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
导 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名录遗产(下称“名录遗产”)包括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是地球上文化、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3H-3D-3C-3S框架(图1),并深入探讨名录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实现的重要贡献与潜力。
图1 3H-3D-3C-3S框架
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727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154项、世界地质公园169项,累计覆盖约10亿公顷的地表面积(约为地球陆表面积的6.7%),关系到3亿多人的利益;直接反映了地球的文化、生物和地质多样性。因此,名录遗产应该在制定全球发展政策时得到优先考虑,特别是联合国《2030年议程》。本研究表明名录遗产可以为17个SDG目标中的51个指标(Indicator)作出直接贡献(图2)。但遗憾的是,其在联合国《2030年议程》中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图2 与名录遗产直接相关的51个SDG指标
通过统计、研究和总结自1971年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启动以来所发表的与名录遗产有关的国际公约、研究报告、论文以及同一时期的政策指南和具体行动,本研究构建了名录遗产助力SDG目标实现的3H-3D-3C-3S框架(图1,详情见下方“知识点”),用于突出和理解名录遗产对SDG目标实现的特殊贡献——统筹推进遗产资源协调管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保存与维持,为人们提供生存物质材料、经济基础和生态系统服务,助力提升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为实现SDG目标贡献力量。
名录遗产地的绿色食物、清洁水(目标6)和空气等是当地人们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材料,是社区居民减轻贫困和改善生计的重要资源(目标1、2、3)。通过现场教育(目标4)、科学研究和培训活动,名录遗产大力强调性别平等(目标5)、维护和增强妇女儿童权益,增强了本地身份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缓解社会不平等(目标10),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凝聚力的提升。同时,名录遗产地蕴含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乃至地热能等可为本地居民提供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目标7),独特的文化、自然和地质景观更为人们提供美学、艺术、文化欣赏等服务(目标3)。通过建立和发展旅游与文化创意服务产业(目标9),名录遗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目标8),推进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设(目标11),旅游循环经济支撑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目标12),促进包容性和公平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创造力。
图3 17个SDG目标 (图片来源:UN官网)
文化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体现了地球表面传统的土地或海洋利用,是人与环境互动的典型案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文化基因传承和历史借鉴。自然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保存并维持着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目标14、15),在气候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目标13),助力提升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力。自然遗产和地质遗产记录了地球演化各个阶段的重要信息,为科学认知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目标13)、生物多样性丧失(目标14、15)、全球性疫情防控(目标3、16、17)等具有重大意义与科学价值。作为全球合作的创新网络和重要平台,名录遗产就和平与包容性发展等全球重大议题达成共识(目标16)。同时,UNESCO始终注重发展伙伴关系(目标17),通过开展广泛国际合作来积极分享名录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知识、政策和最佳实践。
总结与展望
名录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产,协调管理和保护名录遗产并积极将其与社区发展相融合,是在不同尺度(地方、国家和全球)上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全球SDG目标落实提供助力。当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给名录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严峻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并承认名录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特殊贡献,并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给予优先考虑,才能更好地让名录遗产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需求的同时,完整地传给下一代。
知识点
3H-3D-3C-3S框架
3H: cultural heritage, natural heritage, geoheritage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地质遗产
3D: cultural diversity, biodiversity, geodiversity
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
3C: coordination, conservation, combination
协调、保护、结合
3S: survival, service, sustainability
生存、服务、可持续性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2)00023-6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三卷第三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Contribution of UNESCO designated sit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投稿: 2021-11-08;接收: 2022-03-08;在线刊出: 2022-03-15)。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227
引用格式:Luo L., Wang X., Guo H. (2022). Contribution of UNESCO designated sit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Innovation. 3(3),100227.
作者简介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名誉主席、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等职,曾任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从事空间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在遥感信息机理、雷达对地观测、数字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王心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考古、自然地理等研究,已发表论著170余篇(部)。
往期推荐
The Innovation | “苏醒”的汤加火山
The Innovation | 地球之巅的植物精灵
The Innovation | 碳中和技术与前景
The Innovation | 科学家构建首个近实时全球碳地图
The Innovation | 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IPCC报告的新认知
The Innovation | 碳中和:通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The Innovation |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展望:中国的行动与导向
The Innovation |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湖泊氮积累增加
The Innovation |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冻土退化吗?
The Innovation | 如果福岛核废水入海,海洋将无“净土”
The Innovation | 太平洋“发烧”,印度干旱加剧?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 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44个国家;每期1/4-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已被95个国家/地区作者引用。目前有190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1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等数据库收录。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致力于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1(Owner):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官网2(Publisher):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从此走起。
第3卷第2期 | 第3卷第1期 | 第2卷第4期 |
第2卷第3期 | 第2卷第2期 | 第2卷第1期 |
第1卷第3期 | 第1卷第2期 | 第1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