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九大前重温:中国革命为何最终选择共产党

2017-10-13 中企思智库


【十九大前重温:中国革命为何最终选择共产党】


中企思智库:

了解党史的人都知道,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召开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为深入了解党的十九大的历史背景与主要任务,我们今天再次重温党史,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历史背景和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搞了二十几年,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就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分析了法国与俄国革命之不同,指明俄国的道路更适合中国;还有《庶民的胜利》,来宣传民权思想。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于1919年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

在马列主义之风熏陶下,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井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事业。

中国人民正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惊天动地伟业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够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依靠并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艳娇

微信美编:红菊

审       校:保丽、彭林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十九大的三大关注重点是什么?

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十九大前重温《共产党宣言》

习近平给李克强、王岐山讲故事

◆十九大后,我们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