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为什么大家对翻拍“如临大敌”

从易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8


评论君说

     不把心用在打磨作品质量的正途上,只想着蹭IP圈钱和捧新人,是多数翻拍剧惨变“翻车剧”的根源。



作者 |从易


“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 2005年,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播出。一对传统又开明的中国父母,和他们三个性格各异的孩子,承包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笑点。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很多人的“下饭剧”。 


最近,有两个消息传来:电影版《家有儿女》已拿到龙标,档期待定;《家有儿女》系列网剧也将推出,新版演员已在全国开启海选。


影版、新剧版还没放出具体内容,官微先收获反对声一片。多数人认为,不是原班人马,还是别拍了。另一些人更进一步地说,就算是原班人马,也拍不出原来“内个味”了,因为小演员们都长大了。无论哪种,“毁童年”的担忧是一样的。


为什么大家对翻拍“如临大敌”?


翻拍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有存在的合理性。因为随着时代变化,有些经典作品传递的思想观念、呈现的审美趣味,已经“不合时宜”。通过翻拍对其进行重新诠释,融进更符合当下的思想和审美,可以充分释放经典的魅力,又能吸引年轻观众。


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每隔几年就要被翻拍一遍。我喜欢的《悲惨世界》,有多个翻拍版本,质感都很不错。



但网友普遍反对翻拍《家有儿女》,不是“双标”,而是这部剧没有翻拍的必要——它首播距今15周年,时间不算长,视频网站上还可以轻松观看。它反映的现实、传递的思想,也没有过时,00后、10后也可以无障碍地接受,二次创作意义不大。


何况,国产翻拍剧的质量多数不敢让人恭维,堪称“翻车”重灾区。演技尴尬、篡改经典剧情、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不接地气等槽点,普遍存在。人们基于以往经验,对《家有儿女》翻拍缺乏信心,进而产生本能的拒绝,是很正常的。


在观众眼里,翻拍剧很难撕掉“贩卖情怀”标签。站在创作者的视角,可能还是利益驱动。


经典都有IP效应,自带强光环、高话题量等优势,轻易就能引发关注。此外,翻拍剧还是“明星制造机”。一些新人,通过出演翻拍剧先混个脸熟,在娱乐圈算是一条出名的捷径。


观众难免拿原剧对比,翻拍剧及其演员很可能是被比下去的那一个,但“反向营销”也不愁收视率和点击量,“黑”玩溜了就是“红”。


不把心用在打磨作品质量的正途上,只想着蹭IP圈钱和捧新人,是多数翻拍剧惨变“翻车剧”的根源。


更该看到的是,翻拍偶尔有之可以,但如果成为常态,是危险的。翻拍过滥,意味着原创力的衰竭。就像网友在翻拍《家有儿女》的新闻下留言:“说,是不是没钱请编剧?” 在影视创作领域,如果翻拍普遍更容易名利双收,就会形成效仿。大家都只想着吃老本,只消耗不生产,那么,终有一天,翻拍剧将彻底挤压原创剧的生存空间。这对于影视创作天然要求的创意创新,和消费者的观感来说,都不是好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和经典。00后、10后的童年,有不同于80后、90后的地方,《家有儿女》也该有新的讲法。既如此,何不去创造新的IP、新的主人公,认真讲好这一代人的童年故事呢?讲得好了,时间终会赋予它“经典”的荣光。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残疾人就别出门了”,莫把恶毒当优越
夜读|少林寺,能不能注册商标?
夜读|微信儿童版来了?我有点纠结
夜读︱木心是不是大师?争一下挺好
夜读丨正视它,治疗它,战胜它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