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方戟 黄晓童 | 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建造

王方戟 黄晓童等 建筑遗产学刊 2022-04-25



▲一边是临时性的晾晒屋,一边是具有永恒感的雪山,临时及永恒定格在左右几乎均分的构图里




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建造王方戟 黄晓童 [西]安东尼奥·希门尼斯·托雷西亚斯 摄影

只有一开始先放弃那种想要标新立异的想法,才能在后续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体的差异性特征。西班牙格拉纳达建筑师安东尼奥 · 希门尼斯 · 托雷西亚斯曾以格拉纳达郊外农民自建的烟叶晾晒屋作为拍摄主题。此外,他也拍摄了大量世界各地不少自主营建建筑的照片。在解释拍摄这些看似简单的风土建筑的原因时,托雷西亚斯提到了建筑设计中“集体参考”和“个体参考”的区别,并强调作为建筑师应更关注“集体参考”。在他看来,“集体参考”指的是建筑以其工具性成分而与人产生的关联,其中既有人对建筑在便利及经济有效层面上的要求,也有人以动物的本能在庇护及舒适感这些基本需求上对建筑的要求。相对于“集体参考”,“个体参考”更多围绕个人的记忆及感触展开,表现的是建筑非工具性的一面。对建筑的工具性,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有非常接近的说法,“罗兰 · 巴特提过一个概念叫‘功能符号’。那是指某个有功能的物体,它身上不带除了这个功能之外的其他含义。比如工具就具有这样的属性。我心中有一种将建筑都做成那样的渴望。……我对过度的建筑形态的表达感到疑惑。它们跟建筑以‘功能符号’状态存在的方式相距太远了。这就好比在设计工具时,我们仅仅把它们设计得漂漂亮亮就可以那样简单。我想我个人是要想办法不这样做设计的。”

托雷西亚斯认为,烟叶晾晒屋这样的未经建筑师设计的风土建筑,没有为宏大文化或个人趣味留出任何空间,是一种将建筑非工具性的部分挤压殆尽的设计,是建筑之工具性的最好表达,是一种最直接的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建造。埃拉迪奧 · 迪埃斯特(Eladio Dieste)的“建筑中只为最基本的东西留有一席之地”大约表达的就是这层含义吧。然而,这类似乎仅体现工具性的建筑并非不能触及人类情感。相反,为了回应不同的限制条件,每座晾晒屋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和建造措施,形态质朴而多变,效果丰富多彩,将自然环境和生产需求巧妙结合,乃至成为安达卢西亚山区地景的一部分。这些风土建筑的建设者就像某种共同经验的翻译家,他们从共同经验中产生问题,又从共同问题出发,通过最直白、最广泛的形式表达回应集体问题。而经过旅行再回望故乡时,托雷西亚斯发现,这种烟草晾晒屋在一定程度上使发生在安达卢西亚文化圈中的建造活动的特殊性显得更为清晰。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在当代建筑的设计中思考的要点,是清晰而冷静地判断哪些属于“集体参考”,哪些属于“个体参考”,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设计才能更加有效地达成建造目的并回应当地文化。

如果将建筑设计视为人们在某一社会中进行沟通的系统,那么建筑师就成为“集体的代言人”,讲述集体的生活方式并对幸福进行概念性表达。 因此,“集体参考”是至关重要的。将与“集体参考”相关的内容放在设计首位,并不意味着“个体参考”不重要。很多出色的建筑师都能处理好“集体参考”和“个体参考”的关系。建筑师路易斯 · 巴拉干(Luis Barragán)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很多对地方文化的思考,也充满了建筑师个人的记忆和情感。“……他能在地理及文化上汲取精华,并找到一种全世界都能认同的设计方法。”“个体参考”的融入能给建筑带来个性,使建筑具有更多层次,但设计中它们应该是达成“集体参考”目标后再完成的内容,应是保证“集体参考”的基础上对个人感情的投射。

托雷西亚斯通过对烟叶晾晒屋这样的风土建筑的关注,表达了对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式的赞颂,也是对设计中缺乏集体认同的狭隘形式效果的批评。

(感谢安东尼奥 · 希门尼斯 · 托雷西亚斯的家人、周娴隽、何塞 · 米格尔 · 阿科斯塔、 米格尔 · 安吉尔 · 拉莫斯 · 普阿尔托亚诺对本文的支持。)





烟叶晾晒屋的围合墙体由回收利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杨树皮组成。预制板用电线绑在内部的木结构上,十分稳固。底部基座与预制板墙体之间用粘土砖垫高留缝,增加底部通风。杨树皮是附近伐木场加工杨木后的余料,长度是固定的。山墙上部树皮竖直覆盖,其下三角形空缺部分树皮横向覆盖。这种材料有多长就用多长的做法既带有幽默感,又不乏形式感。立面材料简单“并置”的做法体现出建筑的工具性特征。

托雷西亚斯设计的莫尔维萨尔社会住宅并未强调形态的统一,如模型所示,而是以基地周围可视景观的不同状态为线索,设置不同住宅类型,并将这些类型并置在一起。


冬季,大地休耕,屋主用甘蔗枝干将烟叶晾晒屋围护起来,等待来年繁忙的夏季。晾晒屋成了大地中孤独的存在。照片刻意避免人的出现,一方面希望被表现的主体更为纯粹,另一方面,晾晒屋本身充满了人为的痕迹,托雷西亚斯想以此引起读者对人的建造行为的想象,而非直白地记录静止的人。

相对较重的陶质瓦屋面下一般应该是砌体墙面,而晾晒屋围墙表面用杨树皮覆盖,完全看不到实体结构。不过,在这座被称为“法国桥”的漂亮石拱桥旁,晾晒屋这种轻轻的表情似乎更为贴切。


弯曲的乡村道路,一边是杨树林,一边是烟叶晾晒屋。周围是空旷的乡野,晾晒屋在这里与杨树林一同塑造出一处特有的具有围合感的场所。

夏季,以尼龙绳绑扎起来的杨树枝作为骨架的烟叶晾晒屋坐落在烟草地中。尼龙编织布的表皮给人一种很强的临时建筑的感觉,但临时和永久本来不也只是相对的概念么?

由随意凿孔的镀锌铁皮及模块化的杨树皮拼板交叉覆盖的表面,既利于晾晒屋的通风又表现出生动的韵律。波纹金属板屋面之下的立面并未被完全覆盖,不经意地暴露出内部的木结构。

而另一座烟叶晾晒屋外墙以预制混凝土砌块为主,以预制轻质混凝土砖为填充,内部木构架支撑顶部机制瓦屋面。简易的木构架无法提供完美支撑,沉重的机制瓦面产生了波浪形沉降。藤条编织的帘子是这座晾晒屋非常恰当的围护材料。


带缝的成品机切木片拼板不断重复,不仅形成晾晒屋的立面覆盖也成为屋前两棵小树的绝美背景。托雷西亚斯一定想说:“瞧,那里有两个小小的花园。”

在另一座由杨木片板组成立面的晾晒屋中,立面覆盖方式分上中下三种。最上部坡屋顶下三角区内木片钉在木结构内,其下结构暴露。余下的立面是杨木片板覆盖在结构外部,只是上层横向排列,便于让木片受力。下部纵向排列,便于灵活移开,形成入口。


粘土砖柱,粘土砖格状砌法围护格栅墙面,机制瓦屋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檐部过梁及门洞过梁,带顶部滑轨的金属栏杆移门,檐口叠涩出挑,屋脊设带风帽烟囱拔风——相比于其他实例,这真是一座非常“正规”且豪华的晾晒屋啊!

晾晒屋的细节。这座外墙为砖柱砖花格围护的豪华晾晒屋,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哪怕是底部三排为了结构加强而添加的斜向放置的砖格也显得那么优雅。只有主人知道这背后意味的代价。


这座烟叶晾晒屋立面以预制混凝土砌块为主,柱间填充以间隔砌法的带孔预制混凝土砌块。由于带孔砌块很薄,为防止围护体倾覆,柱间以小尺寸的实体混凝土砌块进行竖向加强,横向局部以两道密拼砌法的带孔砌块予以加强。

墙面底部砌块外施水泥抹面。即便如此,结构还是较为脆弱,局部残破难以避免。晾晒屋的细节。可以看到,竖向小尺寸预制混凝土砌块及横向密拼砌法的带孔砌块的十字形加强带。这个构造扰乱了带孔砌块的原有铺设韵律,既有结构作用,也不乏装饰感。


烟叶晾晒屋屋面用表面氧化的铁皮覆盖,立面先用藤枝在木结构外搭成篱笆状围护,局部遮蔽不足的地方用横向藤枝补足,下部也用氧化铁皮遮盖,这是一个在材料及建造人工方面都非常节省的策略。氧化铁皮与橄榄树皮的颜色搭配真是很好看。

有的烟叶晾晒屋包括混凝土砌块柱子、漏孔砌法粘土砖墙裙、内部木构件、机制瓦屋面、杨木片围护,砌块柱间的杨木片可以像悬窗般翻起,增加通风。相互没有关联的元素基于经济有效而非视觉效果被选择并拼接起来,原理上跟机器的制造一样。


田野上长条形烟叶晾晒屋、阿尔伯托 · 坎波 · 巴埃萨设计的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大楼、格拉纳达城、雪山等景象依次展开。利用长焦镜头,托雷西亚斯将具有永恒感的纪念性建筑与临时的棚屋进行了对比。

拾阶而上进入托雷西亚斯设计的霍塞 · 盖雷罗艺术中心的顶层展厅,对面主教堂美丽的石雕突然近距离呈现在眼前。这种具有震撼感的具象物质与艺术馆中陈列的抽象绘画形成的强烈对比激发出人们的原始想像。


低斜的夕阳打在这座烟叶晾晒屋的立面上,让它变得异常温暖,衬托出其后山丘的绿意及更远处雪山的冷峻。这座晾晒屋外墙原为石质砌体。为了减小开洞,石墙边补砌了粘土砖垛。窗上木材过梁很小,本身无法支撑其上砖体,于是在窗口随意添加了几根圆木,不影响使用还别有趣味。

附着在外框上的波纹金属板可上下滑动,以调节窗洞大小,从而控制通风量。洞口虽小,外框与所处位置高低不一的金属板一同形成了颇有气势的立面效果。


清晨,阳光透过留缝砌法的粘土砖墙面进入烟叶晾晒屋,在内部同样做法的墙面上留下光斑,砖的形状、砌体间空洞的形状、阴影的形状混淆在一起,形成了无法言表的视觉效果。

晾晒屋中晾晒的烟叶,一抹绿色与结构细节及光影搭配成趣。

斜射进来的阳光打在杨木支架外的松木板上形成迷幻的光斑。(全文完)




本文完整阅读见《建筑遗产》
2021年第2期 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XII
作者简介:王方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教授;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7)建筑师黄晓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硕士研究生



端午快乐!



欢迎关注《建筑遗产》2021年第2期(总第22期)
※ 官方微店有售 ※





《建筑遗产》学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公众号将继续秉承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进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核心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普及度、学科引领性、专业渗透力为目标,不断带来一系列专业、优质的人文暖身阅读。


扫二维码进入本刊微店页面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官方网站:https://jianzhuyichan.tongji.edu.cn/
联系电话:(86)21-65982383
学术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新媒体运营:潘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