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呈回落趋势,但仍是当前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而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已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感染病例以轻型为主,预计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专家研判认为,3月份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甲乙型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百日咳等等,症状虽有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起来看看~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常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也不少见。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所以可在学校和社区相互感染。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剧烈干咳,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很多孩子可出现大叶性肺炎的表现,还可出现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治疗上主要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病程一般2-3周,头孢类抗菌素治疗无效,大于8岁的儿童还可以选择四环素类抗菌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段时间逐渐增加,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它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易引起流行。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病毒对人类感染常见。流感病毒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流涕、恶心、呕吐等。治疗上主要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在48小时内尽早用药,病程一般5-10天,如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胃纳不好、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尽早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归属于肺炎病毒科,主要多见于婴幼儿,其特点是传染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传播,大龄儿童症状表现不典型。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喘息等表现。目前还没有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病程一般5-7天。部分婴幼儿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如孩子出现剧烈咳嗽、气喘、精神反应差等表现,需尽早就医。
偏肺病毒属于肺病毒科,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约3-5天,可反复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喘息,严重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病程一般5-7天。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腺病毒是一种无外套膜的双股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群为6个月至2岁婴幼儿,42个血清型中引起儿童肺炎最常见的为3、7型,主要是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冬春季节多发,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高热、频繁咳嗽、喘憋、腹泻、呕吐等症状,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腺病毒较容易发展成重症,如孩子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症状类似感冒,多表现为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季节不明显,全年可感染,传染性也相对较弱,一般病程3天左右。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如果是确诊流感,高危人群(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建议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而除了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果出现了:持续发热超过3天、体温未好转或病情反复,咳嗽伴咳黄脓痰或咯血,喘息、胸闷气急、嘴唇发紫,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其他器官系统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接种疫苗:如流感,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建议有小孩、老人的家庭在每年秋冬季节前往疫苗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2.勤洗手:各种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手部的接触传播,因此保持勤洗手是防控流感的重要措施。3.避免接触患者:当您身边有人出现流感症状时,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流感的概率。5.注意个人卫生: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以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6.保持通风:流感病毒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保持室内通风,开窗换气,有助于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的浓度,降低感染风险。信息来源 | CDC信息站
编辑制作 | 自贡市疾控中心
撰 稿 | 健教所
审 核 | 周 庆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