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的鞋炒到69999,平台没责任?
平台不可与上下游买家、卖家合谋,推动市场进一步走向畸形。
”
某国际运动品牌的球鞋“闪电倒钩”在上月末就被炒到31999元。 截屏图 工人日报 图
文 | 易之
炒鞋越来越疯狂了。有记者在某潮牌购物平台发现,发售价为1599元的球鞋,已经被炒到2万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69999元,溢价超过40倍。
媒体曝光后,涉事平台“得物”表示,经核查,此次网传倒钩价格69999元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鉴于目前此商品价格仍存在波动,因此平台已做下架处理。
炒鞋越来越火,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投资(投机)领域。据介绍,这些鞋大多是限量款、联名款,有一定文化附加值,又数量有限,被炒家盯上也不难理解。比如,这次涉事的鞋款“闪电倒钩”,是两位文化名人和一家国外品牌的联名,产品本身确实具备行业内所认为的收藏价值。
这种产品溢价的现象,在汽车、奢侈品、收藏等领域,并不少见。但某些球鞋的溢价无疑是有点突破常识了。十几倍到几十倍的溢价,实在太过离谱,放眼各行各业这种情况都是罕见的。
而从一些炒鞋者的爆料看,自用的是少数。“大多数人买鞋不是因为热爱,而是想赚钱”,一位炒鞋者的自述,可以成为理解炒鞋市场的注脚。这也可以看出,当前炒鞋市场的投机、炒作情况严重,“黄牛”撑起了大半个市场。
原本相对简单的消费市场,炒鞋正变得像一个粗糙的“金融市场”,但很明显又不具备基本的“金融监管措施”。比如杜绝内幕交易的信息公开,保障安全的资金监管,处罚投机者的市场禁入等,这些基本上都还是空白。
这种机制缺位给一些人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这或许也是吸引炒作者纷纷进场的原因。鞋可以轻易摇身一变成投机套利的工具,从媒体曝出的情况看,“鞋贩子”和店员勾结囤积货源,黄牛、庄家以及大型的交易平台共谋推高鞋价等现象都出现过。而鞋的基本功能——无论是使用还是收藏,此时已经不重要了。
这种“不完全金融市场”,对普通人来说风险也是巨大的。此前江苏警方破获一起炒鞋诈骗案,嫌疑人殷某通过炫耀“十亿存款”博取客户信任,高买低卖出售“期鞋”进行诈骗,涉案金额达60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炒鞋市场的非正规特征,对于信息差明显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自然也会危机四伏。
对炒鞋应该用一种金融安全的视角来看待,严肃对待其中可能的风险。尤其是平台,更不可与上下游买家、卖家合谋,推动市场进一步走向畸形。
但是,这一回平台声称,价格是卖家定的,言下之意是不是“与我无关”?发现明显偏离市场规律和价值的定价,平台是不是也该主动干涉一下呢?总之,在尚无具体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平台应该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为市场立规,引导行业走向良性健康发展,而不是只在事后下架了事。
在此也要奉劝炒鞋者一句,对野蛮生长、风险巨大的击鼓传花式游戏,对于“水太深”的炒鞋,还是保持一些距离为好。任何泡沫都有破灭的一天,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年轻人,切莫再去争当韭菜了。
编辑|李勤余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