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三问南阳水氢发动机项目
南阳水氢发动机项目引发广泛关注。澎湃评论火速推出三评,从技术、决策、舆情等角度,全方位提问这一史无前例的“发明”。
河南水氢发动机引质疑,背后公司是老赖 澎湃视频
水氢发动机疑点重重,南阳连背景调查都不做吗?
作者 |西坡
几乎一夜之间,来自南阳的“高科技”项目水氢发动机火遍网络。但事情完全没有按照当地预想的思路发展。
5月22日,据南阳新闻联播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张文深在调研氢能源汽车项目时为之点赞,忍不住飙起了英语:It’s very good。《南阳日报》报道称“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看到“加水即可行驶”,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当年的物理、化学都白学了。常识告诉我们,水里面虽然有氢原子,但这些氢原子已经跟氧原子“配对”好了,不可能再度燃烧释放能量。否则地球表面这么多水,还不早把地球炸成“流浪地球”了?
果然专家出来辟谣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管斌副教授表示,所谓“水氢发动机”只是个噱头。“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作为动力的,并不是说加水就可以行驶的,其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复杂反应,目前此项技术日本应用较好,在我国则还未进入实用阶段。
那么是不是南阳在国内实现了技术突破,而只是被夸大其词的宣传害了?似乎也不是这么简单。
据媒体挖掘,水氢发动机的“创新主体”青年汽车集团及其董事局主席庞青年背负不少污点:曾卷入“骗补”车企名单,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罚单;在杭州的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且已无债务清偿能力;庞青年曾利用收购瑞典萨博汽车作为杠杆,撬动地方政府招商配给的煤炭资源指标并高价转卖,在收购失败后被警方以涉嫌诈骗立案侦查。
更可疑的是,庞青年早在2017年8月21日就高调宣布公司生产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还没有一辆实体车交付,现在却突然在南阳大放光彩。
问题重重的青年汽车,不仅成为南阳的座上宾,而且获得了南阳真金白银的投资。据上游新闻报道,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
南阳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地方,即便在河南这个中部省份,2018年人均GDP也排在了18个市中的第15位。40亿不论对于当地民众还是当地财政来说,都是一笔大数目,不应该随随便便砸出去。
媒体这么快就能翻出青年汽车的这些黑料,很好奇南阳市在投资之前到底有没有做过认真的背景调查。
现在全国的目光都在等待南阳市的回应。南阳理应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一个违反常识的项目,这么一家记录可疑的企业,能够在当地登堂入室?投资一旦失败,谁又来承担损失?
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汽车
“车辆加水就能跑”,甩锅给记者就万事大吉?
作者 |涂涂
南阳“加水汽车”惹来一地鸡毛。
5月24日,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目前已要求涉事集团负责人庞青年写情况说明。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人员的验证阶段,并未正式生产,也未经过工信等相关部门的验收。报道用词不当,信息发布不准确导致误解。
此前一天,南阳市委机关报《南阳日报》在其头版刊发消息称,“车辆加水就能跑”。消息还称,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实地察看项目建设并“点赞”。
刚刚过去一天,舆论的风向就变了。一件原本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新发明、大新闻,居然完全归结到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上去了,亦属奇闻。
记者有责任吗?当然有责任。在地方党报上,如此语气笃定、如此情绪激昂地断言“车辆加水就能跑”,说什么“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显然是不慎重、不严谨的。
很简单,常识告诉我们,水裂解后当然可以生成氢气,但这个裂解过程,却是需要消耗其他能源或依靠电解水方式才能够完成。何况,能量转换的效率也很低。套用南阳日报消息的表达方式,这意味着,“车辆加水就能跑”还需要消耗其他能源。
此外,青年汽车一再强调,其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这样公然渲染神秘的“特殊催化剂”,也令人疑窦丛生。这样的表述,要么走向神秘化,要么就是在试图隐瞒什么。
可见,记者即便要为水氢燃料车站台,也应该遵循基本的常识,把事情搞清楚,不要犯常识性错误。更不要不带脑子,人云亦云,信口开河。到头来,一旦事情起了变化,最先被甩出来的,肯定是记者。
然而,若完全把责任甩给记者,未免有欠公平公正。一者,报道写道:“5月22日上午,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参加现场办公。”熟悉政情的人知道,这则报道,与其说是一则科技新闻,不如说是一则领导活动的制式报道。也即,记者是在报道市委书记活动时提及的“车辆加水就能跑”,而非自行挖掘报道。
一般而言,这样的报道,要经过层层把关,各级领导审阅,这中间,体现的其实是组织的意志与诉求,记者究竟能有多少主动性、能负多大责任,并不好说。
再者,记者表述不准确,也与青年汽车方面传递的信息有关系。不管是否存在误导,是否存在企业借助领导站台而寻求发展的情形,企业应该对产品的表达负责任。
事实上,市委书记去企业调研也好、现场办公也好,事先都应该有沟通,绝对不会出现贸然前往的情形,这也表明,至少在如何向社会传递水氢燃料车的问题上,政府与企业应该是有通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还将舆情责任推给记者,也是不厚道的。
此事仍在发酵,从目前看,仅仅靠南阳市工信局的回应,显然很难消弭争议。也希望更高层级的部门、领导出来走两步,而不是只把锅甩给记者。不要忘记,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就出资40亿元。能甩掉吗?
水氢发动机。上游新闻 图
南阳水氢发动机是否骗局,只需要谈谈技术原理
作者 |张田勘
南阳水氢发动机报道一出,被大范围质疑。质疑的问题有很多,包括此前的一系列企业破产和重建并以新能源车概念骗取国家补贴等。
问题的核心是,水氢乘用车的真假。
水氢乘用车问题的本质是科技转化,即把已经研发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理论转化为实用产品。
氢燃料电池(氢能)具有环保节能、高效安全、可贮存可运输等诸多优点,已普遍被视为一种最理想的未来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也成为很多国家争相研发的未来能源,也理所当然地获得各国政府大量研发经费和技术应用补贴。但是,迄今尚无证据证明,该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尤其是在中国。
根据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技术原理介绍,车载水解制氢技术实现了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水和反应物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氢气和水解产物,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无水质要求,自来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目前车载水制氢物流车已完成可正常行驶,能有效解决目前氢能汽车推广过程中加氢站布局尚不完善、氢气储运成本较高、车载储氢系统成本较高等问题。
根据这个解释,车载水实时制氢其实是在理论和程序上产生了飞跃,一是水制氢的技术已经解决,二是车载水也能实时制氢并转化为动力驱动汽车,是应用上的突破。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水制氢的技术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最具有实用性并可能获得突破的是电解水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用电解水法来制氢有很多复杂的程序和技术要求,除了对电解质的要求外,还需要强力催化剂,仅催化剂的突破就很难。
而且在目前的制氢方法中水电解制氢能耗是最高的,如果能采用风能、太阳能、水力能所产生的电能来电解水,才会让水电解制氢在成本、价格上为社会所接受。但是,具体到单一项目上的实用性如何,也有待检验。
除了水电解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在探索其他获得氢能的方法。如日本科学家早在1972年就开始研究光解水制氢技术,以光催化方法分解水制氢。这种方法被认为具有高稳定性,不产生光腐蚀;价格便宜;能够满足分解水的热力学要求;能够吸收太阳光的优点。但是,离实用也还有距离。
同时,美国和英国科学家也通过研究提出了通过光合作用原理来制造氢。基本原理是,制作一个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吸收光线、转换和分离电荷,同步驱动燃料制造反应,能够有效地将光能转变成为氢能。但是,离实用的距离更大。
尽管电解水制氢现在研究得更为充分,也有一些实际上的应用,但是既在基础技术转化应用上存在很多难题,更在单一实际项目,如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上存在复杂的技术难关,并非是让汽车只加水就能产生氢气供能那么简单。
当然,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为汽车甚至火车和飞机提供动能,都可以研究和尝试,但是研究的结果,以及技术实用的转换需要实打实。只有经过实际生产和应用的反复检验,并且可以投入常规使用之时,才能称一项技术是成功的。
南阳水氢发动机的相关方面,若是想要自证清白,只需要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情况下介绍一下技术原理。否则人们有理由怀疑这又是一次水变油的闹剧。
※ 编辑|程仕才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