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好考考考,淡化分分分

赵志疆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   

       还原考试以“诊断学情教情”的本来面目,让家长放下抢跑的执念,使减负成为共同的行为自觉。



 | 赵志疆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顺口溜已经流传了几代人。如今,以大幅压减考试次数为背景,类似的顺口溜恐怕就要失去生存的意义和土壤。


为孩子减负的号召由来已久,今年显然不同以往。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早在4月,教育部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此次更是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等一系列新要求。


相比作业数量,考试的内容和数量显然更值得关注——为学生减负,首先就应该为考试减压。


当然,乍看这一新规,一些家长对此仍有疑虑——失去考试“法宝”之后,如何评价老师的教学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分数不再是学生的“命根”之后,能否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毫不掩饰地说,“一些家长”就包括我在内。我女儿今年正好要上小学一年级,此前对儿子失败的小学教育,一直令我怀有负罪感。秉承“快乐教育”的初衷,我在儿子小学阶段不想给他施加太多学习压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只是一厢情愿。


因为没上过课外辅导班,儿子的英语成绩远远落在同学后面,而老师的教学进度显然更倾向于照顾多数人。相比起学习成绩,更令我焦虑的是他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也受到了打击。于是,我最终狠下心来为儿子报了辅导班。


实际上,不少家长都是这样的矛盾综合体:大家一方面对学生负担过重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又近乎本能地对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究其原因,没有人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要有人按捺不住抢跑的冲动,就会引起更多人的效仿,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抢跑,起跑线实际上就提前了。


不少家长之所以热衷于抢跑,无非是寄希望于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而以此赢得更多有利的教育资源。如果考试制度不能做出相应调整,作业减负就难能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总有人试图“校内损失校外补”,由此催生了种种校外辅导乱象。


现在,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不仅提上了议事日程,还有了明确的措施,让家长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考核标准和模式正在形成。实际上,此番考试制度调整的亮点不只是减轻考试压力,更体现在“合理运用考试结果”“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等方方面面。


还原考试以“诊断学情教情”的本来面目,更容易让家长放下抢跑的执念,使学生减负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自觉。


长期以来,以成绩为标准的考核机制,都是阻碍学生减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番调整不仅意味着学生减负有了坚实的载体,而且意味着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将作出全面调整。


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之后,督促义务教育学校不打折扣地执行,理应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排版|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