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内源GABAA受体结构揭示独特组装模式
Journal Club
汇聚思想,点燃新识
Journal Club 凝聚了一批热爱科学、享受科学、传播科学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他们志同道合,他们青春飞扬,他们与科学共舞。在这里,你可以收获最新、最真的行业资讯和来自科研一线的文献解读。你关心的就是我们要说的,我们将用最质朴、最客观的文字书写有深度、有温度的科学。Journal Club,与你畅游Journal世界,和你共享科学蔚蓝。
γ-氨基丁酸A类受体(GABAA Rs)是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受体,是各种临床药物的靶点,包括麻醉剂、镇静剂、催眠剂和抗抑郁药物等【1】。然而,GABAA受体是一种可以由19种不同亚基(α1–6, β1–3, γ1–3, ρ1–3, δ, ε, π 和 θ)组装成的五聚体,其组装形式的不同会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及不同的配体结合模式。目前对于GABAA受体的结构研究都是通过体外过表达,难以理解其在体内的组装形式和药物作用机理。
2023年9月20日,来自美国俄勒冈卫生与科学大学的Eric Gouaux组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s reveal native GABAA receptor assemblies and pharmacology的文章,通过纯化并使用冷冻电镜解析了来自小鼠内源的GABAA受体,揭示了其在大脑中的三种主要组装形式,另外也发现了三种不同的配体小分子(APG、ZOL和DID)与GABAA受体的作用模式。
α1亚基在整个大脑中广泛表达,组成了60%~80% 的GABAA受体【2】。所以为了分离和纯化内源的GABAA受体,作者使用了可以特异性结合α1亚基的抗体片段Fab,从小鼠的大脑中纯化了含由α1亚基的内源GABAA受体(nα1-GABAA Rs)。通过冷冻电镜解析结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类组装形式,分别为两个α1亚基(图1a),α1亚基相邻γ2亚基(图1b)和α1亚基远离γ2亚基(图1c)。这三类组装方式都遵循α*-β-α-β*-γ(*亚基表示与γ相邻的亚基)的组装方式,因此代表了内源GABAA受体的组装方式,而数量占比最多的组装方式为α1*-β2-α1-β2*-γ2,说明这是大脑中占比最多的GABAA受体组装方式。
图1 内源GABAA受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APG是一种内源的神经类固醇(图2a),可以激活GABAA受体,具有临床上抗焦虑、镇静、催眠和麻醉性质。作者通过研究内源GABAA受体与APG的结构,发现2个APG可以结合在跨膜区,位于GABA结合位点下方约60Å的位置(图2b)。APG可以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产生相互作用(图2c)。另外结合APG的GABAA受体相比不结合的情况下,中央通道孔径发生了增大(图2d),可以一定程度解释APG激活GABAA受体的分子机制。
图2 内源GABAA受体与APG结合的结构
GABAA受体是一类安眠药的靶点,包括flurazepam(氟西泮)和zolpidem(ZOL,唑吡坦)。flurazepam代谢物DID和ZOL都以几十纳摩尔的结合能力与GABAA受体结合(图3a)。作者解析了DID和ZOL与GABAA受体的结构(图3b),发现两者位于α1-γ2胞外结构域的交界处。DID和ZOL可以周围残疾产生相互作用(图3c和3d),并导致胞外结构域与关闭状态(灰色)相比发生旋转(图3e),其中DID旋转角度较小(图3e白色)呈现为部分开放状态(图3f左),而ZOL旋转角度较大(彩色)呈现为脱敏状态(图3f右)。
图3 内源GABAA受体与安眠药DID和ZOL结合的结构
综上,作者通过分离纯化并解析内源GABAA受体的结构,发现了其最多的组装方式,并揭示了神经类固醇与安眠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方式,为针对GABAA受体的各种药物提供药理基础及未来的优化设计空间。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556-w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Olsen, R. W. & Sieghart, W.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armacology. LXX. Subtypes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s: class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subunit composition, pharmacology, and function. Update. Pharmacol. Rev. 60, 243–260 (2008).
【2】Endo, S. & Olsen, R. W.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α-subunit subtypes of GABA Areceptors reveal brain regional heterogeneity. J. Neurochem. 60, 1388–1398 (1993).
供稿 | 朱盎岐
审稿 | 李浩田
责编 | 囡囡
排版 | 可洲
本群旨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大家扫码加入
精彩回顾
精彩回顾
点击上方卡片
关注我们吧
THE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