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命至上,让常识凝聚成共识

与归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6-23
   

       只要目的始终是治病救人,就不存在冲突的地方。



 | 与归


针对近日西安市多起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难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月6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群众就医。


近段时间以来,相关话题在网络上热度不减。我们关注那一个个或用文字、或用视频讲述的故事,其实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因为那些情景,已经十分具体,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遇上。


孙春兰指出,“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因此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这种表态是明确的,也是及时的。


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一种疾病都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这些是常识。只要坚持了生命至上这个原则,将一切为了生命作为出发点,很多事情都可以化繁为简,很多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


常识是世界观,是一种社会的普遍观念,共识是方法论,是一种集体行动的明确纲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在紧急情形下,我们越是要让常识凝聚成共识。


有位网友就发出了最朴素的一问,“就算对方是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我们要不要救治?”以常识去回答,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就出现了否定回答呢?而且对方尚不是确诊病例?


疫情是考验,更是一场检验。“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没有核酸证明,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时间收治;对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急需就医的,要设置定点医院,保障连续的医疗服务”。这些要求,本该早就纳入防疫的应急预案。


6日下午,西安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各大医院的急救通道24小时待命。凡事多想一点、提前一步,就可以尽量做得周全、到位。这些常识本该是想得到,也做得到的,甚至是本该做得好的。


事实上,早在2020年初,国家卫健委就已经发布通知,强调注重防疫同时注重日常诊疗,要求不得对日常诊疗服务采取“一刀切”停诊。2021年1月22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也明令地方禁止采取各种“一刀切”手段让医疗机构停诊。


生命面前,没有任何借口,唯有深刻汲取教训,完善整改措施,形成立体的人文理念,才不会让防疫工作出现纰漏。只要目的始终是治病救人,就不存在冲突的地方。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