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父亲对教育的思考

2016-09-22 Eugene Lee 一土教育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25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欢迎其他公众号标明出处全文转载。

作者介绍:李嘉文,北辰学院资深合伙人,职业素质教育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曾任利欧数字网络(LEO Digital Network)旗下氩氪集团策略经理,女儿出生后转入教育行业,致力于创造迷人的知识,启迪心智。目前正筹备知识银行,希望为终身学习者提供知识“零存整取”的增值服务。


各位关注教育的朋友们,展信佳。

冒昧来信,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嘉文(Eugene),广州人,85后奶爸,女儿今天刚好满2岁7个月。

我是一名教育探索者&知识工作者,喜欢带上知识“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让它们在更多新的领域和场景里发挥奇妙的效用,喜欢创造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问题之间的链接,从中碰撞出新的思考视野,沉淀新的行动指引。

近期开始关注奴隶社会的公众号,阅读了其中三篇文章以后,整理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


一、关于文章《一诺,你们的学校能开学吗?》的思考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想:在一土的教育体系里,可能还需要增加“思维工具”这个模块。

什么是思维工具呢?

就是教人们怎样有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六顶思考帽。

在我对成长的理解里,思维工具是比核心能力更底层的要素,就像空气一样,我们可能不会经常觉察到它的存在,却时时刻刻需要它的支持。

在这里,想跟两位还有一土的伙伴们分享我对一个思维工具在教育层面的小顿悟,这个思维工具可能大家都听过或者用过,它是《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空雨伞”:

,寓意抬头看天空,指向的是事实信息。

,寓意看到天空乌云密布,推测准备要下雨,指向的是对事实的分析、解释、预测。

:寓意带伞出门就不会被雨淋湿,指向的是了解事实和解释之后所应该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解决办法”。

可能是当了爸爸的缘故,最近重看这个思维工具的时候,意识到它背后蕴含了很大的教育价值。因为体制内的教育将孩子塑造成“追求标准答案和确定性,不懂主动思考”的流水线产品。他们很少会主动关注有意义的事实,进而分析、解释、推演这个事实背后的潜在信息,最终转化为有价值的行动。这种“知行体系”的缺失降低了他们跟周围的环境产生良性互动的能力,也削弱了他们拥抱未来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发现在有教育智慧的国度和家庭里,这套“知行系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比如,在一篇题为《荷兰人这样教孩子“给予”: 要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的文章里,嫁到荷兰的作者对比了自己和丈夫所受教育的差异。

作者从小被父母灌输这样的观念:“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上礼物,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来占便宜的”。

这样的教育,除了让作者学到了“礼数”和“周到”以外,也在她心底埋下了焦虑的种子。本来欢乐和美的亲友走访和聚会,从此被紧箍咒绑得小心翼翼、客套拘谨。

反观自己的丈夫,从小听到父母的叮嘱是:“有意义的给予,是建立在主动发现他人的需求以及身边的美好这个基础上的。去别人家的时候空手没问题,但不能空着心。除了送礼物以外,给对方分享你所发现的生活之美,表达你的关心,也是一种很宝贵的给予。”

所以,作者的先生在儿时会有很多脑洞大开的给予方式:路边采摘的一束野花,他背诵的一首美丽诗词,他表演的舞蹈,他自制的卡片…...这种让人如沐春风的熏陶,使他成长为一个感受力强,包容宽厚,化解问题、处理局面沉稳得体,并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不得不感慨,一切让生命自然展开,绽放可能性的努力,都是关于爱的教育;所有让生命绷紧窒息,如履薄冰的言行,都是关于恐惧、焦虑的洗脑。

作者将这两种“给予”教育方式分别称为“减法式给予”与“加法式给予”。

在作者眼中,“减法式给予”不易发散可能性,路会越走越窄。给予和接受的双方,是一种单向付出,互动和共鸣感不强,是一个能量持续消耗但没有补给的过程。虽有礼节,但不免会有一种随时审视评判自己能力的紧张。若空手拜访,不但孤立了自己,还有可能出现沮丧泄气的挫败感。

而“加法式给予”会唤醒我们的同理心和创造力,从而更容易为对方带来惊喜。因此,给予和接受的双方更容易产生共振和情感连接,这种正向反馈最终也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在佩服荷兰人教育智慧的同时,我意识到“加法式给予”是可以用“空.雨.伞”来解构的:

(以下为文中的例子)

空:4岁的Martin看到作者家地板的隔边条松脱了。

雨:Martin想,要重新固定它才行,不然会影响美观或者家居安全。

伞:送了一管粘木头的胶给作者,跟作者说可以用这管胶去固定隔边条。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加法式给予”本质上是一种特定路径的“空.雨.伞”:

空=观察到对方生活空间里的客观现象

雨=从现象推测对方的潜在需求

伞=基于需求转化为带有关怀意义的贴心行动,增进彼此的关系

这个例子激发了我的想象: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基于空雨伞的视角去开发更多的教育心法呢?

比如,我们可以将“空.雨.伞”作为骨架融入PBL(问题式学习)的课程设计里,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举个例子:

空:中秋节以后,很多家庭里的月饼铁盒会变成垃圾和废品,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这个现象。

雨: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地理、化学、经济等跨学科知识,向孩子们讲解当这些铁盒变成垃圾以后,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伞:最后,以《怎样将这些铁盒循环利用起来,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为主题,发起一个探索项目,邀请环保、设计、社会创新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同学们的项目导师,跟他们一起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方案举行一次正式的发布会,由同学们向父母、老师以及校外的热心人士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付诸实际。

再如,

空:(假设)北京有不少历史相对久远的民宅存在外墙剥落的现象。

雨:结合建筑、历史、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跟同学们讲解外墙剥落的原因以及影响。

伞:最后,结合乐高课,发起一次“用乐高修复岁月”的实践活动,在与民宅主人达成协议的前提下,让孩子们用乐高来修复墙体。

备注:用乐高修复墙体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德国艺术家Jan Vormann用乐高修复世界建筑的践行(相关报道:http://mt.sohu.com/20160422/n445508732.shtml),民宅的切入点仅为抛砖引玉,如果可行性不高,可以考虑其他公共修复对象。

我相信,将思维工具引入教育体系以后,可以帮助孩子将能力的训练、价值观的培养、跨学科知识的习得、生活场景的观察这几个层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二、关于文章《爱与尊重激烈交锋的小故事》的思考

文中讲到孩子班上准备到任的数学老师,因为不实传言受到了同班家长的普遍质疑和抵制,后经多方澄清还老师以清白,一场风波才得以平息。加加妈妈从这件事出发,分析了在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人们(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的缺失。

关于这件事,我更愿意从这个视角去思考:家长们的反应除了折射出他们对教师与教育体制深层次的不信任以外,也错过了一次与孩子一起练习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假如我是加加妈妈的话,我会邀请孩子一起分析家长群里对数学老师的负面评价,设置开放问题与她讨论:

Q1:你怎么看待这些对老师的评价?

Q2:在面对面接触这位数学老师之前,我们要怎么做,获得什么信息才能让自己对这位老师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的第一印象?

我们经常以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但其实语言就是思想的本身(或者说思想的格式)。当我们看到这些负面评价以后,不假思索地升起了应激反应,用焦虑、恐惧、情绪化的语言来形成舆论压力,逼老师下课。这时候,我们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的是“见到负面评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反抗了再说”的思维定势。就算这位被迫下课的老师教学水平真的不怎样,就算让大家如愿换了一位很牛的数学老师,难道这个结果就能抵消“非理性反应的言传身教”这个潜在但影响更大的代价吗?

相反,假如我们利用这次事件作为活教材,与孩子联结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共同体,用克制理性的语言,基于充分事实信息,与孩子一起进行探究与讨论,我相信其中的成长价值一定会很大。

而且,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有机会接受在传统体制学校内难以获得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孩子看到我重新定义了事件情境,将它从对新老师的质疑与围攻(消极),转换为基于公共事件的批判性思维研习(积极),这与“走出课室,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的未来教育理念遥相呼应。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就是把身边的事情作为教育与成长的潜在资源给盘活了。

退一步来说,假如这位老师真的不怎样,又不能换人。那我们就要跟孩子讨论:我们怎样建立起更有效的自主学习、同侪学习,来弥补老师教学的不足?试想一下,假如作为家长的我们,一直纠结于老师好不好这个问题,是不是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否,完全取决于老师。

一旦习得了这个观念,孩子就会觉得学习的主体是老师,不是自己,自己只是一个跟随者。这样的学习心态,又怎样能够适应未来对主动学习的基本要求呢?所以,引导、协助孩子建立起有效的自主学习、同辈(互助)学习机制非常重要,包括链接外部资源,比如在行上的数学老师。让孩子明白,要学好一样东西,并不需要完全依赖老师,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有一句话说:作为子女,我们成长的速度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我觉得,作为父母,我们成长的速度也要跟得上孩子求学期间的成长速度。期待华章在“奴隶社会”这篇文章里的【推荐阅读】部分提到的家长教育体系。


三、关于文章《会玩,是未来30年最重要的软实力!》的思考

我记得奴隶社会曾经分享过几篇关于“玩的成长意义”的文章,我自己很认同这个观点,也想围绕这个主题分享一些践行经验,为这个主题链接一些新的视角与知识,为“怎样才能培养会玩的孩子”这个问题在操作方法上提供一些小启发:

1)亲子互动自带可供性,可以提升“玩乐中的即兴创造力”

什么叫可供性呢?它是一个生态心理学的概念,意指物体、环境给人类提供的行为可能性。比如,一块石头提供给我们的可供性有“可供固定门的角度”、“可供坐下歇息”(假如表面相对平整的话)、“可供雕琢”等。

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是以可供性作为驱动力的:发现木头生火的可供性,让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启了文明。发现蒸汽提供动力的可供性,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除了是文明的推手以外,可供性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见证:从发现楼梯可供爬行的属性,到发现皮球可供拍打(弹跳)的属性,再到抽屉开合的可供性, 成长中每一次的发现都是在认识一种新的可供性。

当我们不了解可供性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给孩子灌输关于事物的刻板印象:杯子是用来装水的,书是用来看和读的。在孩子的世界里,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静态的,不存在其它的可能性和发散空间。这样很难要求孩子长大以后会玩,有创造力,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创造新事物。

相反,如果把可供性的视角融入亲子互动当中,就会给孩子打开一片广阔的新世界,激发他们对事物建立起“弹性的认知”,而不是“固化的认知”。

下面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的两个小例子。

例子1:女儿很喜欢玩滑梯,于是,我在房间里就地取材,设计了一个“滑梯”——利用凉席随意弯曲的可供性,掀起其中一个角,形成一个随意调节坡度和高度的“滑梯”,然后“邀请”她的各种小玩伴——乐高公仔、动物毛绒公仔、大小各异的球,一起来滑滑梯。她看到以后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拿着小玩伴体验了一把。

例子2:女儿有很多贴纸书和手指(动物)玩偶,有一次,我灵机一动,把小猴子玩偶藏在了贴纸书里,然后跟女儿说:咦,小猴子想跟你玩捉迷藏,他已经藏起来了,就在这本贴纸书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但是女儿玩得很嗨。后来,我变换了玩法:让她把猴子藏起来,我来找。她同样觉得很过瘾。在这个小游戏里,我利用的是书页遮蔽的可供性,从这个可供性出发延伸出“捉迷藏”的玩法。

2)游戏化沟通,让孩子经常处于“好奇与探索”的状态

女儿2岁半之前,为了帮助她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我会用游戏化的沟通方式来激发女儿的动机。

比如,女儿不太喜欢主动喝水,我会设计一个场景来引导她:我们试试看,彤彤喝水的咕噜声能不能把跳跳虎(她最喜欢的手偶之一)叫醒?这种沟通方式给她营造了「我想看看我喝水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的内驱力,避免了指令式(「快点喝」)、威胁式(「如果你不喝水,我就XXX」)、条件式(「你喝水,我就拿XXX给你」)等沟通方式所造成的外部动机控制。

有时候,女儿在临睡前不愿意小便,我就跟她说:便盆里有很多“dyson虫”(她的自造词,是指一种她自己想象出来的虫),我们可以用尿尿把它们冲走,我们要不要试试?她听到以后就非常有动力尿尿。在这里,我把被动任务的场景改变为游戏化任务的场景。 

在游戏化沟通中,孩子会学到:原来我可以换一个有趣的视角去看待和处理一件本来挺枯燥的事情。这种视角转换的意识会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当孩子懂得在面对一个平淡乏味的场景的时候,自己可以“即兴编剧”,将它重塑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游戏”,那么,“玩”已经成为孩子与世界互动的基本方式了。

以上,是我最近看奴隶社会的文章后的所思所感,很感谢大家能够抽空阅读。

谨致问候,

嘉文

我的微信号:jiawen810232 ;微信名:Eugene-知识银行。欢迎对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继续交流。

-- 完

一土最近发生了什么?



推荐阅读:

一诺 |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改变教育,从语言开始

一土教育有什么不一样?

一土学校,有灵魂的教育


更多了解一土学校,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那里有几篇来自奴隶社会的文章,讲述了一土学校的缘起和一路而来的进展。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