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知网不要忘本|澎湃社论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2023-02-28
   

       知网对学术界形成了一种“绑架效应”,维权与不维权,受伤的都是学者。




89岁老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的官司,成了全民吐槽知网的集结号。


在赵教授胜诉之后,作家陈应松表示,知网收录了其300多篇文章大都未经同意,已经准备起诉。此外,赵德馨教授还表示,2006年,知网跟他签订合同,把《中国经济史辞典》做成电子版,但是,知网却私自到银行冒充其名义开了一个账户,至今没有付报酬,这个官司还在打着。


其实,不光是赵教授、陈作家,就是身边的普通记者、专栏作者到知网上查查,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文章都被知网分文未付,拿去“借鸡生蛋”了。一个做知识产权生意的中国最大平台,却不讲知识产权保护,相当数量的稿件都是“不问自取”。


另一个怪现象是,赵教授赢了和知网的官司之后,文章全部被下架。按理说,侵权作品下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知网对学术界形成了一种“绑架效应”,维权与不维权,受伤的都是学者。不维权,眼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拿去赚钱;要维权,文章就要下架,学术的影响力就降低了,就无法统计论文引用的情况,学科、学校的排名都受负面影响。甚至赵教授称,自己的学生因为帮他维权,结果文章全部被知网下了。


这种“两难”让学者、大学以及期刊对知网唯唯诺诺,“我为鱼肉”。一边是学者兢兢业业创造的智力成果,被通过霸王条款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无偿拿走。另一方面,知网拿着别人的智力成果,大发其财,年年涨价,2016年北京大学因为忍受不了知网的涨价而一度被断了网。


此外,被知网论文查重折腾到崩溃的大学生,也加入到吐槽中,称知网查重的收费高、查重标准机械。而知网则“甩锅”称:从未提供个人查重服务。难道不是因为知网不提供便捷的查重服务,才导致怕被“延毕”的学生不得不花重金从灰色渠道买查重服务的吗?


“天下苦知网久矣”,这话戳到了中国学者、科研人员的痛处。知网带来了检索文献的便利,但事实上形成了知识垄断,俨然成为中国科研发展的绊脚石。


要明白,中国知网本身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政策扶植的结果。2001年,清华同方等在打造“知网”的前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时,提出的口号是“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当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无私帮助,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希望知网不要忘本。


知网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也不过10亿元人民币左右,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是油水十足,但对于中国经济总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过,它却成为中国科技征程中藏在靴子里的那颗小石子。


要破解这个困局,首先知网要停止“不问自取”的侵权经营方式,尊重作者知识产权、维护作者合法权益;退一步说,即便要继续收费,也应该明确成本-收益的规则。查论文、下载论文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一门垄断生意。




编辑|沈彬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