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8年1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经济数据造假,地方财政破产,环京预计将分三步放开限购!

2018-01-15 大山老师 大山房产俱乐部

最近最火的话题,莫过于地方经济数据的主动“挤水分”。


其实早在2017年年初,辽宁就开始进行整个经济数据的“挤水分”。紧接着进入18年以来不到半个月时间,内蒙古和天津相继承认经济数据存在水分,也要慌慌张张的挤水分。


在以GDP增长的为核心的政绩观的今天,为何地方要纷纷在经济数据上“挤水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地方财政要完蛋了!


【1】

地方经济数据挤水分,关键是要获得中央财政补贴!

不挤水分,地方财政恐将破产!


2017年初,辽宁省公开承认经济数据连续造价,而且公开说明由于辽宁财政数据数据造假,导致中央对辽宁的转移支付规模下降了。也就是说,如果倘若继续数据造假下去,中央削减对辽宁的补贴规模,辽宁财政一定会破产。


比如辽宁在2014年公布的财政收入是3191个亿,经过挤水分之后,下降到了2125个亿,减少了1065个亿。但是财政支出进减少了457个亿。这中间的1066-457=609个亿,就是需要中央转移支付的新增补贴额,要想拿到这609个亿,就必须要如实上报经济数据。


刚刚进入到2018年,紧接着内蒙古和天津均公布了要进行对经济数据的“挤水分”,最核心的挤水分均在财政收入数据上。


其中,内蒙古承认虚增财政收入530个亿!天津承认虚增财政收入300多亿!这些钱毫无疑问都是希望中央政府能够进行的新增补贴数额!


其实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省份均难以实现财政盈余,只有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及北京等6省份能够输血中央,连山东、天津都处于财政净亏损状态,需要这六省的财政转移支付输血。


现在地方政府纷纷自曝数据造假,这也是因为它们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已经只能靠认错来争取更多的补贴了。


【2】

严控地方发债,导致地方财政雪上加霜

房地产限购定向取消成重点


自从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高层会议都提到“地方债”,释放严管信号。


财政部层面,从地方债监管文件密集出台,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也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目前中国地方债规模已经达到了24万亿的规模,占到整个GDP的30%左右。如果再加上中央政府和个人的债务,中国总债务的规模已经达到了GDP规模的200%以上。


一旦财政收入陷入困境,再加上无法进行新增债务规模,地方政府将会陷入全面的经济困境,在这个时候纷纷出台所谓的人才落户新政也就理所当然了。


【3】

2018年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限购放开势在必行!

环京地区限购放开将分三步走!


地方政府经济数据“挤水分”,本质上是为了抢钱!争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提升城市整体基础建设和吸引力!


而人才落户新政则是为了抢人,吸引更多的产业及人口,成就区域城市的大发展!


因此目前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在2018年必将全面进入“钱和人”的激烈争夺中。


而环京地区在目前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极大发展机遇,更是急需大量资金来提升城市环境和基础建设,同样也需要吸引更多的产业及人口来进行就业,提升整个区域的城市竞争力。


因此目前环京地区的这种楼市限购政策,本质上就是自绝后路,既拒绝了人,也拒绝了钱,白白浪费这千古难逢的崛起机会。


所以,环京楼市限购政策必不长久!我判断未来三年,环京限购将分为三步来逐渐走向开放:


第一阶段:人才新政及招商落户阶段。


这个将阶段将在2018年全面展开,符合当地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及符合当地重点产业招商政策的,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允许不要社保购入新房一套。


这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控制房价,让重点产业人口能够低成本购房,降低重点产业的置业成本,属于引导阶段。


第二步:京津冀社保认定阶段。


如果说2018年,对于环京来说,是一个产业疏解的关键之年,那么2019年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之年。


随着重点产业的逐渐落定,环京地区将会逐渐放开限购政策,疏解京津外来人口,这个阶段关键是京津冀三地社保认定阶段。


第三步:全面放开阶段。


到了202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初步有雏形,产业更新换代已经初步完成。再做限购政策的安排,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环京地区未来本就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重点,人力密集型产业会占到大部分,限购持续多年将会严重制约环京地区的产业更新。


我个人判断,环京限购到了2020年已经是极限!



【讲座预告】1月19日晚八点,大山老师VIP群第三课:北京房价未来三年趋势!

——精品文章——


——大山看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