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怎样才算发展?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457 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写在前面:
今天的文章是香港大学前副校长,荣誉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程校长也是一土教育的老朋友,去年五月在斯坦福教育论坛,还与程校长有过深入的交流。
程校长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中国对“人才”的定义早已和三十年前不同,是否还要用传统的评估体系衡量人才值得更多的探讨和创新。
本周五晚 7 点,一土邀请了几位在国内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老朋友,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未来的人才”,以及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如何去看待教育中最重要的那些事儿。线上有直播,详细信息请看文末。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怎样才算发展?”,这不仅是中国教育要思考的问题,全世界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我觉得每个地区的教育之间的比较,不是经济水平的比较,不是弱势、缺点的比较,而是优势的比较。例如美国教育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中国教育擅长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我经常说两句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明天!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学生的学习!
下面我分五个部分来讲一下:
01
教育发展的补亏思维教育发展看什么?通常的观点大致有两种思维。一种是补亏思维,“先看有什么问题”、“看给了我们什么任务”、“看差距,我们如何追”、“看排名,争取更高”。大家这样做的理由是,先找到问题,然后解决了问题,教育也就发展了!
但真是这样吗?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修车的心态:先看车哪里坏了,哪儿刮花了,但修到最后车顶多还是原来那部车,这部车并没有发展。所以,补亏思维容易从负面着手,容易着意于找缺点,容易下意识地追究责任,容易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和成绩,容易打击士气,容易变成领导孤军作战。
美国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认为学生学得不好,是老师的责任,于是设计了很多教师评估,把老师的工资合约与学生的成绩表现挂钩,弄得鸡犬不宁。补亏思维也往往包含着线性思维:认为“经济好的,教育也一定好”“我们的路,也是发达地区走过的路,应该向发达地区学习”。
其实,环顾其他地方的教育,成功的并不一定就是经济发达的。例如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近年教育突飞猛进,就不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要是按照线性思维,中国也不会有近 40 年的变化。
▲ Photo by Ivars Krutainis on Unsplash.
相反的,是前瞻思维:下一步应是什么?上一个台阶,会是怎样?我们的梦想、愿景、展望、前景,是什么?前瞻思维者会更多的往高处想,向前看,找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那才是发展的思维。前瞻性思维有助于帮助大家找到共同的目标、梦想与愿景,有了目标,大家就可以一起努力,向着目标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会被视为改革的动力,而不是感觉自己是改革的对象;校长、学校也会成为改革的动力。那么,在我们理想之中,未来的教育会是怎样的?在西方流行的,起码有两种话语:经济话语与科技话语。
02
教育发展的经济话语经济话语的特点: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发展教育?为了经济发展,为了繁荣安定;为了提高 GDP,为了加强国际竞争力。
教育发展中也存在经济话语:个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了具备和增强就业能力;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地位、权势。
因此,在经济话语下:教育的责任,在于塑造人力资源;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培养综合性人才;要学生准备工作上新的挑战。
中国是有这方面的传统,很多人把科举当成教育了,十年寒窗,就是为了一朝成名,然后拜为宰相,招为驸马,衣锦荣归。在整个东亚“筷子文化”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越南都受过科举的影响,把个人的荣华富贵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种经济话语,最典型的是美国提出的培养学生的“21 世纪能力”,包括关键能力(读、写、算),学习与创新能力(明辨、沟通、合作、创新),再加上信息、媒体、科技能力,生活与职业能力。这个说法很受欢迎,因为它标志着 21 世纪与 20 世纪的分别,令人一新耳目。
但是,转眼看看现在的年青人:用非所学,渐成主流;转工转行,家常便饭;间歇打工,怡然自得;创业自雇,前途开朗;斜杠一族(slasher,同时从事多种行业),愉快多彩;在家啃老,心安理得;……而且技术、市场、机构、职位、人脉、政策等因素让就业市场瞬息万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是否为了瞄准定向就业?教育是否就是要孩子尽早找出发展方向?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新一代的年青人,有什么诉求?也许我们知道的很少。社会有不一样的需求!年青人有不一样的诉求!经济当然重要,但是,教育,还可以固守经济话语吗?
03
教育发展的科技话语西方看教育的未来,另一种流行话语,是科技话语。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真的是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共享经济、共享数据、共享空间,正在不断扩展;各类“中心”(饭店、银行、商店、…)迅速消亡。科技的发展,也配合、加速、加强了社会的个人化、碎片化!对教育影响很大。
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很多方面的进步和可能性。
科技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经历(例如 VR 可以增广学生的见闻);
科技可以精准掌握学习过程(例如为学生设计的 App);
科技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例如考试批改);
科技可以促进学习个別化(例如学生自学软件)。
▲ Photo by FunkyFocus on Pixabay.
然而,对于教育而言,也有一些疑问:
第一,精准化,会不会把保守的教学理念固化?例如批改作业的技术目的是提高学生成绩,这样的教育科技会不会把应试教育的概念固化了?
第二,虚拟化,会不会取代了真正的体验?如果自然界的东西都通过虚拟现实体验,那学生更加不用接触社会和自然界了,这和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的概念是吻合还是倒退了?
第三,机器化,会不会没有了情感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会有感情,机器能够做到吗?老师会不断的创新,机器能创新吗?
此外,虚拟世界、机器智能、网络生活、大数据这些也会同时带来进步与弊端,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两方面都会有。加入我们也看看教育以外的科技大环境,又有其他的考虑:
虛拟世界:能够超越现实,但是往往又会难辨真假。
机器智能:能够超越人工,是否就是为了取代人类。
网络生活:能够超越时空,但也造就小圈虚假共识。
大数据:能够超越个人,但不免要担心隐私尚存?
喜兮?忧兮?
04
到底社会在如何发展?我们都感到社会变了。但社会到底变了什么?与教育又有什么关系?
从经济形态来看,是从满足需求变为营造欲望;从生产形态看,是从大量生产变为少量多款(less of more);从机构形态看,是从巨型科层变为一站式小单位。
机构变小了、扁了、松了;讲究的是灵活、可塑、易变;同时也脆弱了、不稳定了。
雇主对于雇员,已经不可能有以前的照顾与保障。雇员对于机构,也沒有了以前的依赖与忠诚。
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职位、职业不像上一代那么看重。我们生在 20 世纪的人,讲究的时候安居、乐业、稳定、保障;21 世纪的年青人,讲究的是变化、突破、挣脱、脱俗、创新。他们有不一样的事业观、成功感、满足感、幸福观。
▲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社会变化是根本的、彻底的、持久的、全面的、不可逆的。我们进入了一个新世代,工业社会特征正在逐渐消亡。我们正在经历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巨大变化;不亚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个人正在进一步被释放。更加自主,但也更加孤立;个人因此也需要更加坚强。我们的教育,有这样的目标吗?
05
教育发展是什么意思?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教育却不是,教育是我们为下一代设计的系统学习。教育是人造的体系,因而带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信仰的时代烙印。也就是说教育体系是可以过时的!现在我们正在遭遇这样一境况。
社会变了,不能只看学历,学生学习,远远超过我们教的,年青人的诉求,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新加坡利用了《21 世纪技能》的理念,但是觉得不能只看经济(工作)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提出四点:
自信的个人,自觉的学习者,主动的贡献者,有心的公民,作为整个教育的发展的方向,虽然引申过来的“能力”与美国差不多 — 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与信息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公民、全球与跨文化意识 — 但是出发点是“人”。
中国也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是从人的内涵出发,从人的内在素质出发,台湾也在 2016 年提出“素养”,也许也是继承了儒家的传统。
在 2016 年,我们在香港做了一个倡议,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学识(持续学习的能力、深入探究的能力、综合使用的能力、驾驭科技的能力…)、修养(群体合作、自省自理、跨越文化、灵活应变…)、品质(敢于创新、勇于承担、不避风险、兼容并包、坚持原则…)、价值观(关爱舍予、公义和平、相信理性、平等公正、热愛自然、珍惜生命…)。
▲ Photo by feworave on Pixabay.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假设,周边的世界,是一个太平的世界。这里罗列一下全球的乱象:
连绵的天灾祸害、冤枉的人为意外、不断的新旧疾病、莫测的经济危机、突发的社会动乱、潜伏的战争隐忧、泛滥的贪污腐败、任性的政党纷争、难防的恐怖袭击、汹涌的越境难民、到处的造假诈骗、不一的民主结果、凶狠的贸易战争。
这些乱象,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一言以蔽之,我们处于乱世,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变幻(volatile)、莫测(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西方所谓 VUCA 社会。
我们的下一代必须是坚强的一代,他们不止要生存、要适应,我们还希望他们成功、领导、变革!摆脱乱世,营造新社会,要靠我们的下一代!
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那就是教育的使命!
这是我的结束语,谢谢大家。
「一土」说:
正如程校长文章所说,面对高不确定性的时代,一土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在『一土中学创校分享会』上,期待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欢迎扫码报名本次活动的线上直播,也欢迎大家在线上与我们互动。
本周五现场活动已报满,如果您对一土中学感兴趣,也想投入中学创校建设的话,欢迎扫码(上方海报)提交信息。
时间:8月23日(星期五)
嘉宾对谈及分享:7:00 – 9:00 PM
直播通道:
▲ 扫码即可加入直播间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