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神爆红,我们在惊叹什么

与归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评论君说

      不只是韦东奕身份和形象的反差。我们也是在惊叹:原来,人还可以这么专注地、纯粹地活。


作者 | 与归

一头蓬松的头发、一个双肩包,一手拿着一瓶1.5升装的矿泉水,一手拎着塑料袋装的三个大馒头,面对采访,眼神羞涩,语气淡定……近日,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接受采访的视频,刷了屏。


一开始在某平台刷到韦神的采访,我以为是自媒体编造的段子。但随后看到陆陆续续的报道,韦东奕连续拿过两届国际数学奥赛冠军,保送北大,毕业后留校当了助理教授,现任数学科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


2008年,韦东奕获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齐鲁晚报 图


大神真的是大神,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终究是我看过太多世俗,不自觉地肤浅了。


这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像是夏日午后的一道闪电,击破闷热和烦躁,清爽了很多人的内心和灵魂。那么,人们在惊叹什么?


我想,不只是韦东奕身份和形象的反差。我们其实也是在惊叹:原来,人还可以这么专注地、纯粹地活。


在他的世界里,数学是兴趣、是专业、是工作,也是那个至高的存在,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为这个存在而存在。食物对他来说,也只不过是提供继续遨游数学海洋的动力而已。


我突然有种恍惚,他让我们重新看到了象牙塔的模样。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近年来,所谓高等学府,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只是意味着一份光鲜学历,一块敲开大机构、大平台、大厂的敲门砖。但却忽略了,象牙塔的本质是塔,是指引,是方向,是光亮。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还该是我们精神的向往。



我突然想,韦神会缺钱吗?


论工作,他是北大的助理教授,年仅30岁;论能力,他随随便便去教育机构讲个课、开个讲座,都是一笔不小的出场费吧?他完全有能力、有机会赚钱,但是他更爱数学。


我也在想,韦神会对最近热议的躺平怎么看?


但韦神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没听过躺平这个词。他有自己的数学世界,他在那个世界里肆意驰骋,网络上的那些嘈杂喧嚣,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计算和符号,完全可以删繁就简。有矿泉水加馒头这样的“简易公式”,就够了。


去年10月,同样是在北大,一篇题为《门将扑出30球,中文男足0:12憾负医学》的文章走红。文章以幽默、犀利、风趣的言辞,对中文系男足比赛失败进行了自嘲式的解读,获得点赞无数,网友纷纷感叹,“文章比比赛还有意思”。


北大中文系男足没能赢在赛场上,但是却赢在了网络上。彼时,网络正值“内卷”当红,这一篇文章中传递出的豁达与追求足球本身的志趣,犹如秋日晴空万里,天高云淡,令人释然。


当我们学习数学,是在享受数学本身,还是只看分数?当我们在踢球,是在享受足球本身,还是只看输赢?


韦东奕给今年高考生的祝福


或许,一开始整个世界就颠倒了。这才是那么多烦恼和焦虑的本源。


前不久,一位师友和我探讨“年轻人如何反内卷”。我说,真正能够抵抗内卷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兴趣、热爱和探索欲。不然,无论你到了世俗评判下的哪个层次,都依旧会迷茫、焦虑,失去方向和动力。


刘慈欣有一部短篇小说叫《朝闻道》。故事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他们有着超文明,知晓一切科学真理。


故事给了一个选择题:如果告诉科学家宇宙的终极奥秘,但前提是科学家知晓后就会消亡,愿不愿意?令人惊叹的是,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纷纷选择了愿意。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为这样的求知精神和专一目标所震撼。


我等凡人当然不必像那些科学家一样,但是我们是否有自己的所爱,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想要的答案,并愿意为之孜孜不倦?


这当然不是提倡年轻人去喝凉水、啃馒头,而是学会用专注对抗躺平。热爱你所热爱的,并为之付出激情和专注。你如春风般走过,一步一个脚印,自有一路花开。


内卷尚热,躺平又起。或许,药方不在别处,就是我们自己。



※ 编辑|王磊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