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赞美和表彰,我们也要关爱医护人员的心理

张淑凡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9


评论君说

      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和我们有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内心,应得到更多关怀和抚慰。



作者 |张淑凡


昨天回来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冯强说过,他们建立了“方舱病友群”,里面有心理咨询师,病人出院后仍能得到帮助。不过,在给患者和痊愈者提供心理辅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仍留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经过前期漫长而紧张的救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已经降低了很多,一切步入按部就班的诊治,但他们心态上也会出现微妙的变化。前期,面对未知的病毒和大量病人的涌入,他们或许多是紧张、焦虑、悲伤,现阶段则可能以疲倦为主。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部分援鄂医护人员的返乡,可能会触发留守者思乡、想念家人的情绪。这两种变化都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各省市的援鄂医疗队或各医院一般都自行配备了心理医生,不仅帮助患者,也帮助医护人员。以上海为例,上海第二批和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均设置了心理咨询室。第三批医疗队的心理咨询室运转一个多月时,已为数十名一线医护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冯强与另外2名心理医生组成的心理援助小组,40多天里曾帮助二三十名医护人员开展心理援助。 


可见,一线医护人员对于心理援助是有不小的需求的。眼下,虽然全国疫情防控向好的大趋势正逐步强化,湖北和武汉昨天均实现了新增确诊病例0例的突破,但对于仍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只要“战斗”还未取得完全胜利,他们就一天不能真正松口气,他们心理上的波动变化,仍需要及时的关注和有效的干预。 


二是对已经陆续返乡,刚进入或即将进入休养和医学隔离观察期的医护人员。虽说心理辅导属于医学范畴,医护人员本身是专业人士,但是他们也会有向外界寻求心理疏导的需求。这时候,需要有社会心理援助机构介入。另外,如何让刚刚卸下重担的医护人员暂时免除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让他们真正能好好休息两周,需要有更多力量支持。比如,上海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了诸多措施,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和陪伴服务。


褪去专业属性和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和我们有一样的喜怒哀乐。在全国人民需要时,他们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地抢治患者,尽力把自己的压力、悲伤、惊恐压在心底。但社会不能忘了,除了赞美和表彰、物质奖励,他们的内心,也应得到更多关怀和抚慰。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假的就是假的,真实的声音最有力
为上海守好门,也为全国守好门
生命悬崖处,余晖无限好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爱国卫生运动,为战“疫”更为日常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