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只有我才能喝15年茅台”,是一种可悲的身份迷思

张丰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8


评论君说

      如果一个副市长能够意识到自己也是“打工人”是为市民打工,他就不会偏执于“只有我配喝15年茅台”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


作者 |张丰


谁能想到,在“喝杯82年的拉菲压压惊”,早已从炫富变为网络亲民梗的今天,还有人沉迷于“只有我才能喝15年的茅台酒”的幻觉?


《中国纪检监察报》今天刊载的《贪婪的种子结恶果》一文,就披露了这样一位奇葩前官员。李伟,乌鲁木齐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案。落马前,他的为官“画风”是这样的:让别人送他理发卡,“明示”私营企业主:“老贾,你不送菜送肉,是想把我们家饿死吗?”,拒缴物业费:“我是副市长,还要交物业费吗?”


这哪是官员,分明是“投机分子”。他的行为逻辑,可以追溯到其入党动机。报道里说,李伟早年认为“入党带不来任何实惠”,后来出于对权力的渴望,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积极表现。“只是形式上入了党,思想上却并未真正入党”的评价,真是一针见血,也是对他最犀利的讽刺。


只是,投机有多疯狂,贪婪有多无下限,打脸就会有多疼。9月,李伟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曾经,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认为一些官员贪到颠覆认知的程度,是因为其早期经历“太穷,太苦,太难”,一旦手握权力,就会如弹簧反弹般疯狂敛财,因为他极度渴望扫除窘迫和窘迫造成的心理阴影。《人民的名义》中,身居陋室、吃炸酱面的赵德汉,就是以此为自己博同情的——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洞察这种辩护的苍白无力,对其免疫了。


但李伟的奇葩, 没有这么简单。他参加工作后,就在银行工作,合法收入本就不低。做到银行领导后,收入更高。但这些给他带来的,不是富足和满足,而是一种更强的空虚感。


李伟化解空虚的做法,是拿权力换“敬仰”。他参加饭局,会将参与者根据不同身份地位划为“三六九等”,并直接对应不同级别的酒水:他本人作为副市长,要喝“15年茅台”,请客的老板喝“水井坊”,下属则喝本地产的“三道坝”。


这种“讲究”,说明李伟追求的,已经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和利益,而是一种“形而上”的等级感、尊贵感。一些落马贪官或许看不上这些虚妄光环,但李伟却将这种对身份的执念,进行到了病态的地步。在这方面,他堪称是一个“非典型”贪官。


李伟终将为自己崩坏的为官之道付出代价。官场上,如李伟者毕竟是少数,但这种总想脱离群众、不放过一个机会摆官老爷谱的特权思想,并不少见。很多年前,一些基层官员自我介绍时,会特别强调自己是“正科”“副局”。这些“小事”“细节”背后的观念,值得警惕。


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李伟类似的经历,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此事的一个普遍警示意义在于,为一些人过于看重身份,不惜拿更宝贵的东西交换一个虚幻光环的言行,提了一个醒。


对身份的迷思,可能和“级别”带来的权限有关。但如果把权限理解为责任,一个人的级别越高,就越战战兢兢,严格约束自我。只有把权限理解为特权,对身份越是迷恋的人就越危险,因为他们屏蔽了身份的责任厚度,只能沉迷于虚幻的满足感。


对这些人来说,最近流行的“打工人”,可能是一剂良药。“打工人”也强调身份,但是主张的却是普通人的价值观。事实证明,这种不依托于家庭和血缘、社会地位的称谓,能给人带来踏实感。如果一个副市长能够意识到自己也是“打工人”,是为市民打工,他就不会偏执于“只有我配喝15年茅台”了。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夜读|全职太太,真那么好当吗?
夜读|陈佩斯归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喜剧之王
夜读|为何人人都爱自称“打工人”?
夜读|一顿饭,何以吃得亲离友散
夜读|哈很敷衍,哈哈很尬,哈哈哈好一点?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