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TUx- 耶鲁中心分享会聊了什么?(一)

2016-08-26 一土学校 一土教育

题图:耶鲁北京中心活动照片。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13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6月27日,一土学校邀请国内外多位教育领域的先锋领袖,在耶鲁北京中心举办了一场活动,共同探讨个性化教育和教育创新。

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 主持人一诺开场发言;

2. 美国Alt School明星教师Paul France 演讲 ;

3. Panel 嘉宾座谈;

4. 自由提问。


活动中干货很多,我们分为三篇文章来分享。本文主要分享一诺的开场发言和Paul的演讲内容。


一诺开场说了啥?

一诺和大家聊了聊她心目中最理想的教育,以及构建理想教育体系中最大的机会和困难。


一,关于全球高等教育输出的观察

2006年我开始负责麦肯锡在美国的全球招聘,看到了全球高等教育的输出产品。麦肯锡的招聘对象是”全球顶尖领袖人才”,但在参与招聘中我却有一些特别的观察:那些较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如果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工作,难点是在海外太久,对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都不熟悉;如果留在美国,也不能与美国本土精英竞争。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斯坦福的3C Forum (Connecting College to Career,帮助世界各地的大学毕业生找到自己梦想的事业),其创始人是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美国顶尖律所中极少数的中国人。我成为麦肯锡北美地区合伙人时,麦肯锡全北美只有两个有中国背景的合伙人,而15%的合伙人是印度背景,也就是在印度读完本科去美国的印度人。同时,大量清华北大毕业的高等人才在美国做”中低等工种”,工程师、技术人员,很少晋升管理层。

二,“理想化教育”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从麦肯锡招聘与个人经历中我发现有关”理想化教育”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自信心。印度人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加上有达到目标的方法,那肯定更有可能成功。我们的中国人才走出去的时候,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仅以就业为导向来规划人生,因此更容易选择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非以成为领袖、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标。总结起来,这是自信心的问题。自信心就是有内在的驱动力,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不是追逐外部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大家可能会觉得常青藤大学的教育最好,但不尽然。大量数据表明,常青藤大学中大量亚裔患有抑郁症。我在麦肯锡工作时就住在斯坦福大学附近,附近的中学里亚裔学生患抑郁症比例非常高,有的研究数据显示这些14-16岁孩子中53%有抑郁症,30%服用过治疗抑郁症药物。如果我是这样的孩子的家长,我会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这是我想讨论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教育中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我的一位朋友,孩子在Emory大学读完大一后被劝退,她因此在两个月前自杀,孩子也深受伤害。我想,我们都是人,都希望自己有价值,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但有时过度追求外在的目标,反而会忽视人的生命本质。

三,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小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最好的教育是有灵魂、有根的教育。根要扎实了,上面随便开什么花都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我们朋友之间有一句话总结成功人生——一个人要是到40岁的时候都没有离婚,有幸福的家庭和自己喜爱的工作,那就是比较成功的。我觉得挺对的,说实话能做到这样不容易。

再回到”最好的教育”这个问题。我的孩子都还小,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个人学会活得像孩子。我对自己的小孩有几个观察:孩子们每天都活在当下,而且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不会装着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而我们大人们都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了装。

但这不是说永远都不要成长和成熟。有人说,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回归本初的过程。黄龙宗禅诗有三境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最开始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接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就到了”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水平。所以越成长越回归本质,可能活得像孩子一样是最好的境界。


Paul演讲分享了什么?

一,一诺介绍Paul

Paul France,现在很有名的Alt School的明星老师。我的儿子也有幸就读Altschool,Paul是我儿子的老师。美国没有特级教师,他们有National Board of Certificate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授予美国全国1%的教师资格证,Paul是其中之一,在Altschool也是很受追捧的老师。我的朋友京晶是Palo Alto学区委员会的理事,对Paul赞誉有加。Paul对于个性化教育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个性化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孩子的内生驱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这一点我很认同。

二,Paul的演讲实录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构建个性化教学的文化”。”文化”这个词我是特意挑选的。许多人认为个性化教学只是有关科技,科技可以解决个性化教学的所有问题。我认为,真正帮助建立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是一种个性化教学的文化。

我今天的演讲有三个核心方面:为什么我们需要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的三层维度,其它个性化教学工具。

第一:为什么我们需要个性化教学?

一位名叫布琳·布朗(Brené Brown)的女学者提出了共情与脆弱的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个性化教学以帮助孩子讲述个人故事作为教育者的最重要职责。孩子们的学习经历构成他们的个人故事,这些故事才是驱动个性化教学的最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教育工作者们做出决策,更加了解孩子。

下面我会举一个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小孩的例子。与他相关的故事和材料都在征得他的父母同意后为大家展示。这是孩子在9月份学年开始时的书写,你可以看到笔迹潦草,有的部分没有写在行内。此外这个孩子还多动,没办法安安静静坐下,经常蹦蹦跳跳,和其他孩子打闹。老师在了解他的个人故事、学习过程后,进行个性化教学,这张图片里是他在学期末时的书写,你可以看到进步明显,同时他也可以在课堂里安静坐好听课了。

但这样的例子是少数。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很少将孩子作为所有教育的中心,导致如此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主流教育还是一种工厂模式:我们把孩子塞进学校里,待上几个小时,再接回来。这种模式适应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过进入21世纪的全球化社会,教育的优先目标也应随之改变。

这就是我们需要个性化教学的原因。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世界不断演化成为一个紧密连接人与人的小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教育生态。以自然界的生态为例,食物链金字塔的最底层是一级生产者植物,他们在光合作用中汲取生物界的10%养分,再往上是一级、二级、三级食物消费者,他们获得的养分不断减少。这就像现有的教育体系,教育生产者如校长、政策制定者等位于底层,接着往上是老师、家长,最后顶层的才是孩子,他们获取的教育养分最少。而在个性化教学中,孩子们是底层的驾驭生产者,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与政策制定者接受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产出,并利用这些来帮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个人学习故事,实现自我。

要实现这样的教育体系非常困难,需要大量针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个性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们找到真正的内在驱动力。这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发现或结论。对于小孩来说,他们自己如果不想干什么,就决不会去干,他们不想吃早餐,那肯定怎么劝都不吃,他们不想自己穿衣服,那肯定也是如何都不会穿。以帮助孩子找到内在驱动力,让孩子自觉学习进步为目标,教师们在课堂里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体验,由此使得个性化学习规模化。

第二:个性化教学的三个维度

个性化教学有三个核心元素:自主性、精熟学习、目标感。自主性就是独立感,精熟学习就是感到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目标感则是理解自己在学习中所付出的一切的原因。有人认为个性化教学肯定从每一个孩子个人开始,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在Alt School我们的个性化教学从集体开始,我们称之为集体式个性化教学(Whole Group Personalization)。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设计适合所有孩子参与的课程,在我与清华附小的学生们的课堂上,我们就以集体讨论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作为集体学习环节。WGP可以帮助教师观察发现孩子间的相似性,从而对相似的孩子分组、设定相近的课程,而不同组之间的课程则是差异较大的。

个性化教学的第二个维度由此开始,在分组后,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指导,组织焦点座谈和目标制定工作。我就使用了这样的方法为幼儿园第一年的孩子开工作坊:我们坐在一起做活动、分组学习,最后再一起来反思今天的成果 。虽然我在其中指导,但孩子们有着高度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数学游戏,在我为他们挑选的作业或者实践项目中自由选择。

个性化教学的第三个维度是课后反思,由此一节课的活动可以真正地内化成个人的学习体验。所以个性化教学课堂是一个从聚敛到发散再到聚敛的过程,教师和孩子们先聚在一起做一些集体活动 之后分组进行针对性地个性化教学 最后回到一起来反思总结。

在上周清华附小的课堂上,我与45位孩子一起学习数学。课堂的开始我们进行了数学思考方法的讨论,中间部分我来进行个性化教学,给孩子们提供一对一的反馈。孩子们需要解决4道由易到难的数学题目,他们根据自己的进度一一解答,我则为他们在这过程中提供反馈。在讨论与观察中,我能够了解他们的解题过程与思考方式,有些小孩只用了简单的计数方法解决问题,有些孩子则用了代数技巧来解决问题。

第三:其它个性化教育工具

在这个例子中,除了之前提到的三层维度外,还有其他一些个性化教学因素,例如项目制学习、思考方式与习惯、社会化与情感化学习,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找到内在驱动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独立感与做选择的能力的工具。

而科技并非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它是最小化个性化教学复杂程度、强化教学能力、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有效工具,并协助进行评估与反馈。个性化教学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可以随便做选择,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进行选择,教师们需要帮助孩子权衡选项的优先级。

第四:实践经验分享

我班上的孩子们尝试自己运作班级晨会,我们在早上9点到9点30分之间集合并开始晨会。最开始的时候晨会是一团糟,场面混乱,孩子们之间争吵打架、不听劝阻,但是自组织之中他们却能够真正自然地学习到与彼此交流沟通的技巧,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的目的。孩子们在沟通反馈中学会了如何在保证自主的过程中与他人相处。

孩子们一起制作图片记录晨会的时间,最开始的几天孩子们总是不能准时开始晨会,你可以在图上看出来。直到最后有一天孩子们成功地准时开会,大家都特别开心,大声欢呼”我们做到了!”。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音乐。我告诉他们成为音乐家、乐队一员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抵抗情绪与冲动,学会适时服从集体。在我们的课堂上,情感自觉受到高度重视,我们认为情感上自觉度高的孩子会有更高的自主性。我们在每天的晨会上用4种颜色分享心情。红色代表生气,绿色代表开心,黄色代表惊喜或紧张,蓝色代表伤心或乏累。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好像为每个人的情绪都赋予了”荣誉”:伤心、愤怒,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例子是“激情项目(Passion Project)”。我的一名学生只有6岁,但是他想在激情项目中做自己的二维码我说”咱们可以一起试试”。接着我们一起研究选用了一些适合他的项目管理工具 ,一起头脑风暴了项目执行的步骤,我们还一起在Alt School找到一位工程师,帮助他的代码编写工作。整个过程十分有趣且具有挑战性。最终这个6岁的孩子做出了自己的二维码。

最后一点是反馈与评估机制。在我们的书写工作坊中,我们将不同学习阶段的孩子的书写作品放在一起,孩子们通过观察学习同伴的作品,自发地改进自己的书写,在这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不同指导资源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技术在管理评估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会在一年中对孩子进行多次观察与评估,并进行记录,比较孩子的阶段性表现调整教学。

三,一诺关于Paul演讲的感想

我对Altschool的教育的最大感受就是:他们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 之前提到的晨会,在进行了3个月之后我们家长受邀参观。我看到一群5-7岁的小孩分工完成7个任务。当时我自己也在做咨询,要画很多图表,我看到晨会上小孩子们也要画表感到很惊艳。在这里没有惩罚,教师把孩子当大人,画出图标后,孩子们看到晨会召开时间的数据,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还有反馈与评估机制。我们在麦肯锡一直讲反馈,这里的孩子也互相给反馈促进沟通协作。晨会上会有一个孩子负责问大家的心情颜色。刚开始他一个一个挨着问:”今天你是什么颜色?”然后一个小孩站起来说:”我要给你一些反馈:你可以问‘谁的心情是红色的?’以此类推,这样只用问4次就可以完成。负责的孩子说有道理,就修改了提问方法。

在教冲动管理的时候,面对这一群五颜六色的道具,老师让孩子们在脑子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道具颜色,再想一个自己第二喜欢的道具颜色。想完了老师让大家去拿第二个想要的颜色的道具。孩子们到最后拿到了自己第二喜欢的颜色,但是挺高兴的。

在一土学校我们也希望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而这首先要培养好老师,其实就是真实开放的老师,而不是一个神坛上的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师和学校神化了。而把老师当人,对老师来说,无论从职业上还是个人层面都是更幸福的。

——未完待续


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两位文稿整理志愿者:王越、张子矜。


一土最近发生了什么?


推荐阅读:

更多了解一土学校,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那里有几篇来自奴隶社会的文章,讲述了一土学校的缘起和一路而来的进展。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