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677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题图:来自一土课堂
日本的山本禅师曾说“一切诸卷,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文学的修行到最后都是修心,写作的终极对话到最后写的都是自己与内心。
回想起来,你有没有为自己小时候不经意就忽略掉的写作素材感到深深的遗憾:光着脚在溪水里玩耍时的肆无忌惮;在玉米地里发现小小一株甜瓜时的欣喜若狂;玩累了躺在大树下的石头上睡着后,醒来时的一片酣甜……这些宝贵的时刻,却因为当时觉得不够“高级”,从来没有出现在自己的作文里。
写作仅仅是写作吗?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之所以写出振聋发聩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写作方法,也是因为他们饱满的内心喷涌而出。
在《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一土老师写给孩子们的105封信》中,我们看到一土老师怎样在孩子迈出探索写作的第一步时鼓励孩子们;怎样与孩子们一起抬头看云,低头踩雪;怎样引导孩子把第一稿干干巴巴的“火柴人”变成有血有肉的“蜘蛛侠”……
▲ 从火柴人到蜘蛛侠
当看到一土老师们如何引导小土豆们写作时,会感到课堂里一个个作家的灵魂正在被温暖和孵化。开放的态度、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对想象和表达的不设限。我看到了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写作课,一土的写作课不是在教孩子套路和技巧,而是教授孩子怎样观照自己的内心,“我手写我心”,是一土老师在孩子们心里从小种下的关于写作的种子。
写作,归根结底,是一个表达的过程。如果说音乐家是通过音乐与旋律来表达自我和感染他人,艺术家是通过画面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那么,写作,就是通过文字去讲述故事和表达自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看完一土新书,我看到了一土老师在课堂中生活中,让孩子们读好文章、看真实世界、用心书写。在写东西的过程中,当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以文字为载体漫天飞舞时,灵魂仿佛有一瞬间得到松绑,心中不禁感叹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就像一土老师总说的,孩子是天生的写作者、诗人,他们眼里的世界,远比我们成人更加纯粹、灵动,有的时候,甚至更加深邃。 在孩子们的内心,有故事在孕育,有认知在发展,有情感在流动,就会有表达的愿望产生。教孩子们写作,首先是一个教孩子向内看感受自我、向外看感受世界的过程。 文字是真实的,文字也是想象的,只要文字表达出了孩子们的心中所想,就是鲜活有生命力的,是可爱的。文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在于它与人的感受一样,千变万化又真挚感人。 在这个过程中,输入是表达的基础。大量阅读经典书目带给孩子对世界更加丰富的感知,让孩子言之有物。“ 读写不分家,二者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起来呢?阅读有精有略,有轻重有缓急。对于书中精彩的段落或相关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拿出来做精读。让孩子体会够了再去写作,就会有文思如泉涌的状态,从“我思考”到“我想说”,最后到“我想写”。
”在一土新书《和孩子阅读》的这章,一土老师们将自己在语文课中带领孩子们做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方法,以案例的方式进行了深度的整合与沉淀,希望能给每一个父母带来亲子阅读的脚手架,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
“ 这是我最近在班里的一个尝试,让孩子们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制作一张阅读卡。阅读卡上要求孩子填写日期和天气,书的名字,读这本书时心情是什么颜色的(指一土的“情绪四色板”),最喜欢的人物或者是情节是什么,关于这本书我有什么问题以及我有什么收获。阅读卡中的“我有什么问题”是个重要部分,孩子会提问题比会解答更重要,因为提问说明孩子在思考。
——摘自《孩子,愿你的人生越来越厚》”▲ 小土豆的阅读卡
▲ 贴满阅读卡的读书墙,像一片浩瀚的书籍汪洋“ 在最开始阅读的时候,对于难理解的地方,我会给孩子们解释,后来解释得越来越少,就只是在读故事,在玩。正因为好玩,非常吸引孩子,所以他们的专注力很高。而这种专注力和兴趣会为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老师现在还没有办法给一二年级的孩子直接讲书的结构,但可以让孩子通过目录或某一章的标题推测作者的用意和情节安排,让孩子感受和理解情节的发展和作者的结构设计,并让孩子通过体会像作家一样思考,与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联结和共鸣。
——摘自《孩子年龄小,读不懂书,怎么办?》
”▲ 小土豆阅读后所画的读书结构图
在书后,我们还附录了数百本一土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既希望家长与孩子们共读,也期待家长对自我感受的分享也能成为孩子们感知世界的通路之一。你的孩子读诗吗?你曾经给TA读诗吗?在高兴的时候拉着孩子,说,“来,让我们一起来写一首诗吧!”你会这样做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诗歌为例,诗歌也许离我们这些“奇怪的大人”很远,却离孩子们很近。因为诗歌的真诚、活泼、俏皮、多变,简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孩子!所以,孩子们爱读诗、爱写诗,也就不难想象了。孩子们的心因为单纯,所以更容易感受到自然的频率;孩子的眼睛因为透明,所以更容易看到大人们看不到的种种小细节。所以孩子们既喜欢旁若无人的大声读诗,也喜欢用诗来向“奇怪的大人”描述这个大人怎么都看不到也听不懂的世界。在一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雨天听小雨滴落的音符,春天看海棠花溪的落英缤纷。有时候,老师也会和孩子们一起静下来,发现原本平平无奇的周围世界,突然能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
徐奕欣老师在《我不小心踩了春天一脚》中写:
“ 孔子有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为无邪?无邪即是孩子这种未经文明驯化的质朴,就像《小王子》中的宇航员,他能画出蟒蛇腹中的大象。作为大人,我们再难画出那只大象。我们能做的,是让阅读带领他们感知诗歌,让观察带领他们发现世界,直到诗歌开始在他们心中有了剪影,直到世界开始在他们眼中有了轮廓,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化成诗篇,带我们看到那只大象。
”低年级的很多孩子能即兴讲出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提起笔来写的时候就非常困难。一方面,孩子所掌握的字词句、修辞技巧,不足以完全表达孩子的内心所想。另一方面,孩子还不知道怎样把口头表达出来的东西用有逻辑结构的方式写出来。这就需要老师们为孩子搭建起适合的脚手架,帮助孩子掌握相应的技巧。关于搭建脚手架,一土的语文老师们记录了很多过程性的教学实践。“ 最近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进行“仿写”。仿写相对仿说来说,难度增大许多。“仿说”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并且对句子的用词、结构进行体悟,继而模仿。“仿写”则要求孩子们在此基础上还能书写出来,对拼音和写字都有挺高的要求。
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并且非常生动有趣。只要给予机会,他们就能呈现一个令成人非常惊喜的视角。几乎每次的模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不同的想法。可能有一些在逻辑上或者常识上有些小瑕疵,但听他们慢慢讲自己的想法,每次我都惊呼,为之叫好! ——摘自《语文课的仿写》”
▲ 一年级下小土豆们的仿写小练笔
除了仿写,让孩子们思如泉涌的另一个秘诀,就是引导式的提问。看看一土老师是怎么做的?
“ 道理孩子们都明白,可毕竟年纪小,练习得还不够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老师就从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你说自己不喜欢足球,你们是玩美式足球还是英式足球?” “英式。” “你们踢半场还是全场?” “半场。” “你觉得哪里最难呢?” “他们总让我守门!”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说我总踢不进,而且我守门要是丢了球就会被埋怨……” 说起这些,孩子立刻变得滔滔不绝,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我们说的血肉呀!快把它们写下来。” 孩子便恍然大悟,下笔不再愁,切身体会到了“我手写我心”的状态。——摘自《让 9 岁的孩子写我是谁》
”当孩子真正开始体会真实发生的喜怒哀乐,感知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角色,感受到自然一刻不停的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表达与写作,会多么自然而然地发生!正如祝玉娟老师所说,帮助孩子“有话可说”“言之有物”的,是“发现生活的眼睛、感受生活的心”。自我表达的欲望是写作的原动力。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所处的家庭文化,是否真正鼓励表达自我,孩子的感受是否能够得到最真实的肯定,孩子的某些真实,可能展现的不够完美,我们是不是还能接受他由衷的表达?除了老师,能跟孩子一起快乐地聊天,热情地探讨问题的家长,并接纳真实的孩子的家庭才有辅导“写作文”的能力。总之,孩子的表达欲,不能封存在一个上锁的日记本里,不能封存在套路的写作技巧中。我手写我心,孩子作为感受者、观察者、思考者、表达者的主体性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维护,写作的动机和能力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 END -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赞",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给一土教育公众号"标星"
不想走散,也不会走散,因为我们都相信美好的教育。
点击阅读原文 | 了解这个比家大一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