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上来一个新首相,世界又多了一个特朗普,他上台第一件事可能是


【英国上来一个新首相,世界又多了一个特朗普,他上台第一件事可能是】


中企思智库,企业家第一智库:


英国刚刚选出新首相,他今年54岁,他的名字以后会常出现——鲍里斯-约翰逊;


他当过记者、专栏作家、国会议员、伦敦市长,说话时候显得有些笨拙,又口无遮拦。他时常失态,引起过风波无数,甚至有过几段婚外情,他被称为英国版的特朗普;


英国面积24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湖南省接近(湖南省2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英国人口近6700万)。


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五个人,牛顿、莎士比亚、丘吉尔、伊丽莎白一世和亚当斯密。


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当选英国保守党党魁,并由此出任英国新一任首相。


在某种程度上,约翰逊被认为是英国版的特朗普。出现在公共场合的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一头乱糟糟的金发是他标志性的特征。英国前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干脆称其为“有更大词库的特朗普”。


但约翰逊自己并不与特朗普惺惺相惜。在2016年3月的一次电视采访中,约翰逊提到自己曾在纽约被误认为是特朗普,并称其为自己人生中“最糟糕的时刻之一”。


和同为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友、前英国首相卡梅伦比起来,约翰逊并非主流的精英政客。今年54岁的约翰逊当过记者、专栏作家、国会议员、伦敦市长,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笨拙,又口无遮拦。他时常失态,引起过风波无数,甚至有过几段婚外情。


约翰逊最为人所知的一张照片是他悬挂在半空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担任伦敦市长的他正在参加庆祝英国队获得金牌的一场活动,却在尝试高空滑降时被卡住。时任首相卡梅伦称,(这种场面)对世界上任何政治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但对约翰逊而言却是“绝对的胜利”。



英国脱欧舵手


这并非约翰逊第一次如此接近唐宁街10号。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在2016年宣布辞职后,约翰逊也一度被看好。但在他的盟友迈克尔·戈夫宣布参选之后,约翰逊被迫退选。最终,当时还是内政大臣的特蕾莎·梅成为卡梅伦的继任,约翰逊则加入梅的内阁,出任外交大臣,直到2018年7月因与梅在脱欧策略上产生分歧而辞职。


作为脱欧派的领导者,约翰逊表示如果自己当选,无论有没有达成协议,英国都将在10月31日正式离开欧盟。他还威胁称如果欧盟拒绝修改英国退出欧盟的协议,英国将拒绝向欧盟支付此前已经达成一致的脱欧费用。


“约翰逊可能带领英国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脱欧,尽管他认为如果他能让欧盟27个成员做出让步的话,他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种机会很渺茫但并非毫无希望。但议会将阻止无协议脱欧,这种情况下英国有可能再度延长脱欧时间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政治学教授蒂姆·贝尔对《财经》记者表示。


在英国国内展开脱欧讨论之初,约翰逊的立场是英国脱离欧盟可以拥有一个伟大的未来,但他更愿意看到英国留在一个经过改革的欧盟。他曾在一篇没有公开发表的专栏文章中写道:“欧盟是我们家门口的市场,英国公司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市场准入相比,欧盟会费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它。”


但最终发表的文章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立场,约翰逊写道:“我想要退出,我想要夺回对我们民主和我们国家的控制权。”他后来解释说那篇没有正式发表的文章是他为了理清思路明确自己立场而作。


2016年2月21日,约翰逊正式宣布支持英国脱欧。当天,他对围在家门外的数十名记者说:“在写了30年这方面的文章之后……我有机会真正做一些事情。”


贝尔分析说,曾经在布鲁塞尔担任驻外记者的经历强化了约翰逊的疑欧主义,但还没有把他变成一个脱欧派,真正让他变成脱欧派的是为了讨好保守党草根阶层的欲望。


约翰逊的背书为脱欧阵营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当时脱欧阵营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组织,与英国政府支持的留欧派阵营相形见绌。


当卡梅伦试图通过事实让选民意识到脱欧带来的经济和政治风险,约翰逊和他的支持者则搭乘一辆红色大巴在英国各地为脱欧造势。车身上印着“让我们拿回控制权”、“我们每周向欧盟支付3.5亿英镑”、“让我们资助我们的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英国统计部门后来谴责他滥用数据,误导选民。


在2016年6月23日公投前一天的辩论中,约翰逊将公投日称为英国的独立日。6月24日清晨,在公投结果明朗之后,卡梅伦宣布辞职。约翰逊成为下一任首相的热门人选。“约翰逊是一个明星政客,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脱欧阵营取胜。”贝尔说。


正当约翰逊准备正式宣布参选保守党领袖时,他却听到自己最重要的盟友、时任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宣布竞选党首一职的消息。


戈夫和约翰逊在脱欧派阵营并肩作战,一旦约翰逊宣布参选,戈夫有望成为约翰逊的竞选事务负责人。但在最后关头,戈夫得出结论,认为约翰逊无法提供英国所需的领导力,决定放弃支持约翰逊参选,他还带走了约翰逊的几位得力助手。在判断自己无法在党内得到足够支持之后,约翰逊宣布弃选。


《每日电讯报》将戈夫的举动形容为“一代人中最惊人的政治暗杀”。但戈夫没有如愿,最终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的是特蕾莎·梅。三年之后,在梅宣布辞职后启动的保守党党首选举中,约翰逊和戈夫再次成为竞争对手,约翰逊抓住机会报了一箭之仇。在三选二的投票中,戈夫以两票之差惜败给外交大臣亨特。戈夫阵营宣称,为了实现复仇,约翰逊阵营秘密将选票借给了亨特。


脱欧公投结束后,约翰逊受特蕾莎·梅之邀加入其内阁,担任外交大臣。梅的这一任命曾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毕竟约翰逊的口无遮拦引发过诸多争议。


在脱欧公投宣传中,约翰逊把欧盟与希特勒做对比。成为外交大臣前,约翰逊曾批评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言论,因为奥巴马认为英国应该留在欧盟。约翰逊撰文称奥巴马的肯尼亚血统使他对大英帝国有着祖传的反感。他还曾说希拉里看起来像是“精神病院以虐人为乐的护士”。这些言论在他上任后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举行的发布会上被美国记者一一复述,场面之尴尬让克里只能强忍住不笑场。


外长生涯并没有给约翰逊带来太多改变。2017年,一名伊朗裔英国籍女记者扎克哈里在伊朗休假时被捕。约翰逊在英国议会下院外事专门委员会发言时说,扎克哈里在伊朗从事过培训公民记者的工作,但这不是犯罪。这一说法为伊朗方面增加了指控证据,约翰逊不得不向伊朗方面澄清,更正被捕女记者在伊朗培训记者的说法。


在梅的内阁中,约翰逊是硬脱欧派的代表人物,他拒绝为了维持和欧盟共同市场的关系而牺牲英国的自治权,要求将现有脱欧协议中涉及北爱尔兰的保障方案删除。他提议通过一个不含保障方案的脱欧协议,再协商如何在脱欧的过渡阶段保持边界的开放。


2018年7月初的一个周五,特蕾莎·梅在首相官方乡间别墅契克斯召开内阁会议讨论脱欧方案。约翰逊带着硬脱欧派的方案而来,但到了晚上开始表现出支持梅的立场。


直到两天后,在时任脱欧大臣大卫·戴维斯宣布因首相在脱欧谈判中做出太多让步而辞职后,约翰逊也宣布辞去外交大臣一职。他在辞职信里解释说,他在周末复习了梅的脱欧方案,发现那些内容对他而言如鲠在喉。他还指出,英国的脱欧梦正在死亡,被不必要的自我怀疑扼制。


离开梅的内阁之后,约翰逊成为梅最严厉的批评者之一,他说梅的脱欧方案比英国留在欧盟还更糟糕。但约翰逊一旦成为英国首相,他将如何带领英国脱欧仍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做出让步。在约翰逊不排除让议会停摆以推进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之后,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一份修正案,反对绕过议会、强行推动无协议脱欧的行为。



记者与首相之间的距离


约翰逊出生在纽约,在纽约、伦敦和布鲁塞尔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涯回到英国之后,他进入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接受精英教育。在牛津大学期间,约翰逊担任过牛津辩论社的主席。在培养出多位英国首相的牛津,辩论社被认为是成为首相的第一步。


从牛津毕业后,约翰逊先在咨询公司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决定进入新闻业。他的第一份记者工作是在英国《泰晤士报》,但几个月后就被开除,原因是他把自己教父说的一句话编造为国王爱德华二世所说。


此后,约翰逊在《每日电讯报》找到了新的工作。1989年初,24岁的约翰逊被派往布鲁塞尔,但那并非美差,因为欧盟发生的事情虽然重要却被认为是乏味的。布鲁塞尔对约翰逊而言并不陌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被英国政府派往欧盟委员会工作,于是他和父母迁居布鲁塞尔。约翰逊在这里学会了法语。但当他以记者的身份重返布鲁塞尔,却故意假装自己说一口糟糕的法语。


布鲁塞尔充斥着亲欧派的媒体同行,约翰逊反其道而行之,树立了自己在新闻界的地位。在他的笔下,欧盟被描述为一个官僚主义到了疯狂地步的机构。他写过的报道包括欧盟采用嗅探器以确保肥料气味一致,欧盟说蜗牛属于鱼类,欧盟计划禁止英国香肠等。


他还写过一篇名为《德洛尔计划统治欧洲》头版稿件,德洛尔是当时的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当时丹麦正要就是否加入欧共体举行全民公投,约翰逊的这篇文章被反对阵营利用,最终帮助反对加入欧共体的阵营获得公投胜利。


约翰逊的传记作者安德鲁·吉姆森相信这些报道使得约翰逊成为疑欧主义最有名的拥护者之一。这些报道尽管缺少事实和真相,却因为有趣而颇受读者欢迎。其他一些被派驻布鲁塞尔的英国记者也被要求发表类似的报道,但他们在读了约翰逊的报道后有时却要怀疑自己和他是不是去的同一场发布会。


尽管欧盟的确官僚主义严重,但约翰逊引领的报道趋势却使得欧盟的成就却被彻底忽略。2017年,《泰晤士报》前外交事务编辑马丁·弗雷舍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约翰逊的使命是煽动疑欧情绪,抓住每个机会拆穿欧盟,这种做法为他树立了作为记者的声名,也改写了英国现代历史。


从布鲁塞尔回到伦敦以后,约翰逊成为《每日电讯报》首席政治专栏作家。1994年,他成为《旁观者》杂志的专栏作家,后来出任主编,直到2005年辞职。


约翰逊于1997年尝试进入政坛,他当时代表保守党候选人竞选下议院议员,但输给了工党对手。2001年,约翰逊再次竞选议员,终于如愿以偿。


2007年,约翰逊决定竞选伦敦市长。竞选期间,他将重点放在青少年犯罪和交通问题上,最终在2008年5月的选举中以微弱优势战胜来自工党的肯·利文斯通。


担任伦敦市长是约翰逊引以为傲的政绩。在宣布竞选保守党党魁时,他几乎没有提到作为外交大臣的经历,而是集中回顾了8年的伦敦市长生涯,列举自己如何改善了伦敦的交通,降低犯罪率,建造更多住房,称这段经历证明了他有能力应对短期困难,并有信心带来长期的成功。“我带领这座城市走出了骚乱和罢工以及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第一次遇到的众多问题。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使命:我现在想在整个国家复制我们在伦敦的成功,释放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创新能量,修复它的分裂。”约翰逊说。


2008年,约翰逊曾作为伦敦市长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闭幕式,但他从北京市长那里接过奥林匹克会旗时,观众发现他连西装的纽扣都没扣上。约翰逊随意散漫的风格引起争议。


约翰逊在2012年的伦敦市长选举中连任。在他的批评者看来,约翰逊的政治野心已经使他无心伦敦的政务。2015年,约翰逊重返议会,向保守党党魁一职发起冲击。


2016年2月,在卡梅伦宣布提前对英国是否脱离欧盟展开全民公投之后,约翰逊成为最早支持脱欧的主流政客,扛起了脱欧派的大旗。这场脱欧运动成为约翰逊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他离保守党党首的宝座仅一步之遥。当卡梅伦在脱欧结果公布后宣布辞职,外界普遍相信约翰逊将取代卡梅伦成为保守党党首,并出任英国首相。但他最终与唐宁街10号失之交臂。


自从今年6月宣布参选以来,约翰逊变得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犯错。约翰逊的内阁同僚安珀·拉德在2016年时评价约翰逊是保守党的“生命和灵魂,但不是你想要的那种可以载你回家的人”。一份最近的民调显示,60%的保守党选民认为约翰逊缺乏成为一个好首相的品质。


“他在保守党党员和选民中颇受欢迎,因为他说的正是他们想要听到的,尤其是在脱欧问题上。但他更为人所知的声名是一个撒谎者和一个不称职的人,这很明显破坏了他在很多其他选民心中的声望。”贝尔说。


【相关链接】亚当斯密和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受洗)-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着的《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着作。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200多年以来,无数人渴望从书中挖掘有用的东西,最终发现了一句话“看不见的手”,它在《国富论》中只出现过一次。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责任编辑:钟思

微信美编:启明

审       校:智慧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邓小平说,香港问题只有我和他说了算,其它都不算,他是谁?

◆霍顿在颁奖典礼上奏中国国歌时退下领奖台,还有人为他叫好

◆杜军妮:我眼中的中阳钢铁和他们的领头人袁玉珠

◆世界最幸福的地方在北欧,北欧最幸福的是这个国家,暑假可以去看看——作者:马晓晴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