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政协报:一抹书香远 两岸书声琅

民进网 2023-11-24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叶圣陶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23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日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开展。来自两岸暨港澳近40名教育界人士参与活动,考察了三明一中陈景润初中部、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学校等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并围绕此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中小学学科阅读与写作”展开深入座谈交流,通过教育和学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共同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次交流活动为第五次举办,长期以来,中国民主促进会和叶圣陶研究会致力于推动两岸暨港澳地区学者、学术团体的交流交往,形成了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两岸学者共话论坛等特色品牌活动,对推动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什么要阅读?


此次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的主题是中小学学科阅读与写作。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践行全民阅读、倡导好学乐学,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广大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善于发明创造、改革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早在活动筹备之初,民进中央研究室在研究本次活动主题时,将目光投向了中小学的学科阅读与写作。正如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所说,阅读和写作是教育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根本性问题,不只是语文教育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而是整个教育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关于阅读,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中道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等等“金句”。毋庸置疑,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但在当前互联网将大量信息碎片化、娱乐化、简单化的冲击下,不少大人一年都读不了几本书的情况下,孩子们如何走进阅读?或者说,阅读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小学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首要问题。

“阅读的动力首先是兴趣,其次是任务,最后是习惯。”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会让人有所坚持,而最终形成的习惯则能使人受益终身,“从书中你学到了新知,增长了见识,这是见天地;透过命运看人性,产生悲悯之心,大爱之情,这是见众生;最终在书中读出自己,电光石火、心有灵犀,这就是见自己,这就是阅读的境界。”

有人说,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逢。因为阅读,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教育界代表们同样实现了相逢,而大家对于阅读的体会更是在“相逢”中互相启迪。

“节奏明快的生活形式和数字化科技化的社会里,青少年尚未能建构成熟的思维模式,不断接受影像式资讯,被强行灌输大量片段知识,具有再生力的大脑神经元也逐渐程式化,这样的现象不仅让许多青少年失去阅读的兴趣,更对写作望而生畏。”台湾新北市重阳小学原主任陈秀芳坦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小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来自北京的特级教师连中国借助《老人与海》分享了他的阅读感悟,“很多当代人对名著都是敬而远之,对整本书的阅读也大多‘翻翻’而已。其实对于孩子,更应该去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才能将自我体验与书中内容高度融合,让人与书建立起内在的生命关联。”在连中国看来,我们在碎片的阅读中获得的短暂感应会转瞬即逝,但整本书留给内心的启迪将伴随一生。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校长叶瑞碧也是推动中学生深入阅读的倡导者,她认为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是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家庭需要家长改变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通过父母的示范和鼓励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学校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并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社会则需要发挥社会环境政策法规服务创新的作用,助力中学生走进深入阅读的行列,激活他们身上的阅读力量。”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石,在资讯科技发达的时代,通过阅读自学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传授课本的知识,必须成为媒介,提供各种方法协助学生建立与阅读媒材之间的连接。”台湾屏东学者杜钟佳芳在台湾有11年的科学课程教学经验,在她看来,如果能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即便借助媒介也不是不可以。

无论这个世界上的语言有多少种,阅读都是共同的选择,因为阅读的尽头有着人类文明最丰美的精神土壤。

从阅读到学科阅读


参加2023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的学者在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学校参观。

自古以来,阅读都是学习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欧阳修才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如今,随着国际交流以及技术创新进步,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瞬息万千,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早已不再只是文科的事情,而是拓展到每一门课程包括理工科。而从学科课程出发的阅读,就是学科阅读。

“这次来大陆,我发现大陆学校的软硬件进步很快。”台湾新北市邓公小学原校长张荣辉印象深刻的是,在三明的小学里“转角遇到书”,每个角落都有阅读的氛围,并且把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是值得在观摩交流中学习的经验。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对数理化等学科的阅读意识是缺失的,不仅是学生,教师和父母也是缺失的,科学也是哲学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要丰富对学科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福建师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冯文俊认为,学科阅读不是单纯的认知知识的过程,而是将自我认识结构化的行为,学科阅读也不是单一学科知识汇总,而是从人类文化的层面去认识单一学科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阅读与学习中实现学科贯通,在知识的整合中发展创造力,培育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

澳门广大中学校长陈建邦介绍了澳门中小学学生的学科阅读情况,重点提出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的阅读兴趣、能力与习惯,孩子们过重的学业负担也占据了他们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要推动中小学生的学科阅读,需通过建立学科阅读的整体性教学体系、加强学科阅读的训练、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及加强家庭阅读氛围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

要知道学科阅读不同于人文阅读,如何让孩子们对学科阅读感兴趣是重中之重。张荣辉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

“数字时代,一位有阅读素养的读者,应该是乐于学习,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他能检索文本,取得资讯及判读资讯,以解决一切面对的问题。”张荣辉认为,学科阅读更多培养的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多变的社会情境中具有足够的能力,运用不同领域的文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学生必须培养对多元文本的觉察度、敏锐度,懂得在不同情境中正确判断“用什么文本”,以及“如何运用文本”来解决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去阅读就是兴趣所在。

北京市第九中学原校长林乐光提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指导性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前者应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行为,后者则更加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业余生活之中。林乐光介绍的阅读方法更加具体,在培养自主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并能边读边记录和批注,从而达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收获。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你认为接下来要怎么做?针对具体学习,台湾辅仁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兼任讲师柯明忠介绍了“焦点讨论法”常用的四种提问类型,他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可以应用在学科阅读上。

“焦点讨论法是一种思考流程。从具体感官出发,首先提出较为客观的问题,进而唤醒感性思维,思考更多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素养。而阅读素养的核心能力基础就是阅读理解,学生能整合知识,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高层次的思辨技巧和整合性的思考与沟通,进而建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柯明忠表示,这些目标会在阅读与讨论中逐渐达成。

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


在交流活动中,与会代表就教育话题积极互动。

如果说阅读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二者本身相辅相成。《春秋谷梁传》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对学习的检测。“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向别人讲授”或者“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而写作既是用文字“向别人讲授”,也是“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曾就“什么是21世纪最重要的生存技能”问题,请教了来自教育界、企业界、政府部门、社会学等领域的55位杰出专家,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写作能力”。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

“事实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或多或少有着简短文本流行、表达能力欠缺、技术化写作依赖以及学习课程设置的限制等问题。”来自海南华侨中学的林钰认为,这也是信息化的今天,中小学生写作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如何去打破掣肘,各个学校也都在进行着自我实践与努力,“比如我校就开设了阅读写作课,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课表,举办阅读写作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林钰说。

澳门培正中学的高锦辉发现,在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活动中缺少写作迁移训练活动,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联性比较小,通常是单独开展阅读活动或者写作活动而忽视了阅读向写作过渡的迁移训练。而缺乏对于文本知识的多层面多角度解读,这样不仅无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无法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澳门培正中学提出了‘输出导向输入’的读写教学策略,以进行课程改革。”高锦辉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是实际操作或立即应用的自主式学习,而不是只有聆听或阅读的被动式学习。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在2018年阅读素养测试中,澳门培正的成绩明显高于澳门平均水平。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福建省闽侯县祥谦江中小学就是牢牢抓住课堂上的“小练笔”,最后走出一条“小练笔”见“大语文”的读写之路。

在祥谦江中小学的蔡朝阳看来,有效的课堂小练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感悟与深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能够对教材文章进行再开发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训练点,把握读写结合的契机,巧妙地运用小练笔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提高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蔡朝阳表示。

跳出课堂,江苏苏州市吴江经开区长安实验小学副校长管建刚阐述了“儿童的写作”和“成人的写作”的区别。他表示,“儿童的写作”的关键词不是“写作”,而是“儿童”。不理解儿童世界,总是以成人的想法、需求评判儿童,是导致孩子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缺位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写作。在他看来,从成人立场出发的儿童写作,是披着儿童外衣的另一种成人写作,即成人借助儿童的笔,写出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他认为,儿童的写作,应是其内在的生发。只有理解了儿童,承认他们的独立存在,才能实现“儿童的写作”。

最后,在交流中有人提到了马斯克。

很多人认为马斯克是一位无法效仿的天才,因为他熟悉的领域涉及火箭科学、工程、建筑、隧道、物理学、人工智能以及太阳能和能源领域等,他对所涉及学科的理论掌握和应用程度,令很多专家都感到吃惊。马斯克的哥哥曾透露,这与马斯克儿童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关,马斯克每天会阅读两本书,阅读范围涉及科幻小说、哲学、宗教、编程等,马斯克还特别喜欢阅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马斯克曾在清华大学一次讲演中提到,很多创新发明都是跨学科的成果,我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庞大,所以必须能够融会贯通,才能取得跨学科的伟大成就。

锻造学科阅读,促进学科写作,阅读和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借助这次交流活动搭建的平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校长们和老师们彼此分享经验,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定能共同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END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年10月20日 第12版) 作者:包松娅

更多推荐

❤️ 点个“赞”再走吧~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