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抠出2套房的“抠神”,你能学吗?
生活的压力才是省钱最大的动力。
文 | 白晶晶
说到“抠”,很多人误以为是专属老年人的标签。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热衷“搞钱”,在省钱这件事上路子也相当野。
最近,女“抠神”王神爱火了。在一档谈话节目中,32岁的她自述毕业9年从牙缝里“抠”出两套房,靠的是每月工资储蓄率达到90%以上。为了完成省钱KPI,她还从不与同事聚会,视奢侈品为洪水猛兽,衣服都捡朋友的穿,日用品基本不花钱,交通费全靠领券。
在王神爱眼中,别人花钱会快乐满足,她花钱会紧张心慌。端碗豆浆,洒了一点,她觉得浪费了2块钱;邻桌点餐,一盘肉只吃了两块,她觉得那头猪死的很冤……
网络上,围观女“抠神”的人分为两派。一派人认为,为了买房不敢“生活”,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等到房贷还完,都人老珠黄了。难道一辈子的记忆就剩吃着咸菜住新房?另一派人则认为,年轻人终于认清社会真相,与其掉进超前消费的陷阱,不如手握一打房产证安心。
新闻学有个传播规律,说的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上头条”。其实,类似“抠神”王神爱、95后女生入住毛坯房、广州小伙买房没钱装修,住3年毛坯房成网红之类的新闻,之所以引发关注,关键还在稀缺性。
毕竟,“抠神”下凡的青年终究是少数派,多数人还是月光族。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加入了“负债者联盟”。
藏在“欠条”背后的是攀比消费和剁手无度,工资三千也要背LV挤地铁上班,带货主播喊你“买买买”,头脑一热就一键付款。这也催生了一个新词“隐形贫困人口”,即为了符号消费、展示型消费而掏空了口袋。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被过度消费搞得四面楚歌的年轻人,正在寻找突围之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拒绝被平台“种草”,做消费主义的逆行者也是一种新生。
在消费理念上,他们选择回归传统,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甚至有人尝试践行不消费主义。豆瓣上出现“抠门女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等群组,几十万成员每天关注省钱大计。“万物皆可薅毛”的省钱模式,也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人生的真相是,没有人永远年轻,却永远有人正年轻。对年轻人而言,随着他们组建小家庭,肩负起更多生活的责任,曾经一键“剁手”的青年,没准都会变成拼命攒钱的“抠神”。
或许,生活的压力才是省钱最大的动力。
编辑|沈彬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