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稳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与企业合力

樊成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9


评论君说

      帮助大学生就业,背后是各方责任,期待涌现更多的智慧与行动。



作者 |樊成


5月21日下午,在“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呼吁用人单位利用当下的时间点,“逆周期而行,提前进行人才的储备,有针对性的投放一些计划。” 


受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难度不小。前不久,某知名招聘平台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来)活跃求职的应届生较去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一增一减背后,很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用人单位招不招人的需求问题,也不单是供需双方博弈的市场问题,它还是重要的民生社会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稳”里,第一条便是稳就业。今年894万毕业生的体量,决定了大学生就业是稳就业的一出重头戏,必须唱好。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如杨振斌所言,大学生要将个人成长、价值实现,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把眼光放得更开一点,更广阔天地一点,才能赢得更大的余地。 


用人单位不妨“逆向思维”,趁此复产复工加速推进,经济运行正在恢复正常的当口,抓紧布局,广揽人才,为未来发展建立更大更深的人才蓄水池。 


实际上,用人单位逆周期揽才,很多时候并非眼光问题,而是有现实困难,有心无力。这时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帮扶。 


日前,上海推出九大“硬核”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措施受到关注。不是简单向企业施压、“摊派”用人指标,而是通过补助来激励企业,间接达到帮扶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更科学、有效,也更人性化。 


很多时候,帮助大学生就业,政府部门必然要“花钱”,但如何花,考验智慧。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就业不是直接给毕业生发钱那么简单,而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双赢。


任何困难都会过去,区别在于过程有多少阵痛。帮助大学生就业,背后是各方责任,期待涌现更多的智慧与行动。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禁止虐待动物,是时候摆到公共层面讨论了

“一盔难求”:要平抑炒作,更要及时修订执法依据

熊出没:人们终需学会与野兽再次近距离相处

培训机构包装出来的“名师”,该管管了

帮车主维权,不能光靠女主播的“硬刚”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