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免息券:保就业就要“精准滴灌”
评论君说
以小店为代表的上亿市场主体,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升华为制度成果,最大程度地释放内生力量。
作者 |陈嘉俊
近日路过小区附近的母婴店,发现婴幼儿的洗澡服务停掉了,店员闲坐在母婴用品售货区玩手机,门可罗雀,这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去年这里到了下午人来人往,员工忙得吃饭都要抢时间。我担心小店老板亏损过多而歇业,更担心这三四名店员失去工作机会。
这是一个现实的缩影,就业和消费互为“钥匙”,我们国家有千千万万个街边小店,它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人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中央体恤民众的生活实际,对经济生活的毛细血管投以极大的关切,这既是对经济复苏的坚强决心,更是对稳就业稳消费的民生托举。
这样的托举,各地政府已经做了不少,最有代表性的是消费券。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而数字生活平台支付宝的数据显示,这100多个城市的数字消费券,“平均杠杆效应”均超过8倍,一些地区拉动效应达到15倍,远高于美国退税和日本纸质消费券的拉动效果,对于稳住上亿市场主体,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力。
客观讲,小微企业有三大痛点:融资难融资贵,容易被歧视,税负承压能力也弱。其中融资难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过去,给小微企业贷款的利润往往无法覆盖贷款成本,银行无钱可赚甚至还会亏本,是“傻子银行”才肯干的事儿,“聪明”的商业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但是近些年金融科技极大地降低了贷款成本——通过数据决策把风险降下来,把审批放贷的效率提上去,“傻子银行”在微利的情况下得以服务最广大的小微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说,要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这就要求各类银行要取长补短地协作起来,把给小微的土壤施肥滴灌。
5月21日开始,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三大政策性银行联合网商银行,向小微商家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百亿贷款“免息券”,第一批免息券在全国81个城市发放,有营业执照的小商家可上支付宝领取。发放当日,仅18分钟,全部被抢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解渴了,小店经济复苏了,就业和消费也就逐渐企稳了。
“免息券”是开放银行进行小微融资的一个新模式,政策性银行向互联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借助金融科技能力,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应当推广到更多银行间的合作中,让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发挥更大潜能。一手消费券,一手免息券,折射出数字生活平台作为新基建,是经济复苏的重要依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说得好:我们对小店经济小微企业的帮扶,远远不是现阶段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问题,希望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化的政策工具。免息券亦是如此。
每一个好公司都是从小微起步的。以小店为代表的上亿市场主体,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升华为制度成果,打出更多的组合拳,无微不至,扫清复苏的障碍,最大程度地释放内生力量。
无微不至,才能一往无前。危机面前人人平等,对难以适应者是“危”,对拥抱变化者是“机”。中国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能力稳健走出疫情,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沉淀出新的案例。
※ 编辑|沈彬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让农民“老有所养”,是一个重大问题防止抗癌药“断供”,亟需纳入应急储备瑞幸被要求退市,“零容忍”应成股市治理常态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