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扫黑除恶的成就,不会有《破冰行动》的爆红
观众能从中找到的,绝不仅是精彩的故事和出色的演技,更是解开心中疑惑的钥匙——扫黑除恶,到底难在哪里?
《破冰行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
作者 |李勤余
随着塔寨幕后黑手林耀东被绳之以法,电视剧《破冰行动》也终于迎来了结局。自开播起,该剧持续受到观众的热捧和舆论的关注。它的成功秘诀何在?现实主义的题材、跌宕起伏的剧情、老戏骨的精彩演出,都是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本,《破冰行动》走红的原因,或许并不仅仅是个文艺创作问题。
众所周知,《破冰行动》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塔寨,影射的就是广东陆丰市博社村。这个一直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子,怎么就能把制毒贩毒的生意做到猖狂的地步?原来,汕尾、陆丰两级人大代表蔡东家以宗亲关系为纽带,庇护毒贩,给侦破工作制造了巨大的困难。
事实上,电视剧也着重表现了塔寨内复杂的宗亲关系。阴险狡诈、老奸巨猾的林耀东,无疑让人印象深刻。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外部的“保护伞”,那么不管是剧中的塔寨还是现实中的博社村,都不可能如此胆大妄为。
在《破冰行动》第一集里,其实就已经提及了“保护伞”。在警方审讯毒贩的时候,得知毒贩用每月300万的好处费收买了高官。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也渐渐了解到,为塔寨“保驾护航”的,不仅有东山市长陈文泽,还有东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要知道,后者可是深受广东省禁毒局副局长李维民信任的得力干将。
如果说电视剧的剧情让观众倒吸一口冷气,那么现实情况更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目前,博社村所在的陆丰市三任公安局局长均落马,汕尾市公安局也有一位公安局局长落马。不仅如此,陆丰市原市委书记杨来发也在2014年4月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可见,《破冰行动》真实反映了扫黑除恶行动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2013年底发生在广东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雷霆扫毒”行动,那么《破冰行动》走红全网可能也就无从谈起。
观众喜爱《破冰行动》,不仅是因为它“好看”,更是因为它讲出了扫黑除恶行动中长期不为人知的真相。而真相,有时候格外残酷。剧中角色马云波,曾是一位优秀、正直的缉毒警,却因为深爱的妻子而被毒贩拖下了水。可见,扫黑除恶之难,就在于斗争的复杂性、曲折性。
所以,观众能从《破冰行动》中找到的,绝不仅是精彩的故事和出色的演技,更是解开心中疑惑的钥匙——扫黑除恶,到底难在哪里?而这在以往的同类型影视作品中,是较为罕见的。打破警匪剧中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用更复杂的视角反映现实,这是《破冰行动》难能可贵之处。因此,该剧大获成功的意义,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艺创作。
剧集拥有大结局,但现实生活中的“李飞”“李维民”们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最近,从孙小果的“专利减刑”到严金的“立功嘉奖”、任爱军的“七连减”,无不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上述事件的蹊跷背后,也都隐隐约约显露出“保护伞”的身影。
扫黑除恶针对的当然是黑恶势力,但打“伞”同样是成败关键。相信欣赏过《破冰行动》的每一位观众,都会对此深有感触。李飞和李维民在调查和取证中受到的阻力越大,越能证明扫黑除恶行动的价值。也因此,无论是对孙小果案还是对任爱军案,不妨都保持一份耐心。如今,无数“李飞”,正奋战在扫黑除恶的第一线。因此,真相大白的一天,不会太遥远。
参与《破冰行动》摄制的,不仅有中央电视台和网络平台,还有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公安部禁毒局、广东省公安厅。它们的加盟,不仅为该剧带来真实感,还标志着更重要的象征意义。
诚如前文所言,电视剧中扫黑除恶行动所遭遇的阻力,往往来自公安、司法系统内部。也就是说,有关部门并没有回避问题的存在,反而勇于正视现实。进而言之,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信的姿态?正是因为对扫黑除恶充满信心,《破冰行动》才得以与观众见面。正是因为相信可以战胜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本剧才会毫不避讳地表现斗争的艰难。
值得玩味的是,临近结尾,《破冰行动》的剧情走向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批评。原因就在于,一些国产电视剧中的老毛病又犯了——拖沓且毫无必要的爱情戏降低了整部剧集的档次和质量。
这固然是本剧的美中不足,但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公众的心理需求。广大观众关注的,不是狗血、矫情的剧情,而是与扫黑除恶行动相关的现实问题。
当然,比起电视剧主人公的英勇,我们更应把希望寄托在相关制度的完善上。检讨法律和司法层面的瑕疵,弥补实践环节中的漏洞,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保护伞”的土壤。随着各地扫黑除恶行动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激动人心和富有成效的“破冰行动”,就在不远的未来。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