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慰安妇”是日本对战争性奴役制度的粉饰

2017-08-28 梦溪 维观天下

导语


近段时间,东亚三国中日韩频繁出现影视作品反思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问题——中国的《二十二》、日本NHK纪录片,以及去年的韩国电影《鬼乡》。尽管人们已经习惯所谓“慰安妇”的说法,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日本使用“慰安妇”这个名词,实际上是想试图证明“那些被日军所蹂躏的女子是出于一种自我意愿”。但是历史的真相确是,所谓“慰安妇”,实际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国家以国家名义,以军队为主体实施的性奴隶制度,而且,慰安妇制度绝不是军妓制度。也许已经到了一个时刻,去重新更新我们的认识,让二战时的施害者清楚,所谓“慰安妇”的说法,不是掩盖他们罪行的遮羞布。 


中国大陆导演郭柯执导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上映,成为票房最高的国产纪录片,也再次掀起对“慰安妇”问题的讨论。“慰安妇”这个站在日本军人角度的称呼,遮蔽了其自带的不正当性,战争期间对她们惨无人道的蹂躏,她们在事实上是无可辩驳的性奴隶。 


这些性奴隶,经历战争期间多重的苦难,带着沉重的伤痛,从历史穿行到现在。历史的伤痛尚未褪去,新的冷漠与嘲笑又被附加。 

上海市东长治路的一日军慰安所,这是日军当时在沪大的慰安所“海乃家”的分馆,迄今为止,在上海发现的慰安所总数已达120余处。 



对战争性奴役制度的扭曲

日本政府早在日俄战争时就已开始推行“慰安妇”制度,随军“慰安妇”之所以能成为制度,主要是因为在中国上海事变以后,在军队的性需求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避免士兵强奸被侵略地区妇女,引发更激烈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便设法提供一种“性的慰安设备”使士兵得以发泄性欲。由此,“慰安妇”便作为一个群体,成为日军兽欲的工具。 

日本士兵在慰安所前面排队等候服务


同时,日军把在战略僵持阶段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上的愤懑全部发泄在女性身上;今天会有人质疑,她们受尽百般凌辱过着非人的生活,为什么不选择死亡的方式来解脱?实际情况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她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在严密监视下欲死不能;靠着坚强的意志活下来的,很多也是等着战争结束获得新生。然而,战争结束后,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从历史中走来,她们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抚慰与关爱。现实中,周围人的鄙夷与唾弃,很多时候她们已是司空见惯。2016年上海一座慰安所“海乃家”被下令拆除时(后被叫停),有人认为该留,有历史意义;有人认为该拆,影响不好。大陆央视记者采访的周围的群众表示,“慰安妇”的存在就是一个耻辱,是国家的耻辱,是不可以放在学校里面的,容易造成坏的影响,而且学生需要的是正能量的教育;受访的学生表示“慰安妇”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词。 

“海乃家”


也有群众直接将“慰安妇”称为妓女,将“慰安所”称为妓院,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对战争性奴役制度的极大曲解。可悲的是,这种对性暴力受害者的曲解并不罕见。它使侥幸活下来的幸存者,通常选择保持沉默,甚至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逼迫她们做出这种选择的,不仅是内心的屈辱,更有外界的羞辱。她们面对的是在余生中继续遭受漫长的折磨。

慰安妇应当获得正名 




“慰安妇”概念割裂的解读 

在《二十二》中,韦绍兰老人的儿子李善学因为慰安妇儿子的身份以及日本人的血统,年逾七十一直未婚;影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自身对事件认识的反应,也是社会大众对慰安妇态度的一个聚焦于缩影,是在社会环境中大部分人的态度。 

《二十二》上映后,互联网上有一篇被广泛转载的文章,文章大意是说比之日本人,“慰安妇”更痛恨中国人。有分析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慰安妇老人们自己说的。事实上,究竟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表达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态度,也许稍显偏激,却不能否认它以这样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慰安妇们遭受的歧视与生存困境。 


在此前的《黎明之眼》中,老人们的家属也做出过类似的反应。影片的女主人公刘和美,也是战时的“慰安妇”,她的外孙女在知道外婆“慰安妇”的经历后精神上一系列的波动,以及在刘和美准备与出版社签约她关于“慰安妇”的回忆录时,来自女儿与丈夫的阻拦,她们都不想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被公之于众,担心外界异样的眼光,老人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后,选择独自走出家门…… 


我们谈到“慰安妇”,其实大部分时候在潜意识中对这个概念已经做出了两层的解读。将它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来谈论时,是一个民族被侵略时耻辱的印记,是民族被压迫的符号,此时,公众都充满了同情;然而,回到周围现实的环境中,对慰安妇个体的态度我们却可悲地看到呈现出分裂的倾向,从宏观视野中的同情转为对个体经历的冷眼旁观,甚至是嘲笑。以整体记忆的的角度,她们值得同情;以个体忍受的苦难,在大的环境中却又变得不那么庄重,甚至意义早已被消解。对女性遭受的性暴力产生羞耻感,将“战争性暴力”与“淫秽色情”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混为一谈。 


比之战时忍受的凌辱,今天的这些遭遇使她们心理上承受的折磨,甚至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伤害毫不逊色。

1944年9月,滇西战役中,被中国军队从日军慰安所解救出来的朝鲜慰安妇,右边的一名已有身孕。



集体的反思与警醒

同时,也可悲地看到,国家救助的缺失或者说不到位。个人与民间有限组织的力量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微弱的。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在接受维观天下采访时,曾提到如果说国家有出于大局考量的不得已苦衷,那么对于“慰安妇”以及抗战老兵群体的关注度欠缺则需要反思与检讨。”更大范围来看,面对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群体,在指责日本在教科书中抹去相关历史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检讨,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一段历史,以及形成怎样的历史观。 

1945年,朝鲜慰安妇在冲绳战俘营


在《二十二》上映后不长时间,中国妇女报发文指出,慰安妇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在概念上再次逃避对中国战争性暴力受害者的罪行。日本政府拒绝赔偿,就是他们认为受害妇女充当慰安妇不是被强迫而是自愿的。无论是慰安妇,还是性奴隶,其实指的是同一个群体。但称呼之变的背后,是对待这些受害者的立场与原则问题。 


作为承载着国家苦难史的个体,她们是活的史料,在被质疑曝光是对她们的二次伤害时,每个人都扮演着什么角色?在这部从历史走来的大型画幅中,什么地方需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什么时候又需要温柔的技法,考验着民族的智慧,也拷问着大众的素质。


千万张面孔,温柔还是冷漠?如果真的关心,请展现这个社会最大的善意,而不是面对“慰安妇”群体概念时的慷慨,单独个人时的狭隘。把受害者当作家人,毫不忌讳地自我代入,这过程的确会很难,不能要求所有人短时间内都能从内心接纳,但请给予她们足够的宽容与尊重。但当上面受访的学生,认为“慰安妇”是肮脏的符号而难以启齿时,我们是不是更需要警醒与谨慎对待,做出集体的反思! 


历史的印记不会被抹去,饱受折磨得老人却会相继离开人世。这次上映的《二十二》与此前的《三十二》,指的也并不是受害幸存者的全部数量,只是当时尚在世的,且经过苏智良教授等研究者调查确认的老人们。中国许多地方的“慰安所”,通过不同的形式,有不少得以保留,但总体来说,慰安所在内的抗战遗址的破坏速度却是惊人的,很多遗址都已经消失了…… 


苏智良教授曾说,“遇见受害者群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就不能转身离去”,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请对她们表示尊重,不要将她们受害者的身份与妓女画上等号,投去鄙夷的目光,因为她们不是“慰安妇”,而是战争年代的性奴隶。



敬请关注【维观天下】兄弟公众号【维we道来】

wewetalking

维we道来

将这个精彩世界,为你维we道来

END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维观天下

维视角·观天下

带你解读天下大事


!!!敬告各位友媒,维观天下公众号所有文章均由维观天下编辑团队编辑撰稿,请尊重维观天下的版权,如需转载,请与编辑联系(邮箱huliang@caixun.com),并在明显处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