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忘了,我们都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

朱昌俊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8


评论君说

      面对不会扫健康码甚至不知健康码为何物的老人,要执行规定,真的只有赶他们下车一种方式?


视频截图


作者 |朱昌俊


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一老人疑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又遭到乘客谴责,民警将老人带离。公交公司一工作人员称,乘车必须扫码。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扫码是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防疫的措施。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类似新闻了。


依据防疫规定,执行扫码政策,无可厚非,也是负责的态度。但对于那些没有手机不能扫码的老人,如果只一味强调规定,而不给出解决方案,对原则的坚持就可能变成一种刁难。而一旦将“执行规定”当作心安理得地无视老年人需求的借口,形成一种僵化思维,坚持原则就成了颟顸粗暴。最后,造成老年人出行不便,心灵受伤。


面对不会扫健康码甚至不知健康码为何物的老人,要执行规定,就真的只有赶他们下车一种方式?


可作对比的是,前几天,大连也发生了老人因没有健康码不能乘地铁事件,随后地铁方面的回应,传递出人性化温度:地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是对的,但工作方式方法不当,针对特殊人群服务不到位,“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健康码的情况,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老年人乘坐地铁”。


两种做法及其背后的服务理念,高下立判。这也说明,执行好防疫规定,不等于“铁板一块”,更不等于只能无视特殊群体的需要。


眼下,不少地方都逐步取消了扫健康码乘车的规定。在这一背景下,为何还有地方继续坚持?这到底是一种执行惯性,还是有科学的防疫考量,该有进一步审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防疫措施应该在有效防疫与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秩序方面,找到科学的平衡点。


退一步说,不管执行何种规定,公共服务部门的同理心、人性化,都必不可少。很大程度上说,让老人受阻的并不是健康码,而是人性化成色不足的公共服务思维。


需要提醒的两个数据是,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18.1%。也就是说,差不多5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而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 96 亿,即便是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也达到了40.2%。


这说明,一则,老年群体规模庞大。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尽最大努力照拂老年人的诉求,已显得越来越必要,它已经不能用“照顾少数人需求”来形容了。二则,在当前这样“快进”的互联网时代,不上网的老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他们的正常需求,不能因为不上网就被无视。


如何让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人群体便利地享受公共服务,让不会上网的人群被互联网社会所接纳,越来越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应对,不仅是指具体服务方式的改进,更包括社会观念的主动调适。


老人因没有健康码乘车而受到指责,像是一种隐喻:我们都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变老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如何对待比我们“更老”的人,是每个人都应深思的事。毕竟,任何社会都有“跟不上”的人群,任何人也都可能在某个方面“拖后腿”。但他们,也即我们每一个自己,都不该被抛弃。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特斯拉“交付门”,善待消费者才是赢家
前夫假释才8天又伤妻,别因家暴就苛责正当防卫
“一针70万”的救命药,除了进医保,还要做什么?

读懂《共产党宣言》刊行百年的世纪风采

斥7.1亿建豪华学校,别拿“不能穷教育”当借口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