《海上绝技:嘉定竹刻艺术》《疁城漫笔》等。

内容简介


《秦瘦鸥纪念文集》共2册,全方位地呈现了这位多面手各方面的成就。其中第一册为“诗文选辑”,收集秦瘦鸥各个时期的诗文56篇,兼顾他的经历、朋友交往和创作谈,偏重于散文和学术随笔,另有两篇旧体诗;第二册为“访谈·怀念”“研究·评论”,收入文友、后辈,以及媒体工作者的文章32篇,以及各家多角度研究秦瘦鸥其人其作的文章共18篇,并有本书主编陶继明先生撰写的“秦瘦鸥生平年表”和“秦瘦鸥作品一览”,便于读者快速了解秦瘦鸥的生平和文学创作、学术成就。

精彩书摘


我的祖父(节选)

几千年来,废历新年所带给人们的总是兴奋和欢乐;但有一年,它却给我带来了一个无比的苦痛——那就是我祖父的亡故。

我祖父是在大年初一的中午去世的,由于这一个重大的变故,不仅当年的新年里,我们一家都给愁云惨雾笼罩着,就是以后的每一年,逢到大年初一,我的精神上也不能再像祖父去世以前那样的愉快了,我往往要在爆仗声和锣鼓声中掉下泪来。

实在因为我祖父所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相信在我的知觉没有完全消失以前,我是永远不会也不能忘记他的。

当我开始懂得人事的时候,我祖父已是一位鬓发皆白的慈祥的老人了,他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生活怎么样,我当然都不知道,仅仅从祖母和母亲的嘴里听到一些,又从他自己和别人来往的书信中间发现一些,知道他确曾为了他自己和那个已没落的大家庭奋斗过一番。

据说我曾祖是一位习武的壮士,曾经走过几十年的镖,用他的血汗积了一些钱,便在朴质的K城里建立了一个家;他有四个儿子,都在他的翼护下,请着先生,在家里研读孔孟之学,并且先后娶妻生子,在一派雍容华贵的大家庭的气氛中生活着。但不久曾祖便故世了,跟着是四房分家,各谋生活;而不幸的是老二老三都爱抽大烟,并且赌得非常地豪,在短短的几年工夫里,不但送掉了他们自己名下的家产,而且还欠下了大批的债,妻孥几乎无法生活,于是老大老四两个便不能不挺身而出,代为料理。结果虽然没有一起被拖下水去,但再要安坐在书房里却已不成了,从此老大便在家里开了一所私塾,老四则被逼投入一所酱园充司账。

我祖父就是这个不幸的老四。

他在那家酱园里所得到的薪水是每月制钱八百文,连年终的花红计算在内,也不会超过二千文;全仗那时候的生活程度非常低,祖父祖母又十分地节俭,他们居然可以用这一些钱,养活了一家,甚至多少还有一些积蓄,使我祖父在从商十余年以后,能够纠集四五同志,另外开设了一家酱园——“公顺昌酱园”。

我祖父不但是公顺昌酱园的创造者,而且还立刻被举荐为第一任总经理,正像华盛顿之于美利坚合众国一样,他的经营这家酱园,更是用了林肯一样的精神,几乎忘了饮食,忘了睡觉,同时他的独生儿子——就是我的父亲——也特地抛弃了举业,随着他一起经营这家酱园。

努力的结果,事业是成功了,一方面公顺昌酱园的买卖日盛一日, 另一方面我家那些险被两位伯祖送掉的薄产也得以保全了;但不幸得很,我父亲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使年过半百的祖父在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体力从此也衰颓了许多。

可是生活不允许他休息,他还得竭力挣扎起来,为着他儿子所遗下的寡妻和两个婴孩操作,像牛马一样地操作。

其时我只有一岁,姊姊也只有七岁。

所以我的得以长大,得以入学受教,得以勉强在社会上立足,委实都是我祖父的力量。记得李密的《陈情表》里有两句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假使我要写起《陈情表》来, 那末上两句完全可以照抄,就是:“臣无祖父,无以有今日”,但底下两句,却就绝对不能再借用,因为我祖父的“余年”,在我能够奉养他以前结束了。这是使我一想起便觉得万分伤心的。

我祖父名锡栋,字季云,所以他替我提的乳名,就是“季孙”两个字。他因为在暮年失去了儿子,对于我当然特别的钟爱,虽然由于店务的忙碌,他几乎是终年住在店里的,但在我不会行走以前,据我母亲说, 他老人家每隔五六天总要特地回来看我一次,逢到我睡熟的时候,他就会站在床前,含着微笑,看我的睡态。及至我七岁以后,自己能够走了, 祖父回家的次数才渐渐减少,而由店里一个名叫阿松的下人,每星期日到我们家里来,把我领到店里去;祖父一看见我总是欢喜得了不得,时常忙里偷闲地带着我出去看戏、听书,或吃东西,万一他自己没有空,那末就由阿松伴着我出去玩。假使逢到下雨,他老人家就会想出各种方法来使我在酱园里面玩,或是教我走到店堂里去,看伙计们做买卖,从来没有一次使我感觉腻烦过。

后来我的年纪渐渐大了,他老人家每礼拜看见我,当然免不掉也要问问我的学业,但问的时候从不疾言厉色,即使我对答得不大好,他也绝不责骂,永远总是劝勉鼓励。

那十四年中,我真是饱受了他老人家的至高无上的父爱的熏沐。你想:我既然是一个人,又怎么能忘记我这一位恩重如山的祖父呢?

END

来源:开明视点微信公众号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